《遇見你真好》:別人的青春,搖曳著你的心

《遇見你真好》:別人的青春,搖曳著你的心

相信很多看過《遇見你真好》的人,都會覺得劇情有些誇張了,難道青春裡就非得將放個火、死個人、飛機失個聯這樣誇張的事情全部串聯在一起麼。

但其實在電影中的很多事,現實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影子,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載體,將生活中最能引起感情震顫的誇張故事,全部融合到了一起。

拋開那些巨大的生活動盪事件不談,《遇見你真好》這部片子裡關於青春、愛情的許多點都戳中了我,我在傷感自己的青春的同時,又在羨慕著電影中男女主角們的青春。

他們的青春起伏更大,感情更加的熱烈,愛與恨,冰與火彼此交織。

而我的青春,剛要萌芽,剛要熱烈,便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給壓垮了。

多年後我聽了許多愛情故事,再來感受那些相戀之人的情感,發現了一些青春愛情裡的秘密。

1

電影《遇見你真好》是發生在一所高復學校的故事,電影結構是分——總,先講三個愛情故事,用一系列的事件彼此串聯,再最後來個彙總,表達“在生命的旅途裡,遇見你真好”的核心思想。

第一個愛情故事是珊妮與文生。

《遇見你真好》:別人的青春,搖曳著你的心

珊妮是個愛捉弄人,喜歡講冷笑話,喜歡去天台感受風的可愛姑娘。

文生是個一心想當小說家的文學青年。

珊妮在捉弄文生的時候,看著對方一臉木樣,像個二愣子,她就覺得特可愛,她開心的笑著。

珊妮對文生的喜歡,在她每一次的捉弄成功裡慢慢升溫。

而文生對珊妮的喜歡,在珊妮每一次捉弄他時表現出的幼稚、可愛中慢慢升溫。

兩人感情的信物是文生的一本小說集,那裡寫著文生特意寫給安妮的小說。

後來文生勇敢的在全校面前讀出了小說,讓珊妮難堪,才使得兩人有了間隙。

天台是個浪漫的地方,兩人在那裡吵架,文生生氣的撕了書中關於自己和珊妮故事的那部分小說。

從此兩人便沒再講話。

珊妮通過嘲諷文生的夢想傷害了文生,當文生表達出與之一刀兩斷的決心時,她懵了。

她想說對不起,卻沒有那個勇氣,最後只能變成眼淚偷偷的流。

在人們感情剛要萌發的時候,越是喜歡,就越會保持傲嬌。

可在傲嬌的背後,喜歡卻從未停止過。

珊妮偷偷的把撕碎的紙粘到了一起,然後在書裡夾了一張小紙條:

“你個大笨蛋,你再不來,我就真走了。”

“你個大笨蛋”,可能是全世界最最撩人的話之一了。

可是這話卻沒被當時的文生看到。

“你個大笨蛋,你怎麼還不來找我。”

“你個大笨蛋,我喜歡的人是你啊。”

如果對戀愛進行復盤,男孩回憶起自己的青春,就像是在看電影般,奧,原來是這個意思。

但等回味過來,一切都成了遺憾。

2

第二個故事是阿虎與凌彩彩。

《遇見你真好》:別人的青春,搖曳著你的心

凌彩彩是電影中校花一樣的人物,好多人追她,包括老大青龍。

阿虎暗戀凌彩彩,偷偷為她做了很多事。

學校廁所的門板上,有人寫下了“我睡了凌彩彩”,之後一大波的留言就跟上去了。

最扎心的一句是“凌彩彩是公交車”。

廁所門板上的留言越積越多,就算阿虎花上一天的時間,也無法將之清除乾淨。

阿虎有一股子純真勁,他半夜潛入學校,將廁所門板卸了下來,扔到了江裡。

老大青龍對凌彩彩圖謀不軌,阿虎就一直偷偷保護著凌彩彩,這當然需要付出代價的,最嚴重的的一次,是被高速旋轉的電風扇葉子擊中,額頭被割出了很大一道疤痕。

當凌彩彩以為阿虎要向她表白的時候(那時候她已經被這個男生征服了),阿虎對著凌彩彩,只說了句:“同學,能讓一下麼。”

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的手。

對於剛要戀愛的人來說,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就是當著自己超喜歡的女孩\男孩的面說出“我喜歡你”,因為那真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來。

阿虎的做法,是用他那股純真勁,瘋狂的對著自己喜歡的女孩表達自己的愛意。

這種愛意不求回報,只希望對方好好的,他就開心。

3

第三個故事是關於體育生謝倫與小彌的。

《遇見你真好》:別人的青春,搖曳著你的心

謝倫和小彌的相遇是因為小彌剛失去了在火災中喪生的男朋友阿桑。

小彌第一次傷害謝倫,是把他送的百合花全部給扒光了。

小彌對謝倫撒完了氣,又對他表達了抱歉。

女生在剛失戀的時候,是最孤獨、最難受的時候。

謝倫出現在了一個絕佳的時機,他是撒氣桶,是傾訴人。

小彌傾訴完,又撒完氣,就覺得對不起謝倫,一個純粹的喜歡,一個心懷歉意,在慢慢的交流中,兩人最終產生了感情。

小彌的感情從心懷歉意、感恩過度到了喜歡。

很多青春期的姑娘面對感情,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

我看電影的時候,旁邊有個女生一直在說:“我靠,這女的太作了。”

謝倫是真心喜歡女生的,但在和兄弟在一起的時候,就吹了個牛,說:“玩玩麼。”

這被小彌聽到了,兩人就分了手。

高中時期的感情,最怕的就是遭到旁人的鬨鬧。

即便心中喜歡的要死,在面對一幫哥們的時候,礙於面子,也非得強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4

似乎青春中的愛情越熱烈,青春變更加的精彩。

但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是乖乖的、波瀾不驚的度過了。

所以導演要找出那些超熱烈的愛情故事,拍成電影,以祭奠你逝去的青春。

電影中也有很多高中學習時的場景,那些課本能勾起不少人的回憶。

我一直認為人這輩子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回憶,我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直到到臨死那會,回憶都一直陪著你。

我相信,每個人的青春都有過關於愛情的悸動,雖然可能沒發生電影中的這些浪漫的事,但至少也曾幻想過。

愛情故事雖是別人的,或是編劇編的,但那高中的場景;關於愛情的忐忑、糾纏、熱烈,卻是屬於每一個人的。

別人的青春,搖曳的卻是你的心。

電影作為故事載體,故事作為情感載體,讓人們能夠間接的獲得未曾經歷過的“回憶”,我想,這便是電影一直以來吸引我的魅力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