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綠色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是一條產業鏈,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原材料採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供應鏈鏈條,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化的發展,企業如何通過供應鏈管理來實現縮短現金週轉時間,降低企業面臨風險,並實現盈利增長,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供應鏈管理中,資金流的管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在此需求下供應鏈金融運應而生。它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以產業鏈為依託,以交易環節為重點,以資金調配為主線,以風險管理為保證,以實現共贏為目標,為供應鏈上各企業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

供應鏈金融極大解決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快了產業鏈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通,改善了整個供應鏈條的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然而,目前國內供應鏈中小企業依然面臨著融資難、成本貴的難題。如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主要融資工具的商業匯票、銀行匯票受使用場景限制,流通、轉讓難度大;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也極大的影響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

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越來越受重視,國家連續發佈多項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的產業政策,為供應鏈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通過建立綠色產業鏈,使產業價值鏈可持續發展,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產業鏈需要傳統經濟成本約束下的供應鏈的持續優化和經濟活動對社會環境的良性互動,是短期利益和長期發展的統一。綠色產業鏈是實體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由此衍生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及其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將成為供應鏈管理及服務的重要工具與手段,為綠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增信、融資服務。

“綠色供應鏈金融”,具有“綠色產業鏈”與“綠色金融”的雙重屬性。綠色產業鏈致力於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及銷售的每個環節低能耗高效率、循環經濟、綠色環保,倡導綠色生產、綠色加工、綠色產品和綠色消費。綠色金融一方面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金融實質上是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務創新、模式創新來實現供應鏈的綠色發展和金融業本身的綠色發展。

相比傳統供應鏈金融,綠色供應鏈金融在底層技術層面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實現供應鏈金融的“去中心化”,構建開放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傳統供應鏈金融需要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支持,該模式要求對核心企業進行盡調考察,全面瞭解核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務數據,核心企業是否支持與配合直接影響業務操作的可行性;另外,基於核心企業的信用支持會佔用核心企業的授信額度,也會導致核心企業不願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信用支持。

綠色供應鏈金融的去中心化,就是打破以單個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中心的授信模式,建立以交易背景本身真實性、可靠性為基礎的授信模式。區塊鏈的分佈式特點,使得多個節點都保留了完整的賬本信息,從而保障單個節點對交易數據的修改操作不能對交易信息篡改,通過保證交易的真實性與可靠信,來完成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授信支持。

相比傳統供應鏈金融,綠色供應鏈金融在數據方面,將以業務流程信息化對交易數據進行上鍊操作,通過智能合約的多重簽名機制,可以實現多方共同確定權屬和管理數據資產,通過交易的鏈式結構設計實現可追溯,保證數據權屬的唯一性。同時,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數據共享機制,打破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數據孤島,併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海量基礎數據和徵信元數據。

相比傳統供應鏈金融,綠色供應鏈金融在服務方面,將突破傳統供應鏈金融的票據流轉的場景限制,通過上鍊電子化的商業承兌匯票及電子發票推動票據的信用化,信用化票據可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支付結算功能實現票據的拆分和轉讓,打破傳統供應鏈金融票據流轉的場景限制,實現票據的信用價值化,從而提升票據在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流通。

區塊鏈技術對供應鏈交易數據上鍊操作,通過使用數學方法解決交易的信任問題,從而完成對中小企業的增信。通過數字簽名解決所有權信任問題,通過對稱加密解決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問題,通過結構設計解決價值轉移過程信任溯源問題,通過智能合約解決信任強制自動化執行問題,並基於共識的數學方法在機器之間建立信任並完成信用創造,最終保障業務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和不可篡改性。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綠色供應鏈金融,一方面為產業鏈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資平臺,為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同時也為供應鏈金融的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創新模式。

區塊鏈技術如何賦能綠色供應鏈金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