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

武夷山茶葉市場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茶亂人熱情。

“茶亂”是指市場上茶葉的品種、質量、價格都亂到了“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的地步。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其一品種亂。

因為武夷巖茶的品種原本就很多,茶人們常常形容說:“喝茶喝到老,茶名記不了。”

  • 有歷史上的四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有大力推廣栽培的品種如肉桂、水仙、半天妖、黃觀音、黃奇、矮腳鳥龍;
  • 有正在擴大示範的名從如雀舌、玉麒麟、向天梅、金羅漢、老君周、北斗、白瑞香、白牡丹、留蘭香;
  • 有保留利用的品種如武夷菜茶、梅佔、毛蟹、奇蘭、八仙、鳳凰單從;
  • 還有引進的良種如鐵觀音、金牡丹、紫牡丹、丹桂、福鼎大白茶等。
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林林總總,看得人眼花繚亂。而用這些品種茶青加工成的武夷巖茶,從外觀形狀到風味口感部比較接近,非專業人員很難分辨,這就為“魚目混珠”提供了方便。

無論什麼品種的武夷巖茶,都常被用來冒充大紅袍高價出售,有一些不良商販甚至把武夷山市之外生產的烏龍茶也當做大紅袍坑蒙消費者。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其二質量管理亂。

2006年修訂後的國家標準,把大紅袍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個級別。

可是在茶葉市場上沒有幾個商家標明等級賣茶,而是“茶王”、“貢品”、“精品”、“極品”滿天飛。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

大紅袍既是茶樹品種的名稱,又是茶葉商品的名稱,原本應當是用大紅袍茶樹採下的茶青加工成的武夷巖茶才能稱為“大紅袍”,但是因為純種大紅袍茶樹還不多,武夷山茶葉廠家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根據不同品種茶葉優點可以互補的原理,用大紅袍、水仙、肉桂、奇種等十幾種乃至幾十種優質名茶,拼配出了與大紅袍風味相似的茶,稱為“拼配大紅袍”也稱為“商品大紅袍”。

這種做法得到了國家管理部門的認可,並制定了標準。

但是,事情有利就有弊,這樣就導致了一些不具備生產商品大紅袍能力的廠商、無論什麼茶都打著大紅袍的牌子賣,“大紅袍”的商品質量處於嚴重失管狀態。

“假作真時真亦假”、“劣充優時優亦劣”,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的“大紅袍”搞得消費者無所適從,叫苦連天。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其三價格亂。

價格亂表現在人們常說的“黃金有價茶無價”。

在武夷山茶葉市場上從幾十元一斤的“李鬼”大紅袍,到9999元-兩的國賓禮品級大紅袍都有。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怎樣才能買到貨直價實的大紅袍呢?

筆者根據自己在武夷山種茶、製茶、研究茶文化數十年並且曾任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首屆會長的經驗,提出兩種選購大紅袍的土辦法供資茶諸君參考。

首先是建議你到武夷山去問茶、訪茶,在那裡你可充分利用當地茶商文明經商的特點,放心地去“貨比三家”,甚至“貨比百家”。

武夷山茶業界有個優良傳統,他們認定“天下茶人是一家”。只要你走進茶葉店,無論你最終是否買茶,老闆都會熱情地招呼你免費品茶。如果在交談中發現你懂茶愛茶,他們便會如逢知己,和你交流品茗心得,談到投緣時,或許還會拿出珍藏的鎮店之寶請你品嚐。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謂好茶是指契合自己心靈的茶,是指適合自已口味的茶。通過多看、多比、多品、多聽、你不僅能夠增長對茶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學到一些有關大紅袍的理論知識。如果你對茶的悟性高,說不定通過在武夷山閒逛茶市,在不經意間你就和乾隆皇帝一樣,成了大紅袍的知己。

其次是建議你去拜會大紅袍製作工藝傳承人,或者去走訪業內有名望的廠家。大紅袍市場現狀:內行說不清,外行聽不懂(附茶業會長買茶攻略)


常說茶文,同講盞史,偶看山水,引經據典,多為編整,勿K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