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太原不會說山西話怎麼辦?

要足球更要你

現在太原主城區基本都講普通話,溝通交流無問題,工作和生活毫無問題!據不完全、不準確統計(感覺)!

1、太原市三十八歲以下(含)的本地人,90%以上基本不說太原話,說的是具有太原特色的普通話,簡稱“太普”!

2、三十八到四十八歲的太原人有一半以上不說太原話,也說“太普”!

3、四十八以上的太原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說太原話,也說“太普”!


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呢?

首先,太原市在“一五”期間國家投資巨大,蘇聯援建我國的156個重點項目,落地太原就有11項,名列全國第二,這還不算配套的項目!因此有來自東北、北京、上海、河北、山東等地專家和建設隊伍,這些人員口音繁雜,普通話就成為大家交流的語言,再參雜一些地方口音,形成“太普”!

例子2:河西地區大型工廠多,大專院校集中,很多都是“一五”期間國家重點項目,太化、太重、一電、晉機、大眾、汾機、西山、理工大學、礦院、重院、電校、建校、電子部二所、十二冶下屬單位等,因此整個河西地區講的基本是講帶有河西味的“太普”!

例子3:十三冶整體來自東北,所有人講東北話,不說“太普”!

例子4:南部有山西大學,財經學院,師範學院、解放軍海校、科學院煤炭分院,電子部某所,核工業部某所,科學院輕工某所,航天部太行儀表廠等科研和教學單位,再加上幾萬人的富士康,所以南部普遍講“太普”!

例子5:北部都是閻錫山留下的工業老底子,太鋼、二電、化學廠、礦機、機床廠、皮革廠等等吧,本地人在單位附近住,說的都基本是太原土話!這是說歷史的情況,現在可不是這樣的啊,也是都說“太普”!

第二,太原近些年經濟不算好,收入低,環境差,離得北京不遠,很多人都都想把孩子培養成才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再加上國家推廣普通話,因此說太原話的人逐漸少了,都講“太普”!

太原現在每年高考和中考人數都在減少,這就說明本應該在太原出生的寶寶,由於父母輩在大學畢業後留在外省工作,把寶寶生在了外省,這個現象與上述有內在聯繫!外地人就放心地來太原做客吧,這裡人樸實,心地善良!這裡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都好,歷史積澱厚重,歡迎你的光臨,這裡老陳醋味兒夠濃!


茗茶泉水

山西話,分為晉語和中原官話汾河片。山西南部三市臨汾、運城、晉城(沁水縣西)用中原官話汾河片,其他都用晉語。

有資料記載:山西話繼承了漢語的古韻,“平水韻”就是出在臨汾地區。因此,山西人學習古漢語比北京人容易,因為北京人只能發出四個聲調,現在的普通話沒有入聲字,而山西話裡有。山西話至今還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詞彙,比如:兩人一起走叫“廝跟上”;家裡窮困叫“家寒”。由於地理和歷史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山西方言較多地保留了古代漢語的成分,是中國研究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的活化石。有關專家提出,要保護這一漢語言的“活化石”,“山西的方言就像山西地下的煤一樣非常豐富,山西方言的開發也如同煤一樣,還有好多沒有發掘出來。”

聽起來特別生動,這也是“山藥蛋”特立中國文壇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那些民間的小調,生動感人,久唱不衰,一曲“五哥放羊”更是在山、陝、蒙、冀廣為流傳。

私以為,太原話裡一些古詞很有味道,可以用用,彰顯逼格~例如中午叫晌午,雀斑叫蠶沙,霜叫呵雪,工作叫營生,紅白事什麼的叫事筵,丟人叫敗興,核實叫叮對,年輕人叫後生,火柴叫取燈,嫁叫聘……以上為太原土著的一點建議~另外由於晉語區也是唐詩主產區,用太原味兒念唐詩更妙喔~

朋(hou)友(seng),自(kan)己(sen)人(le)

每天操著一口太原味兒 很有成就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下是我們宿舍日常~

麻求煩了 幹求seng了 咋了麼 是了麼外還 zeng好了 好的不行行就zai哇zeng不起三了gong哇勤琴(她們學我媽叫我親親笑死了哈哈哈)


城市新幹線

太原人不由自主說的話、全學會了去太原吧~ 

1、撇B了哇?(你說的是假的吧?)(真的?)  

2、透來!(哇!)(哇~~~~~)  

3、乃求格蘭!(我就服了)(語氣助詞,表憤怒,激動,感慨!)  

4、咋了麼又?(情侶之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你又怎麼了)  

5、侃蛋了哇?(同1.經常連用--撇B侃蛋了哇)  

6、黑懶五腰(人長的欠缺、、)  

7、死米畜眼的(形容人呆木,沒有顏色)  

8、鬼迷閣僚眼(形容人怪異、眼神偷偷的)  

9、泥麼似哇?(你沒事哇?)  

10、外貨真灰的喪了麼!(這個。。。就是那人真壞拉)  

11、擰了麼!(太厲害了~NB啊~)  

12、鼓咧(這個,你去太原被鼓一次就知道了)  

13、就你?看你哇球死哇(不服氣,看不慣)  

14、你快圪蹴的外哥牢牢哇(你快蹲到那個角落去吧!)  

15、不帶老麼(懶的不想)  

16、外貨可是個閣僚貨(那個人是個怪人)  

17、快不用回來咧、潑死個哇(別回來,繼續瘋跑吧 一般是父母罵經常不回家的孩子)

18、hiu上吃山爺蛋哇(下午吃土豆吧)  

19、咋你就歇心了哇(這下你就死心了吧)  

20、你手咋這麼綿了麼(你手上皮膚真好啊)  

21、外貨真寡的喪心了麼(那人做事不夠意思,亂說話)  

22、你砸麼不發牙了麼(你怎麼不刷牙)  

23、宰後生(這男的)  

24、宰人瘦馬各巾的麼----形容人特別瘦  

25、我告你,你就等的乃鼻竇哇(你就等的捱打吧)  

26、哎,外女孩可西湖了麼(那女孩好可憐)  

27、等的搜舍哇你(等的收拾你吧)  

28、這女的NIA不難看!(女孩們別急,這就是說你特別好看!)  

29、那誰,核夜你能不能出來了麼?!(晚上能出來吧?)  

30、不求新還不虛心(不厲害還不虛心)  

31、拿棍棍閣老一下就出來咧(拿棍子撥、攪、桶一下就出來了)  

32、你說甚了?還叫餓仍?打住你砸呀(你說什麼,還叫我仍?打住你怎麼辦)  

33、行咧,差球不多咧(差不多啦)  

34、你個扳機(你個、、、J.B)


孤狼嘯月31600808

去太原不會說太原話一點問題都沒有,在太原,土生土長的太原人只會說普通話的太多了,我在市裡走一天,幾乎遇不到幾個說太原話的,偶爾聽見說太原話的,跟他鄉遇故知似的。

太原方言片一般這樣劃分,一,老太原話,就是以前城牆以里居民說的太原話,加上北城的礦機、247、太鋼幾個老廠居民說的太原話。二,河西普通話,重工業時期在河西建的一批廠子,由於員工來自全國各地,為交流方便,人們一般都說普通話,這裡的普通話裡有些南方口音。三,鐵路普通話,太原鐵路局員工和家屬說的普通話,分佈在建設路一線,以前鐵路自成一體,跟市裡交流少,很容易區分。四,東北話,迎新街幾個廠和十三冶的人主要來自東北,說東北話,他們自己認為說的是普通話,大家笑了,幹哈,四、十不分你還敢說你們說的是普通話?五,太原郊區話,太原有幾個區是由郊區轉過來的,原來的居民說的話稱為南郊話北郊話河西話,跟老城區太原話有些區別。六,南城,南城基本都說普通話。

由於太原一五建設時期建設範圍大,遷入人口多,太原市說太原話的區域非常有限,加上八零九零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會說太原話,還有近三十年外地遷入的也不說太原話,在太原市說太原話的人總數不到五分之一,他們有時也說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俗稱太普。

有意思的是,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市,有一部分人說的話,跟太原話極其相似,甚至太原味十足。


記圖館書

就算你會說山西話又能怎樣?

山西話少說有一百多種,除非你會的正好是太原的話,可是話說回來,太原光六城區的話都有少說十來種,

老城裡的老太原話

太鋼等廠礦企業的新派太原話

年輕人的太普

河西城中村的話

東山——郝莊話

北郊話

南郊話

晉源話

鐵路普通話

東北普通話

外地定居太原的人學的太原話


所以,其實,在太原,你會不會山西話都無所謂。


懂面帝

我在太原待了兩年了。

山西有8大方言,各種方言互相之間差異很大,互相各自也沒法溝通,相對吃力。所以,一般在太原,人們都講普通話,而太原也逐漸由原來的單一的老太原,變成了現在整個省的經濟文化中心。一大半人都是從山西其他縣市過來的,在太原成家立業,成為了新太原人,這些新太原人,一律都講普通話。


友客房產諮詢機構

沒問題。學會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現在全國人民不分區域不分城市都天南地北的聚在打拼的城市,家鄉話早就被普通話洗刷!別說在本國的土地了,外國的咱不會不也照樣能在國外打拼麼!去山西既使遇到個別老人交流不順的可以找人幫助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去吧這些個問題都不叫個事!


瀟灑走回176806044

山西話和太原話的定義,想必在我之前一定有很多朋友已經作答。

我想說說以下幾點:

首先,某一個省份的方言(比如山西話、陝西話、河南話、河北話)並不是特指一種方言,而是對這個省份方言的總稱。

其次,某一個省份在其不同的地市方言也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城市中會出現不同區域方言發音差距很大的情況。拿太原來舉例,太原城南、城北(過去稱南郊、北郊)口音相差甚遠。再有,汾河從北向南貫穿太原,自古以來汾河兩岸(河東與河西)口音也存在差異。

再次,在清末到民國期間隨著與外界交流增多,太原方言中引入了大量官話區發音習慣,逐漸形成目前在太原城區內廣泛使用的“太原話”。

建國後隨著大量的國營單位在太原興建,大量的外來人口遷入太原。在當時普通話未全面普及的情況下,外來人口或其子女逐漸開始使用加入官話發音習慣的“太原話”,並一直使用至今。

所以,就標題而言的“山西話”,稍加細分有很多很多。太原作為一個省會城市(二線城市),普通話普及很完善,畫外音:在下印象裡任何一個省會城市(包括香港、澳門)使用普通話交流都是沒有問題。

最後,作為有著2500年建城史的太原就像她的方言一樣,具有自由開放和無限的包容精神,歡迎你…


學車到宏達

在一個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年代,語言還能成為一個城市交流的障礙嗎?和全國一樣,在太原市40歲以下的人中,很少有說太原話的,就連年紀大一些的人,只要對方講普通話,一般也都是以普通話回應。當然年輕人的普通話標準一些,而年齡大點的就帶有地方口音了。另外,一個城市的地方話是否好聽或者高大,這和城市大小和經濟發展也有很大聯繫,普通話和北京話相似,和北京是首都也有很大關係,所以太原話在山西就有官話的味道,很多山西人就認為太原話好聽,山西哪裡話聽著費勁呢?應該是北部地區,聽著讓人很是難懂和彆扭,而那裡的話最逗最可笑呢?毫無疑問絕對是平遙話,聽一句就想笑,哈哈!


大地滋潤

和你說吧,同屬於太原話的幷州片的盂縣人,雖然其他各種讀音幾乎都一樣,但是聲調不一樣,依然去了太原得說普通話,山西方言差距太大,十里不同音,導致了只能用普通話交流,而且太原的太原人已經很少了,作為山西僅有的一個像樣點的城市,對整個山西和內蒙古陝北河南等地吸引力很大,導致你走到大街上會發現一個太原本地的人也沒有,各種行業商店飯店,都是其他縣市或則東北啊河北啊等外地人開的,而且太原名義只有400萬人,但我敢保證,去太原打工討生活和各種各樣流動的人起碼也超過200萬,而且400太原人當中,說太原話的也不超過一半,所以各種地方人聚聚,導致了太普話的出現,太普話也就是山西普通話,帶有很濃烈的方言普通話,所以別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