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終簽賣身契:戰略失誤只能空留遺恨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作為第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B2C電商,噹噹網目前被天海投資用10億美元併購,這也許是噹噹身處窘境中的最佳選擇。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回溯過去,噹噹創辦於20世紀末,是中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企業。2010年,噹噹網赴美上市,成為中國最大網上書店,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佔有國內零售書店市場份額的50%以上。可以說是“中國的亞馬遜”。然而二者軌跡截然不同——在貝佐斯剛剛成為福布斯首富的時候,李國慶夫婦卻悄悄簽完了當當的“賣身契”。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2010年,噹噹網在美國上市

因何從“中國亞馬遜”走到“簽下賣身契”?

噹噹網和阿里同年創辦,曾比京東要火很多,筆者看來噹噹網如今走到被收購的境地與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錯失時機不無關係。

1

怠於業務創新 格局決定高度

縱觀噹噹網這十幾年的發展,雖然趕上了國內互聯網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變的大機遇,但戰略定位的失準,讓噹噹錯過了一波時代紅利。

剛上市幾年,儘管噹噹網市場份額佔據國內第一,但畢竟“網上書店”的業務經營模式門檻不高,且尚未形成“護城河”機制。

反觀亞馬遜,在收購卓越後,與噹噹的競爭非常激烈,自Kindle入華起,亞馬遜給用戶帶來了新的數字閱讀用戶體驗,一種硬件+軟件+內容+平臺的閱讀閉環形成。相對其他圖書零售平臺,亞馬遜優勢在於建立了一套以產品為中心的閉環生態,而京東圖書零售強在物流,噹噹既無商業生態模式上的創新,也未著力搭構供應鏈建設體系。其優於其他電商平臺的強項在哪?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緊接著劇情急轉直下,電商大躍進讓圖書之外的領域也如火如荼地興盛起來。一些電商平臺如京東異軍突起,在3C品類領域讓噹噹無所適從。

對於局勢的乾坤大逆轉,長江商學院電子商務研究專家蔣德嵩曾分析:“噹噹網起先主營圖書業務,當百貨、3C、服裝等品類已佔據電商主流時,噹噹仍未增加業務。除去新華書店所獨佔的教材發行等toB業務,中國的圖書市場與3C產品相比,無論是貨單價,還是未來的發展潛力,都不能相提並論。”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互聯網圖書零售畢竟是較特殊的行業,因其標準化和輕物流特徵,創業初期以此為連接點構建用戶群體固有一定可行性:亞馬遜以此起家,京東跳出3C領域時也以此為突破口。但若以此為終點,怕是難以構築商業帝國模式。

2

產品拓展定位模糊 終致轉型失敗

2015年,在連續虧損10個季度後,噹噹欲力挽狂瀾,但噹噹的業務拓展策略很不明晰,導致轉型失敗。

何況,此後淘寶、天貓和京東以及蘇寧等眾多電商平臺都開始賣書,不僅讓噹噹逐步丟失原本的市場份額,也逼迫其從單一的圖書銷售變成綜合性的零售電商

但向綜合性電商的轉型並未解決根源問題。從消費者角度看,購買3C和電器等產品去京東或蘇寧,購買衣服或化妝品可能去天貓。噹噹在沒有鞏固自己優勢業務的情況下,向全品類的延伸的策略尚有待考量。

不僅如此,此時噹噹的圖書業務市場份額直線下滑。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市時噹噹在B2C市場佔有9.2%的份額,而到去年第三季度,噹噹的市場份額已經下滑到0.4%。

做全品類未嘗到甜頭後,噹噹又重新決定再度將圖書錨定為主要業務。在圖書與時尚電商領域的盲目摸索和嘗試,最終結果就是“優勢沒鞏固,劣勢待彌補”。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3

局勢判斷失誤 市場戰略失靈

赴美上市時,噹噹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上市的募資將用於百貨類電子商務的發展。這一發展方向無疑是向B2C電商京東發起了挑戰,後者迅速打出價格戰,而李國慶當即斥資4000萬元對3C、百貨、圖書等大幅度降價。隨後卓越亞馬遜、淘寶也紛紛加入這場電商大戰。

然而,由於噹噹圖書之外的業務尚未積累起足夠的流量和市場份額,這場以低價為主要武器的價格戰對企業的營收和利潤造成重創。

同時,市場對這場價格戰也並不支持,在噹噹進入戰局後僅僅6天時間,市值就蒸發了逾三成。最終,噹噹不僅損失了公司業績,還未能在其曾屬意新領域積累起足夠的消費者基礎,可謂一江春水付東流。

此後,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電商領域的競爭格局也產生劇變,唯品會、聚美優品、京東、阿里等各家電商平臺相繼崛起壯大,並從電器、美妝、服裝等各個領域,將國內電商市場瓜分殆盡。

最終,瀕臨被用戶遺忘的當當在2016年走上私有化道路,其市值已大幅縮水。

4

資本運營層面短視 決策層機制存隱患

一直以來,噹噹都秉持著節約成本的保守型經營方式,在電商中可謂少見。李國慶與俞渝通過避免虧損爭取利潤的方式,拒絕資本侵入噹噹,侵蝕其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然而,這種以盈利為第一準則的經營方式,固然讓噹噹在京東大幅度虧損的時候能夠有利潤,但同時也讓噹噹損失了多方位佈局的機會。

此外,噹噹網採用的是對電商行業來說,頗為少用的“夫妻店”模式,李國慶擔任CEO,俞渝任董事長,分管內部戰略與對外事宜。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據媒體報道,這次海航收購噹噹網的談判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但由於李、俞二人意見相左而擱置,知情人士曾透露,因為李國慶想讓噹噹獨立上市,但俞渝想賣掉。由於俞渝掌管了財政大權,更有話語權,最終還是選擇放棄噹噹。

噹噹私有化之後,李國慶曾反思稱噹噹這種管理模式造成了決策和執行效率低,也側面反映了企業內部決策層機制的混亂,管理層決策的分歧,最終導致噹噹在機會女神面前步步錯失。

在過去二十年裡,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任何與億級用戶達成鏈接關係的互聯網產品,都有可能迅速地拓展出新的、更暴利的盈利模式。但要長立於不敗地位,艱難困阻重重。

不知如今完成海航收購交易後的李國慶、俞渝夫婦二人,是否會想起曾經說過的那句“要做先驅,不做先烈”呢?

当当终签卖身契:战略失误只能空留遗恨

延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