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修不好一條路,邵陽縣這條道何時變通途?

農村面貌,日新月異,我的家鄉亦在“變”——鄉親們的出行之路越變越爛。

我的老家位於邵陽縣黃亭市,背井離鄉已多年,每年僅回兩到三次老家,但對家鄉的熱愛絲毫未減。每次回家看到家鄉建設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心情是沉重的,鎮裡面的設施越來越陳舊,公路越來越爛,甚至從鎮上連接縣城的縣道都破爛不堪,行走艱難,用千瘡百孔形容不足為過,回家一趟,能讓好車快速變為爛車,爛車直接報廢。

十年修不好一条路,邵阳县这条道何时变通途?
十年修不好一条路,邵阳县这条道何时变通途?

天晴就是熱情的沙漠!

黃亭市鎮至邵陽縣城路段是長樂鄉、蔡橋鄉、黃亭市鎮、金稱市鎮等鄉鎮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系邵陽縣境內重要縣道,全長不過18公里,涉及沿線近20萬百姓的出行。依稀記得2006年那會,這條公路正好大修,約摸過了一年,大功告成,沿途人民終於走上了水泥路。然後好景不長,因為長樂鄉和蔡橋鄉煤炭、石膏資源豐富,大小煤礦眾多,不到兩年時間,過往運煤車輛將新修的公路壓得支離破碎。

如今快10年過去了,煤礦已全部關閉,然而道路卻依舊千瘡百孔。塵土飛揚是日常“景觀”,當有一輛車在前面開時,那場景簡直就是沙塵暴!馬路旁邊的房屋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塵,樹木一片白,旁邊的農作物亦如此!當地老百姓要把被子收起來不敢放床上,飯鍋、鍋蓋等都要藏起來,為啥?灰塵滿天飛啊。所以我很佩服在馬路邊居住的人,被逼無奈的勇士啊!司機苦不堪言,百姓怨聲載道,有不少人同情中巴司機:“開這條線路的司機每開一年要少活五歲。”

十年修不好一条路,邵阳县这条道何时变通途?

下大雨的時候你都分不清這是一條河還是一條公路.

十年修不好一条路,邵阳县这条道何时变通途?

公路上可以養魚了吧。

十年修不好一条路,邵阳县这条道何时变通途?

要想富,先修路。

這樣的路別說招商引資了,連出去的本地人都不願意回來了!

原計劃2018年1月改造完成,但是到現還沒有正式動工的痕跡,沿鄉百姓翹首以盼、望眼欲穿,路依然如故,且越來越爛。我不明白的是一條如此重要的縣道,長度不過18公里,為何遲遲修不好?家鄉的路如此模樣,老百姓的感受和恨意可想而知!於是聰明的家鄉人民編出一首民謠:


湖南有個邵陽縣

公路設施有特色

就像一個叫花婆

屁股打出邊倒邊

破破爛爛看不厭

坑坑窪窪很多年

深的坑窪可養魚

淺的坑窪能插田

車子開到邵陽縣

又打擺子又發癲

剛剛跳完迪斯科

又學師公舞翩躚

要麼栽倒水坑裡

翹起屁股冒黑煙

司機有淚不輕彈

只好罵娘和喊天

可憐可嘆邵陽縣

修條馬路如登天

歷年斥資來修建

總是縫補作敷衍

眾首翹盼致福路

多年願望難實現

借問青天縣太爺

何時舊路換新顏

都說要想富先修路,新農村建設,路是主要硬件之一。路不暢通,直接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估計鄉親們致富的理想可能要被這條路給耽誤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樸實的村民只想要一條水泥路竟是這樣的艱難。

來源丨紅網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