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住在深水里纯属自然现象?根本是捕捞害的

大鱼住在深水里纯属自然现象?根本是捕捞害的

【Technews科技新报】过去的研究发现,年龄和体型较大的鱼会比年龄和体型较小的鱼生活在更深的水中,像是鳕鱼、青鳕和黑线鳕等许多北大西洋的鱼种都有这种现象。生物学家原先认为这属于鱼类成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后来他们发现事实不是如此。

有些人认为会有这个现象是因为年龄较大的鱼会下潜到较冷的深水域,降低自身的代谢需求来延长寿命。有些人则认为所有的鱼都喜欢生活在浅水,但当数量太多时年龄较大的就会往深水处移动。另一种说法则是年龄较小的鱼往浅水处躲藏,来逃避深水处大鱼的威胁。不管是什么解释,基本上这个现象都被视为自然原则,而没有考量到人类的影响。

但其实符合这项原则的鱼种有一项共通点,那就是都是人类的食用鱼种。因此有些加拿大科学家怀疑,年龄和体型较大的鱼会活在更深的水域,是否根本就是因为人类把浅水的大鱼都捕光了。1993 年加拿大政府宣布禁止鳕鱼捕捞,让这项持续 500 年的古老行业暂时画下句点,因为鳕鱼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禁渔之后鳕鱼的数量开始回升,不过禁令并没有因此开放。

新的研究分析了 1970 年到 1989 年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南方北大西洋海域的鳕鱼群资料,结果显示的确在较深较冷的水域容易发现年龄和体型较大的鳕鱼。而研究人员加入捕捞和鱼群数量的模拟,发现捕捞率增加时,较大的鱼就会生活在越深的海域;当模拟的捕捞数据归零时,鱼的年龄和生存海域深度没有任何关系。2006 年到 2010 年还处于禁渔期间,这让捕捞率为零,因此浅水域里体型较大的鳕鱼不会遭到捕捞。在这 5 年期间,科学家发现浅水域有各种年龄和体型的鳕鱼。这也代表所谓年龄和体型较大的鱼会生活在更深水域并非自然定律,而是人类过度捕捞造成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