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大糞汙資源化利用」,眉山市給你支了四大新招

近年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既是畜牧業汙染防治的主戰場,又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眉山市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路徑,既解決了當地畜禽養殖汙染的主要矛盾,又為四川省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寶貴經驗。目前,眉山市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四種模式。

一是四川茂華“養殖+種植+食品加工”生態循環模式。四川茂華公司利用生產糖果的副產物糖渣餵豬,飼養母豬1200頭,帶動周邊農戶年出欄商品豬30000多頭,豬糞發酵後還田種植桂花樹、銀杏樹、核桃樹、花生、南瓜4700畝,再利用桂花生產桂花臘肉,用核桃、花生、南瓜生產糖果,做到了畜禽養殖廢棄物不外排、不下河、零排放、零汙染,資源化循環利用。

二是丹稜縣畜禽養殖糞汙源頭治理“三二一一”模式。指導畜禽養殖場建好“三個池子”(沼氣池、幹糞池、沼液收集池),做好“二次減量”(第一次減量是通過實行雨汙分流、乾溼分離以減少糞汙產生量,第二次減量是將幹糞和養殖戶不能利用的多餘沼液由專業服務隊轉運);成立“一支專業抽施糞服務隊伍”,養殖戶按10元/立方米、種植戶按15元/立方米的標準分別支付沼肥運輸專業服務隊,經考核驗收合格後政府再按20元/立方米的標準對沼肥運輸專業服務隊以獎代補;在種植區配套建設一個

田間貯糞池,解決養殖糞汙常年產生與季節性種植利用的矛盾問題,實現淡貯旺用,全縣年轉運利用糞汙10多萬噸。丹稜“3211”模式既有效解決了養殖糞汙出路問題,又解決了治理經費不足和生態種植對有機肥的需求問題。

三是洪雅縣“牧場+專合社+農戶+種植園區”糞汙管網輸送種模式。洪雅縣把奶牛養殖、生豬養殖和糞汙還田種植及解決農民就近務工結合起來,實現了現代畜牧業的循環發展。全縣配套建設500多公里糞汙輸送管網,帶動 2000餘戶農戶簽定種草合作協議,還田種草、種茶、種菜達5萬多畝,年利用沼液20多萬噸。

四是推廣畜禽養殖糞汙異位發酵床零排放處理技術。按照“源頭管控—→過程控制—→循環利用—→末端治理”的工作思路,以每存欄3頭豬配套建設1立方米異位發酵床,通過生物菌種分解噴灑在農作物秸稈、鋸末等墊料中的養殖糞汙,利用發酵產熱和機械翻拋蒸發水分,實現養殖糞汙處理無臭味、無蒼蠅、無蚊子、汙水零排放。使用3—5年後的發酵床墊料再由專業有機肥生產企業按有機肥標準生產商品有機肥,

全市已有400多個畜禽養殖場開展異位發酵床零排放處理技術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