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爲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時間來到7月的第一週,涉及長安汽車的兩則重磅消息連續兩天刷屏朋友圈,並迅速發酵。

一條是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戰略協議,共築汽車智能化未來;另一條消息,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將聯合各自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網、共享出行等領域的資源,圍繞汽車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汽車發展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消息一前一後傳來,怎樣看待?是長安汽車經歷市場變動後下定決心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是長安汽車發佈“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後再次重拳出擊?另外,長安汽車與比亞迪,一為中國品牌汽車領導者,一為全球動力電池領軍企業,兩大中國品牌的強強聯手到底能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哪些變化?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情報局認為,此次戰略合作的簽署,首先確為雙方戰略決策高度一致,聯手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然後,在企業層面上,這是第三次創新創業中的重要一步,是長安以積極開發的心態與其他企業合作的行動力展示,將促進第三次創新創業與新能源計劃的推進。

長安與比亞迪戰略合作的背景、成因和未來格局猜想

當下互聯網汽車、新能源汽車、共享經濟發展迅猛,業界普遍認為“目前整個汽車行業迎來了一次巨大變革的節點”。這場戰略合作發佈會所釋放的信號,將代表長安汽車這家中國汽車四大集團陣營企業高屋建瓴的形勢研判和應對之道。而於消費者而言,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和高端出行方式將呈現怎樣的形態,亦可透過這場長安&比亞迪戰略合作發佈會有所捕捉。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站在行業層面上來看,長安汽車有上百萬輛汽車的年產銷量,在發動機等零部件上具有成本優勢,而比亞迪在電池、電機、電控等方面佔有技術、規模等優勢,雙方可以優勢互補,實現品牌向上。

實際上,汽車巨頭們抱團作戰已經不是第一次。大眾、福特、寶馬和戴姆勒成立了新的合資公司,在歐洲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網絡;寶馬與戴姆勒也成立合資公司,在共享汽車、網約車服務、停車服務、充電網絡建設和多模式聯運等五個方面進行業務合併和擴充;前不久,奧迪和現代宣佈雙方將攜手推動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通用宣佈與本田也攜手開發電動汽車動力電池。

不過,對於中國品牌來說,長安汽車和比亞迪的這次合作或許將成為中國企業合作的行業典範,畢竟在此之前,還沒有兩家在各自領域如此強大的中國車企深度合作的先例。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此外,不難看出,長安汽車此次與比亞迪的合作,實際上就是為“香格里拉計劃”的產品爆發提前佈局,是長安汽車整合全球最優秀的資本、頂尖的技術,佈局新能源生態圈的關鍵一步。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合資公司的業務包括動力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不僅在國內,在全球都稱得上是前瞻佈局。

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傳遞出怎樣的信息?

根據長安汽車和比亞迪雙方的規劃,雙方將在重慶市設立合資公司,聚焦於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動力電池方面的合作,雙方還在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汽車、海外市場和共享出行等多個領域有著全方位深度合作,意在充分利用並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生產、營銷方面的優勢,共同在新能源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電池的產業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以共同推動綠色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實現雙方權益和合資公司價值的最大化。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在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尋求成立合資公司,圍繞電池回收再製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國內一流新能源產業化能力。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仔細看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的合作內容不難發現,雙方可以說是把彼此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譬如聯合開發新能源專用平臺、聯合打造智能化汽車、聯合出海、聯合構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都是雙方的優勢領域,長安汽車和比亞迪在這些領域都有著強大的領先優勢。

任何戰略和計劃的落腳點,一定在於產品

在長安汽車發佈“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詞為效率,長安將其看做組織核心競爭力。顯然,“香格里拉計劃”及“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並不只是喊喊口號,長安汽車在智能汽車和新能源綠色汽車動作與踐行印證了長安在這兩個領域的發展進程(速度)將是史無前例的。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2018年北京車展前夕,長安汽車將IACC(集成式全速自適應巡航)搭載在CS55上實現量產,搭載APA4.0(代客泊車系統)的新CS75也已正式上市。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安已掌握三大類100餘項智能化技術,特別是結構化道路L3級自動駕駛技術、APA6.0自動泊車技術正在進行實車性技術驗證,是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最領先的智能化技術。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在新能源方面,長安汽車2017年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 61237 輛,相比2016年增長近兩倍。根據長安汽車的“香格里拉計劃”,到2025年,將會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產品、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實現電動車“充電5分鐘,續航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

情報總結:

2018年對長安汽車來說是無疑是品牌轉型的大年。不過這次長安汽車&比亞迪戰略合作簽署發佈會上,長安汽車卻並未多講其在整車製造、智能化領域和共享出行領域的優勢,而是更多在聚焦合作業務:圍繞汽車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汽車發展領域全方位深度合作,表面來看似乎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合力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而引出,但從深層次來看,長安汽車展現出了在領跑中國車市多年後,於歷史變革點上的清醒與綢繆,其在智能互聯、新能源、共享出行領域的佈局深而早,路線清晰。

長安汽車為什麼選擇與比亞迪全方位深度合作?

情報局認為,站在汽車行業發展變革的關口,長安汽車已然褪去了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影子,正著力打造一個更有科技含金量的品牌未來。當然就整個市場而言,對手們亦沒有停滯不前,其他品牌們在新能源車型之戰、智能汽車之戰的擂臺上已經摩拳擦掌——未來,它們在各個領域、維度的戰役一定會越來越精彩——而消費者,將享受“戰爭”所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