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每逢學校放假,都是各種培訓班、補習班最繁忙的時候。“孩子放假後,給孩子報什麼班?”學生還沒放假,家長之間就開始諮詢,給孩子報各種暑假班的事情。一年比一年嚴厲的禁補令,許多地方政府都拿出了實質的懲罰措施,工商部門也約談了不少的教育機構,政府也不只是說說而已了。在這種背景下,興趣班能否會搶了學科補習的風頭?

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首先,將校外教育按服務內容分為學科補習班興趣班。學科補習的教學內容在學校教育中有明確對應的課程和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而興趣班則提供更加多元和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包括藝術類、體育類、科創類、社會實踐類等。

學科補習班和興趣班的參與率哪個更高?實際上,家長給孩子報學科補習班也是實屬無奈。

“不要指望學校會有銜接”,“學校開學就上新課,跟不上就永遠跟不上”……在一家補習班的報名現場,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告誡猶豫不決的家長。其實,這是輔導機構在拿“銜接”二字大做文章時,不約而同地選擇的“說辭”。

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本來是想把孩子送回老家的,但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補習,我家的孩子若是不學,以後成績不就會比別人差嗎?”最終,羅女士決定送孩子參加學科補習班。羅女士的情況並不罕見,不少的家長都認為,如果不參加暑期學科補習班,擔心孩子會與其他同學拉開差距,所以都報了不同種類的學科補習班。

號稱“銜接”的學科補習班為什麼這麼火爆?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環境變化很大,課程內容跨度很大,學習方法調整也很大,學生如何適應新學校新環境、實現平穩過渡是個難題,引起家長與學生的關注。究其深層原因,高考升學壓力已經從高中教育向前延伸至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加上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疊加形成“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社會心理,致使眾多家長不得已選擇“銜接班,試圖讓學生接受超前教育,搶先學習。各大教育培訓機構正是依賴於這種“向前看、不服輸”的心態,打造了龐大的“銜接班”市場。

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當前的一些“銜接班”對於幫助學生在升學期平穩過渡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不少“銜接班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提前學習高學段或高年級的課程內容,開設難度較大的課程,這種變了形的銜接違背教育宗旨、僭越教育規律,最終成為擾亂正常教育秩序、危及教育公平的“影子教育”。事實證明,盲目追求知識的超前學習,透支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動力和願望,使其成為應試工具,最終會影響學生今後的學習態度和效果,乃至終身的發展,後果嚴重。

所以對於這種變了味的“超前教育”,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取締。

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多數家長表示只要孩子感興趣,父母都會給孩子創造條件去接觸這一類型的課程,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不少家長來說,讓孩子在暑期參加一些興趣班,既培養、鍛鍊了孩子,也解決了家長整日上班無法陪伴孩子的苦惱,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各類興趣班培訓機構中,舞蹈、美術、書法、跆拳道等項目最熱門,另外,馬術、擊劍等一些曾經比較“高大上”的項目也開始逐漸普及,在價格和門檻上都逐漸親民起來,越來越受歡迎。

暑假變成了“小升初”!誰又在製造假期“銜接班”的家長焦慮?

當前層出不窮的“銜接班”已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不可能靠簡單的“禁”和“堵”徹底解決問題。對此,我們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斷然阻止,而應多管齊下,有效引導,分類治理,才能促使“銜接班”走向健康發展,為基礎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對於興趣班,家長應該綜合考慮孩子的學習自主性和家庭經濟情況,最好是徵求孩子的意見,否則過於功利的教育方式,只會讓父母自身的焦慮把孩子的天性壓抑泯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