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融資機制改革破冰

中國政府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對國家商業銀行注資股改之後,又一次大手筆補充銀行體系資本金。日前有報道稱,中國人民銀行動用外匯儲備分別向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注資480億美元、450億美元,財政部注資農業發展銀行1000億人民幣,三家合計注資規模約7000億人民幣。

上次注資國有商業銀行是為了修復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而且“只准成功,不許失敗”;此次注資三家政策銀行,則更多是出於完善中國投融資體系的考慮。

中國銀行體系內實際上存在兩類投融資模式:一類是以五大商業銀行為首的投融資體系;另一類則是三家政策性銀行構成的投融資體系。在近82萬億信貸餘額中,三家政策銀行佔比15%;在170多萬億的銀行體系總資產中,三家政策性銀行佔比接近10%;在41萬億的銀行間市場的債券餘額中,三家政策性銀行金融債佔到四分之一。另外,截至2014年,三家政策銀行的實收資本合計為3317億人民幣。由此來看,本次7000億的注資之後,三家政策性銀行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投融資體系相應也將發生變化,影響必將是長期和深遠的。

影響一,進一步完善財政融資、信貸融資、證券融資的投融資體系。與商業銀行的股東利益最大化不同,政策性銀行的目標更多是實現政府的宏觀意圖。例如,以開放金融和貿易融資增信為主的政策銀行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有著“集中大額長期”先天的優勢,能夠更好地與絲路基金、亞投行配合,進而調動更多的內外金融資源支持“走出去”戰略。

影響二,進一步完善中國債券市場,使之成為市場基準利率的形成之所。目前債券市場基本是政府債券、金融債、實體企業債券三分天下的格局,未來伴隨著地方債務置換、政策性銀行注資之後其債券發行增加,債券市場格局很可能變成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市政債、實體企業債四分天下的格局,相應債券市場逐漸成為信用等級高的批發市場,由此可能成為未來市場基準利率的產生之所,進而對利率市場化完成之後的信貸市場利率產生引導作用。

影響三,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2014年11月份至今,央行累計三次降息,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相應下降了0.7%,其中主要因素就是信貸融資成本降低,而伴隨政策性銀行注資,三家政策銀行將承擔更多國家中長期投融資,為更追求市場化目標的商業銀行和實體經濟騰挪出更多空間。

但是,政策性銀行注資之後,能否第二次實現“只准成功,不許失敗”的初衷呢?除了出錢,還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處理好政府資源和市場機制、長期投資和短期收益、政策金融和商業金融等多個關係,保證在兩類金融的競爭合作之下,提高整體投融資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