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垂髫男子十四五,

列坐紅窗靜如女。

為他人作嫁時衣,

赤手偏工壓金縷。

……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最後的男工繡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杭州的宮廷繡,

最為鼎盛時期,

掌握這門技藝的不過300人,

到如今只剩下一人。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自古以來,

杭繡有個規矩,

傳男不傳女。

從事這門手藝的都是男人,

因此也稱“男工繡”。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20世紀60年代,

年僅13歲的趙亦軍,

考入杭州工藝美術學校。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

今後長達56年的時光,

都將與刺繡度過。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青年時期的趙亦軍

在刺繡班學習的時候,

杭繡大師“神針”張金髮,

對他的影響頗深。

“老師為人低調,做事嚴謹,

如果學生繡得不好,

他就直接用剪刀把作品剪掉,

不管你繡了多長時間。”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這種嚴苛的態度,

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

那段日子,

他跟隨張金髮老師,

學習了完整的宮廷杭繡,

兩人還共同繡制了《釋迦牟尼》。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釋迦牟尼》 繡幅尺寸40cm×60cm

杭繡的針法,

是將綵線繡和盤金繡相結合。

而男人繡東西有個特點,

就是柔中有剛,構圖嚴謹,

直的地方一定要做得直,

圓的地方要做得圓。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金輪王》 繡幅尺寸29cm×39cm

在十來平米的小工作室裡,

趙亦軍坐正身子,

戴著老花眼鏡,

食指拇指捏著針,一針一揚,

一根線能被劈成16份,

每一個動作,

都凝結了他數十年的功力。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繡完一幅作品,

要經過畫稿、配線、描稿、

盤金、盤銀數道工序。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由於工序複雜,

一幅作品往往耗時多年,

哪怕他一日一日不間斷地繡,

創作的作品亦是有限。

“我的作品基本上是不賣的,

它們都是書本上沒有的、

我要將它們保存下來。”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金剛螺》 繡幅尺寸29cm×39cm

在趙亦軍的工作室裡,

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刺繡作品,

每一件都耗盡他幾年的心血,

佛像是他最喜歡繡的一個主題。

並不是為了把佛像繡出來,

而是想通過佛像這個載體,

將南宋宮廷杭繡的針法、技法,

一一呈現出來。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三聖圖》 繡幅尺寸84cm×153cm 用時1年半

齊針、套針、虛實針…

這些傳統技法全部被他,

運用在一幅幅新作品中。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他的代表作《觀經圖》,

高1.84米,寬1.67米,

正面包含532個佛教人物,

背面則繡了7221個字。

整幅作品耗時長達17年,

是杭繡史上絕無僅有的。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觀經圖》 繡幅尺寸164cm×184cm

在繡制過程中,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

差點奪去他的生命,

指尖沒了知覺。

但是並沒有成為他,

繼續杭繡創作的阻礙。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說來也奇怪,

那麼小的繡花針,

我還是捏得牢,

還能繼續繡下去。”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因為自己年紀大了,

身體不好,眼睛也不行了。

他想抓緊時間多繡一點,

為後世留下點東西,

讓他們知道,

杭州原來有這麼好的工藝。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 滿地繡《大日如來》 繡幅尺寸121cm×141cm

然而,

單單保存下繡品,

對於傳承刺繡而言,

還遠遠不夠。

為此,

他專門寫了一本關於杭繡的書,

希望能留給後世一些研究的素材。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刺繡之餘,

他在社區為刺繡愛好者開班,

在一些大學授課。

他希望從中找到一個人,

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接替他去探索杭繡的世界。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然而,

願意跟他學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堅持下來的人,

寥寥無幾。

趙亦軍坦言,

學杭繡要五個心,

耐心、決心、精心、恆心、悟心,

缺一不可。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 滿地繡《四十八願》 繡幅尺寸94cm×156cm 用時2年半

現在的年輕人,

過慣了燈紅酒綠的生活,

誰還耐得住寂寞,

靜下心來學刺繡呢?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況且,

宮廷杭繡門檻高、工藝繁瑣,

至少需要5-10年的歷練。

又有幾個能熬得住幾年,

甚至幾十年的無名?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青衣》 繡幅直徑27cm 人物臉部採用了蘇繡技法

“這個工作是很辛苦的,

就如僧人坐禪一樣,

你一定要一心一意地做下來,

一定要靜心。”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虛實針繡作品《星雲大師》 繡幅尺寸40cm×50cm

為此,

趙亦軍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將宮廷杭繡的各種針法,

都保存在自己的作品裡。

這樣,就算沒有年輕人,

願意從事這項工藝,

他也無愧於心。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摹繡作品《少女》 繡幅尺寸38cm×47cm

這些年來,

他的刺繡作品,

屢次摘得國內金獎,

被專家估價千萬。

經常有人問他:

“為什麼不賣幾幅,

讓生活過得更好?”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聰》繡幅尺寸:29cm×59cm

趙亦軍笑了笑說:

“生活條件不能和好的人比,

應該跟自己的過去比,

我現在比以前好得多了。”

學會知足,

就會發現比起金錢,

精神上的富足更重要。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從青澀少年到滿頭銀絲,

趙亦軍已然把這一生,

都獻給了宮廷杭繡。

他不想跟別人比什麼,

只想安安靜靜地繡好自己的作品。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作品《阿彌陀立佛》 繡幅尺寸70cm×120cm 用時1年

幾十年的歲月裡,

除了熱愛,更多是責任。

要傳承宮廷杭繡,

需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貧。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昔日同窗都已轉行,

只剩下他一人堅守。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

趙義軍思忖良久,

一字一句地回答:

“每個人追求不同,嚮往不同。

我是一條路走到黑,

不大考慮走不走得出。”

最後的男工繡:56年默默堅守,繡出價值千萬的杭繡作品

正因為有了匠人們,

一條道走到黑的堅守,

我們才有幸得見,

那些絕美中國手工藝,

一次次驚豔了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