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4歲老大爺援非種植劍麻,如今上萬黑人工人買房,喜笑顏開!


有網友說:中國人就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的,越是貧窮的地方,中國人就越能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我覺得也是,不信你來看看! 非洲的土地肥沃,但是非洲卻有許多人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種植技術落後還沒有工作,吃一頓頂一天。由於土地肥沃加上當地工資低,吸引了許多中國人前去創業。

坦桑尼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年糧食基本自給。工業生產技術低下,日常消費品需進口。

坦桑尼亞曾被稱為“劍麻王國”,但由於後來化纖替代了纖維,劍麻種植一度敗落,從上世紀最高年產23萬噸降到2萬噸左右。

近十幾年國際市場劍麻纖維價格走高,中國商人看到了商機,紛紛到非洲種植劍麻。中國人到後將千頃荒原變耕桑,種植了許多劍麻,劍麻田也從剛開始的100畝變成了現在的20萬畝。

劍麻是一種多年生熱帶硬質葉纖維作物是當今世界用量最大,範圍最廣的一種硬質纖維。劍麻纖維質地堅韌,耐磨、耐鹽鹼、耐腐蝕,廣泛運用在運輸、漁業、石油、冶金等各種行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世界劍麻進出口貿易在不斷增長,中國自產的劍麻纖維還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所以中國人將目光看向了土地肥沃又有“劍麻王國”之稱的坦桑尼亞。

64歲的汪先生是第一個被派到坦桑尼亞種植和加工劍麻項目的人,他從2000年開始種植,2004年開始收穫,如今為當地人創造了超過1.1萬個就業崗位,為坦桑尼亞出口創匯300多萬美元。

以前,別說女性有工作,大多數男性都沒有工作,女性只能在家帶帶孩子煮煮飯,如今當地女性也有了收入,這些家庭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減少貧困,而且還使他們能購買房屋,解決孩子學費,擴大了當地消費。

當地政府也很支持中國人在這裡種植劍麻,因為中國人到後還幫他們建了學校、衛生所、修建自來水和村公所,給予各種物資上的幫助。一旦有工人罷工鬧事,鄉政府就出面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