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認爲古代中國抵禦北方外侮整體談不上功勳卓著,怎樣看待?

想到華夏族存世5000年,來自北方的邊患不絕如縷。但想到秦皇漢武羽檄徵馳的豐功偉績。往往一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近日看到著名維新思想家梁啟超的幾句論斷。不由得陷入沉思。

梁啟超認為,商周以來四千餘年,北方少數族世為中國患。華夏族與戎狄的戰爭,華夏族勝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足為歷史之光者,僅趙武靈王、秦始皇、漢武帝、宋武帝四人而已。

按照梁公的悲觀論斷,中國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鬥爭整體談不上功勳卓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只是趙國在北方三胡威脅下一籌莫展時的一絲光亮,秦始皇與蒙恬北築長城,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追亡逐北只是我們太過重視,而往往忽略了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全局思考。他們的功業只是一場血淚史中的兩個值得仰望的頂峰。而宋武帝劉寄奴在南北朝時期北伐攻滅後秦只是落日的餘暉。

梁啟超認為古代中國抵禦北方外侮整體談不上功勳卓著,怎樣看待?

梁啟超認為古代中國抵禦北方外侮整體談不上功勳卓著,怎樣看待?

雖說梁公忽略了東漢竇憲擊破匈奴、淝水之戰東晉大敗前秦等其他值得稱道的戰役。但就題論題,梁公的說法也不無道理。縱觀整個抗爭史,受制於地理位置與農耕生產方式,華夏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往往處於被動地位,戰爭中總是敗多勝少。

由此,大家有什麼精闢論斷呢,請大家直抒胸臆,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