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僅5%左右,如何規劃大城市?

“內地樓市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對房地產的總體底數都不是特別清楚,所以我們政策的出臺,有點盲人摸象的感覺。”近日,在2018年正和島創變者年會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

在管清友看來,前不久剛剛完成的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正是摸清房地產市場基本盤的重要手段。他說,供需失衡是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百調無效的根本原因。“現在中國有大概3000萬人獨居,他們大多是都市白領,租房子,未來只要有條件肯定是要買房的,他們就是中國樓市潛在的力量。高曉松那種不買房的說法,在經濟學上站不住腳的,他是不買房子,他還要買房嗎?祖上傳下來那麼多套。”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僅5%左右,如何規劃大城市?

管清友認為,應該客觀看待中國大城市的發展。人口從農村向城市,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流向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所以我們一直在呼籲,中國需要八個一線城市,就是我們學術上說的首位度城市。這種首位度城市人口超過2000萬,但中國現在只有三個半,廣州只能算半個。”

按管清友的觀點,和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占比偏低,大量的人口轉移需求被抑制,目前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只有約5%。中國需要6個層級來承載人口城市化轉移帶來的壓力,每個層級承1.6億人口。首先是8個首位度城市,每個2000萬的話,一共可以承載1.6億人口,第二個層級是16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新一線城市,這24個城市將承載3.2億人口,是未來的區域中心,主力城市,基本能實現中國城市化人口的轉移。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僅5%左右,如何規劃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一線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積120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土地出讓金為1837億元,同比減少23%;樓面均價為705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1%。從結構上來看,受到嚴格調控的一線城市明顯降溫,加大供應的二線城市量升價穩,而在市場輪動效應和棚改政策利好雙重作用下,三線城市則量升價漲。

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僅5%左右,如何規劃大城市?

樓市供應結構多元化逐步試行。

6月27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於開展共有產權住房政策探索試點的通知》,提出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茂名5市先行探索試點共有產權住房政策,試點時限為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