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這裡是青藏高原,是西北乾旱區;這裡有萬山之祖崑崙,長江之源唐古拉,有蒼茫戈壁、雪峰冰川,有“天空之鏡”、雅丹群落,有山前綠洲豐饒的物產,大地之下富集的資源,有吐谷渾的傳奇前世、高原絲路的千年駝鈴…… 地質學家範曉,梳理大地的時空脈絡,為我們講述他眼中的青海海西,解讀蒼茫遼闊之中瑰麗神奇的地理密碼。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在地理地貌特徵上,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最青海”、“最高原”並不為過。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航拍柴達木 攝影/李建

海西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州。它跨越阿爾金山、祁連山、崑崙山、唐古拉山等巨大山脈之間遼闊的土地,囊括了以乾旱和“聚寶盆”聞名的柴達木盆地,還代管著長江正源沱沱河所在的唐古拉山鎮區域。

這片幅員遼闊的區域,富集著豐富的地貌特徵,和由此而產生的多種多樣、甚至獨步天下的景觀。品讀海西,需要有太空的視角,俯瞰之下,蒼茫大地的脈絡一覽無餘,也需要細緻入微的體察,於細微處,聞驚雷,遇見驚人的美麗。

1

青藏高原最低處的巨大“天盆”

作為海西主體的柴達木盆地,是海西的魅力和風采所在。

這也是一個特殊地理單元。可以說,對西北乾旱區,它是青藏高原;對青藏高原,它是西北乾旱區。

當然,在地質構造以及地理地貌區劃上,柴達木盆地歸屬於青藏高原是有道理的。青藏高原北緣的大山脈——阿爾金山、祁連山,將柴達木盆地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分隔開。柴達木盆地是整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最低之處,卻也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大約1200米至2000米以上,堪稱世界上罕見的高原“天盆”。

柴達木盆地面積約25.1萬平方公里,中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有22個的面積都不及它大。雖屬青藏高原的地理範疇,但它這裡有著廣闊的戈壁荒漠等典型的乾旱區地貌景觀,有著宜農宜牧的草原淺灘區域,更因為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被譽為“聚寶盆”。

2

舉世無雙的鹽湖寶庫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圖為位於茫崖的尕斯庫勒鹽湖。如上天落下的翡翠,千溝萬壑的褐色丘陵形成強烈反差,美得攝人心魄。攝影/陳生貴

這個“聚寶盆”最重要的寶藏,就是在盆地特定的地質演化和地理環境中,形成的巨大鹽類礦藏。如此宏偉壯觀的高原鹽湖鹽澤盆地,在世界上,也許只有美國西部高原的大鹽湖,以及玻利維亞高原上的科伊帕薩—烏尤尼鹽沼,可以拿來作比較。但柴達木盆地的封閉性更好、規模更大,它所依託的青藏高原的高大廣闊,也遠非美洲的高原能比。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烏蘭縣的柯柯鹽湖是一座固液相併存的大型石鹽礦床,富有幾何之美的鹽田綿延向遠方,充滿節奏感和藝術性。攝影/李建

美國大鹽湖的鹽類儲量約60億噸,而柴達木盆地中僅察爾汗鹽湖的鹽類儲量就達550億噸,加上昆特依、柯柯、一里坪等幾個主要鹽湖,鹽類儲量可達1320億噸。而且,柴達木鹽湖的鹽類礦藏還包括了鉀、鎂、鋰、鍶、硼等多種礦物元素,察爾汗特大型鉀鹽礦床、大浪灘大型鉀鹽礦床已探明的鉀鹽儲量就佔了中國總儲量的97%,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3

風蝕地貌構建的“外星世界”

柴達木曾經的遠古大湖退縮乾涸後,沉積的砂土層即暴露於地表,其中既有年代較新未完全固結的疏鬆岩層,也有年代較老固結較好的堅硬岩層。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柴達木西北側廣闊無邊的雅丹叢林氣勢恢宏、波瀾壯闊。圖中遠處是水鴨子墩高地——旗艦山,高地周邊雅丹造型梯次分明。攝影/陳杰

柴達木盛行的西北風向剛好與盆地中岩層褶曲的長軸平行,大風順著這些地形的通道,對砂泥質的岩層進行強力的雕鑿與刻蝕,從而形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如魔鬼城般的風蝕地貌。它既有孤丘密集的典型雅丹,也有如城垣古堡的風蝕長丘;既有如俄博梁一帶五彩斑斕的彩色雅丹,也有如東臺吉乃爾湖畔波光相映的水上雅丹。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碧波盈盈的水面之上,雅丹高高聳立。數年前,這片傲然屹立的雅丹林腳下的土地被不期而至的洪水淹沒,從而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攝影/張自榮

風蝕殘丘多形成向風一側陡峭,背風一側平緩的形態,同時又變幻出齒狀、梳狀、鯨背狀、土柱狀、墳堆狀、船形、人形、獸形等等無窮的造型。這種冷峻蒼涼、荒蕪嶙峋的場景,常常讓人有如入外星世界的感覺。

柴達木盆地不僅以2.24萬平方公里的風蝕殘丘面積,成為中國最大的雅丹地貌分佈區;而且雅丹類型、造型豐富多彩,堪稱最好的風蝕地貌天然博物館。

4

河流尾閭湖的雙子星座群

說柴達木乾旱,這是因為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海西是缺水之地。在柴達木盆地的崑崙山前、祁連山前,你都可以看到河汊縱橫、溼地連綿、湖泊群聚的景象。更不用說海西下轄的唐古拉山鎮一帶,冰川縱橫、沼澤密佈,是長江水源的重要涵養地。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大柴旦湖的絢爛色彩。

雖然柴達木盆地諸多河流的尾閭湖不少都是鹹水湖乃至鹽湖,但也不乏像可魯克湖那樣的淡水湖,那裡蘆葦叢生、水鳥群集,已成為重要的自然保護區。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可魯克湖上游弋的天鵝。

乾旱區盆地中的河流尾閭湖都有遊移的特點,這種情形在柴達木盆地堪稱極致,幾乎所有河流下游都有相互交替的遊移湖,成為奇異的雙子湖群景觀,就像燦爛的雙子星座群。

5

環繞柴達木盆地的綠洲,是海西州精華所在

河流從周邊高山發源,流入柴達木盆地,周邊地貌也依次變化:山前洪積扇的上部,堆積著粗大的砂礫,地表水都滲於地下,地下水埋藏深度大,地表呈現荒漠戈壁景觀;至洪積扇的中下部,泉水滲出,地表徑流復現,河汊密佈,為沙與黏土構成的山前平原,植物生長繁盛,這就是天然綠洲,經人類的墾殖開發,逐漸形成農牧地與城鎮村落聚集;再往下至河流末端的湖沼平原,多因尾閭湖的鹹化形成鹽湖、鹽沼、鹽灘。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位於都蘭的察汗烏蘇綠洲,在雪山融水滋潤下,林木成蔭,農業發達。攝影/陳生貴

這種由山前至盆地中心的環狀地貌,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山前低地的特徵,幾乎如出一轍。只是柴達木盆地海拔更高,蒸發作用更強,盆地中湖泊鹹化、鹽化、幹化的趨勢更明顯。但柴達木盆地周緣斷續延伸的綠洲帶,和其他乾旱區一樣,也是文明繁衍的精華所在。

6

山水之祖脈,內外之要衝

海西州雖然地近邊疆,但卻是中國山水祖脈之地。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不僅是高原之脊,也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以及國際河流瀾滄江、怒江之源頭。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在崑崙山皚皚雪峰之下,格爾木綠洲中林木蔥鬱、房舍儼然。攝影/蔡徵

而橫空萬里的崑崙山,被稱為亞洲脊柱、萬山之祖。西天瑤池與西王母的傳說,也給崑崙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就地貌脈絡而言,可以說,中國東西向的中央主幹山脈,皆由崑崙而出。

倚崑崙,扼東西,控南北,海西州也恰好處中原、西域、青藏之間的要衝之地。

當年,詩人海子,曾在海西州的德令哈寫下雋永的詩句: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

今夜青稞只屬於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