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薛城:城鄉盡吹文明「新風」

魯網棗莊7月4日訊去年以來,薛城區堅持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尚深入人心,破舊俗、除陋習、樹新風的氛圍初步形成。

健全的機制是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基礎,為此該區專門成立了28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並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鎮街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對移風易俗工作落實不力的實行一票否決,將其作為評選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的前置條件,對工作不力被動應付的,取消申報和複查資格。同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調度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務,形成了黨政領導、部門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移風易俗工作機制。

移風易俗,宣傳開路。該區從擴大正面宣傳教育入手,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平臺,採取文藝宣傳下鄉,印發明白紙、倡議,簽訂責任狀、承諾書,在主要道路、公共場所、重點交通進出口、重要建築物等部位張貼、噴塗宣傳標語,設置永久性戶外公益廣告牌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做足做實宣傳教育,確保移風易俗、婚喪嫁娶文明簡辦之風進村入戶、入腦入心,真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組織7輛宣傳車,在全區範圍內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巡迴播放移風易俗的惠民政策和法規政策,期間,共發放移風易俗明白紙30餘萬份、倡議書5萬餘份,張貼宣傳標語1500餘條,提高廣大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火車往哪兒跑,全看火車頭。”黨員領導幹部應該在移風易俗中起帶頭作用。該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在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落實活動,督促機關、企事業單位抓好移風易俗工作,引導機關幹部率先垂範,簽訂承諾書11000餘份,狠剎盲目攀比之風、奢侈浪費之風、人情來往名目繁多之風,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的率先垂範來帶動鎮街、村居民觀念的轉變,通過政風行風帶動村風民風。深入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鄉賢人物、“好媳婦”“好婆婆”、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系列評選活動,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改陋習、樹新風活動。

“以前誰家辦的酒席少、不夠檔次,就會覺得沒面子。現在不這樣了,有紅白理事會的參與,群眾辦事既省錢,又不掉面子。”該區周營鎮後馬村村民褚福健說道。工作推進中,該區強化鎮村工作力量,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尊重傳統民俗的基礎上,該區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村規民約,推選黨員幹部或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擔任紅白理事會負責人,並監督工作落實,目前,全區7個鎮街246個行政村(社區)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符合本村居實際的《村規民約》,自我約束機制初步形成。

該區民政部門負責人介紹,立足不斷深化殯葬執法監督,該區成立了由區民政局牽頭,區文明辦、綜合行政執法局、公安分局7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聯合執法隊,開展全區殯葬市場聯合執法活動,對製售封建迷信用品、棺材、大墓碑等行為採取強制措施,進行查封取締,規範喪葬用品市場及喪葬行為,查處喪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亂搭靈棚和亂葬等現象。今年以來,該區累計開展各類執法活動12次,查處制止不文明喪葬行為20餘起;以移風易俗為主題,實施移風易俗“以文化人”工程,開展“送戲下鄉”惠民巡演150場次,城區範圍內燃放鞭炮、拋灑冥紙等違規行為得到有效抑制,婚喪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張生 耿建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