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犯二的隋朝贵公子老想着造杨广的反,结果落得凄惨结局

隋末,有个从小在蜜罐子里生长的贵族公子,他美髯飘逸,极像关羽,又天生神力,擅长骑射,长矛在手,所向无敌,被誉为有昔日楚霸王之威猛。可这位高官二代后来却当了反贼,搅乱了隋朝的天下。他的名字叫杨玄感,他爸就是大隋开国元勋杨素。

杨玄感,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他们家世代为官,乃名门大族,他爸杨素文武兼备,诗文精彩,书法一流,且用兵甚猛——平南陈、灭北齐、剿叛匪、破突厥,战功煊赫,受封宰相和越国公。不过杨素虽有才,却人品不地道,他整死同僚、坑害太子,还征调并虐待大量民工,致死者上万。杨素权势通天,富可敌国,杨玄感就生在这样一个显贵之家,年纪轻轻就官至正二品的柱国之位,朝见天子时父子并列,何等风光。很多情况下,这类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杨玄感小时候,别人也这样认为,都说这孩子是个成不了大器且脑子也不好使的二货,正所谓“人多谓之痴”,可杨素却常对人说:“这孩子绝不是二货(‘此儿不痴也’)。”

成天犯二的隋朝贵公子老想着造杨广的反,结果落得凄惨结局

杨玄感

杨素这话这还真不是偏爱儿子,长大后的杨玄感体貌雄伟,威风凛凛,更是遗传了老爸那部美髯,像极了关二爷。他也继承了老爸的文艺细胞,热爱读书,痴迷文学。在武勇上,他超越了老爸,而且其行政本事也相当厉害。

拜任郢州刺史时,杨玄感大搞“特务政治”——暗中布置大批密探,考察属下官员到底有无才干,甭管是政绩卓著的还是贪污腐败的,事无巨细,都会全盘掌握,无人敢欺瞒,好官被奖励,贪官被惩罚。如此一来,官吏百姓都对他极为敬服,皆赞其才。不久,杨玄感继承老爸的公爵之位,升礼部尚书,相当于外交部长兼文化部长、教育部长和宣传部长,虽然在朝中他以倨傲闻名,但他爱重文学,使得四海之内不少知识分子仰慕不已,纷纷投其门下。

杨玄感虽官运亨通,可他的最高领导,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并不喜欢他,因为他是杨素的儿子。杨素功高震主,杨广极力打压他,杨素也知道皇上讨厌自己,干脆不想活了,得病后拒绝吃药,终于撒手归西。杨玄感继承老爸的爵位后,也担心皇上整治自己,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反了!于是他开始和几个弟弟谋划准备废掉杨广,立秦王杨浩(杨广之侄)为帝。

成天犯二的隋朝贵公子老想着造杨广的反,结果落得凄惨结局

杨广

没多久,杨玄感跟随杨广出征吐谷浑汗国(在今青海一带),回师时经过大斗拔谷(甘肃、青海交界处),随从官员都累得半死,杨玄感决定趁机袭击杨广的行宫!正在此时,杨玄感的叔叔杨慎突然抓住杨玄感的手对他说:“文武官员的心还是一致拥护皇上的,大隋尚未发现有覆灭的迹象,不能胡来呀!”杨玄感认为叔叔所言极是,便暂时罢手,静待时机。

隋炀帝杨广和昔日的秦皇汉武一样,最爱开疆拓土,杨玄感觉得这也是个好机会,如果自己能和当年的老爸一样,建立赫赫战功,就能树立威名,可以让更多有本事的战将死心塌地跟自己混。想到此处,杨玄感找到兵部尚书(国防部长)段文振说:“玄感我世代蒙受国恩,所得恩宠远远超过我应得的,如果不立功于边塞,实在有愧!倘若边疆有紧急军情,我愿意执鞭于战阵,稍展丝发之武功。明公您主管军事,我才冒昧地把心里话告诉您呀!”

段部长听得此言,颇为感动,又把这话告诉了皇上,杨广表现得极为愉悦,他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此言果真不虚。”随即杨广赏赐杨玄感彩帛一千匹,对他礼遇更加隆重,杨玄感有了更多参与朝政的机会。而事实上,杨广只是装,他依旧不喜欢杨玄感,而杨玄感也在装,他没有因为皇上的抬爱而改变造反的心思。

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玄感迎来了真正的机会。雄心万丈的杨广再征辽东(即攻打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王国),派给杨玄感一个重要工作——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军粮。杨玄感顿感欣喜,他已觉察到天下百姓被皇上的连年征战和繁重徭役整得几乎崩溃,隋帝国暗涌奔流,于是杨玄感特兴奋地找来一帮同样蠢蠢欲动的武将和官员共商造反之事。

为了坑死杨广,杨玄感故意拖延漕运,不按时出发,打算饿晕杨广的军队。杨广苦等军粮,急得要命,派使者催促,杨玄感却不紧不慢地对使者说:“唉,我也想快呀!可这水路好多盗贼,麻烦呀!”使者很无语,皇上很生气。

就在这时,大将来护儿(此君是未来的唐朝名将秦琼的老上司)率水军从东莱(今山东烟台一带)入海,杀向高句丽都城平壤。杨玄感又兴奋了,来了招“贼喊捉贼”,派家奴假冒皇上的使者,声称来护儿造反!接着趁人心惶惶之机,占据黎阳城,大抓青壮年男子充军,同时又给周边郡县发送紧急信息,说来护儿反了,让大伙赶紧发兵到黎阳集合。暴力威胁加忽悠,杨玄感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誓师大会上,他慷慨陈词,说当今皇上昏庸无道,不以百姓为念,致天下大乱,战死辽东者数万,今日要和大伙一起造反来拯救百姓。

成天犯二的隋朝贵公子老想着造杨广的反,结果落得凄惨结局

李密

打着除暴君、救百姓的旗号来造反,使杨玄感人气飙升,他的队伍很快就从近万人扩展到五万人,又从五万人迅速扩展到十万人。同时杨玄感又请到一个智多星式的哥们协助自己,此君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威震天下的瓦岗军老大——李密。当然,这时的李密还不是“盗匪头子”,而是和杨玄感一样的贵族子弟,杨素生前就对李密极为欣赏,曾对杨玄感说:“李密的本事,你可赶不上。”从那时起,杨玄感就和李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哥们。如今哥们李密成为军师,这位智多星给杨玄感献上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出其不意进入蓟城(今北京),断掉杨广归路,高句丽知道后必从后面攻击杨广;

中策是直取关中,沿途不搭理其他城池,直接拿下首都长安,然后招揽豪杰,安抚百姓;

下策是突袭东都洛阳,号令四方,但是如短期拿不下洛阳,各地援兵一来,就比较麻烦。

杨玄感抚须大笑,毅然选择了下策,他的理由是朝廷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拿下洛阳,杨广的整个基业就完了;如像上策那样只据守静待或中策那样只经过城池而不搭理,如何能振奋士气呢?不久后残酷的事实证明,杨玄感的选择是多么地错误和悲催……

造反的头几天,杨玄感还是颇为顺利的,因为他这反造得太突然,朝廷始料不及,再加上杨玄感武力太猛,他每战皆身先士卒,一路所向无敌!杨玄感围攻洛阳,刑部尚书(司法部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卫文昇率军数万来救。杨玄感诈败,还派人大呼:“朝廷大军已抓住杨玄感啦!”结果隋军犯了迷糊,杨玄感挺矛突然杀来,卫部长全军崩溃,只率八千人逃离。从此天下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传奇——西楚霸王再次降临!继三国的孙策、南北朝的高敖曹之后,第三个被比作项羽的武将光荣诞生!正如《隋书》所说——

“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方之项羽。”

然而此时此刻的杨玄感哪里知道,死期就要来临的并非杨广,而是他自己!

在造反过程中,杨玄感的武力是越造越强,而智力却越造越弱。隋朝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得罪了杨广,便投奔到杨玄感军中,兴高采烈地劝说杨玄感速速登基称帝。

杨玄感有些心动,但还拿不定主意,就去问李密,李密的回答相当出彩:“当初陈胜想称王,手下张耳劝阻,结果被赶走了;曹操要谋篡,谋士荀彧劝阻,结果被冷落了。今天我如果说真话,恐怕就要走张耳和荀彧的老路;但我要顺着您呢,那等于坑您。起兵以来,您虽然貌似无敌,但所到州县响应很少。而且洛阳防守坚固,各地群殴您的援兵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您应该挺身力战,早点搞定关中,可您却急着想称帝,未免显得太那啥了吧。”

杨玄感听了李密的话,便笑了笑,再也不谈称帝的事儿了,但心里总有些不舒坦。很快,杨玄感就和李密疏远了,把一个名叫韦福嗣的人当作心腹。韦福嗣原是隋朝官员,是战败被俘不得已才屈服的,所以每次他给杨玄感出主意时都是瞎糊弄。李密一眼就看出这人有问题,便对杨玄感说赶紧杀了他。已被韦福嗣成功洗脑的杨玄感却说:“还没到这地步吧!”李密心里拔凉,他对身边的人叹道:“唉!杨玄感想造反却又不想成功,这可咋办呢,我们肯定都要当俘虏了!”李密这番话落地没多久,那个韦福嗣还真就叛逃了。

杨玄感的武勇,很像楚霸王,他的固执,尤其是不听忠言,也像极了楚霸王。

虽然杨广直到杨玄感造反的半个月后才接到报告,但他反应挺快。杨广一声令下,各路精兵强将全体出动,群欧杨玄感,这些隋军战将有——武贲郎将陈稜、武卫将军屈突通、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他有个败类儿子,就是弑杀杨广的宇文化及)、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刑部尚书卫文昇、东都留守樊子盖等。

面对四面八方杀来的隋军,霸王灵魂附体的杨玄感纵马挺矛,先战邙山(洛阳北面),一日之内激斗数次,但他弟弟杨玄挺却被流箭射死,杨玄感的军队也被迫稍有退却。杨玄感有些郁闷,找来那位曾忽悠他称帝的李子雄询问计策,李子雄说,屈突通最难对付,如果他渡过黄河,就不好办了,所以应分兵据守黄河挡住屈突通。杨玄感认为此计甚妙,立即照做,但死守洛阳的樊子盖一眼就看出杨玄感的伎俩,于是几次出兵骚扰杨玄感的军营,搞得杨玄感根本没办法分兵守黄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屈突通渡过黄河,长驱直入。

此时杨玄感西有卫文昇,东有屈突通,樊子盖也跑出来倾情加入,杨玄感乱舞长矛,在三路兵马中左冲右突,然他一人又能杀多少?!双拳难敌四手的他终究还是招架不住,连战连败。灰头土脸的杨玄感把李子雄当成了救星,又向他请教该怎么办。李子雄的建议是放弃洛阳,前去关中,占据粮仓。可叹李密早就给杨玄感出过这样的计策,可他偏不听,非要打洛阳,现在没办法才才又捡起来这条计策,但时机早已错过,一切,都太晚了。

杨玄感抛弃了难啃的洛阳,率军挺进关中。宇文述紧咬其后,死死不放。行至弘农宫(今陕西宝鸡一带),路上突然跑来一群百姓对杨玄感说:“弘农宫防守空虚,且粮草极多,如果现在打它,很容易就能拿下!”杨玄感还真信了,立马兴奋攻城。李密见杨玄感又要犯二,赶紧劝说,杨玄感死活不听,结果连攻三日,毫无进展,还挂了不少兵马。杨玄感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忽悠了。这时宇文述、屈突通、来护儿、卫文昇等人的部队也紧跟上来,杨玄感一日之内,三战三败,狼狈不堪。

八月初一,隋朝各路兵马终于在董杜原(今河南灵宝西北)堵到了杨玄感,杨玄感展开决战,最终兵马损失殆尽,他也累得半死,最后只带十余骑奔逃上洛(今陕西商县),隋军穷追不舍。逃亡途中,杨玄感最后一次显示了他的霸王风格,当一些追兵靠近他时,他一阵怒喝,两眼冒火,声如滚雷,追兵被集体吓跑。不过这唬人的功夫对付个别追兵还可以,一旦各路大军都追上,他必死无疑。最终,绝望的杨玄感让弟弟杨积善(杨玄感好几个弟弟)杀死了自己,杨广下令把杨玄感的尸体在洛阳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碎割了,再放火焚烧。

从六月初三起兵,到八月初一覆灭,杨玄感造反前后还不到两个月。

李密还不错,他成功逃跑了,不久后成为瓦岗起义军领袖,屡破隋军,威震天下。这位智多星给别人出谋划策时相当高明,领导瓦岗军的前期也表现得不错,可时间久了,他也和哥们杨玄感一样,脑子犯了迷糊。李密骄傲自满,冷落将士,导致瓦岗军惨遭重创,自己也被迫投奔了李渊。后来他又学杨玄感叛乱反唐,结果落了个和哥们一样的悲剧结局。

作为猛将,“二羽合体”的杨玄感自然没得说,可他偏偏扮演的不是猛将的角色,而是造反的领袖,如此一来,他的智商就不给力了,就如昔日的关羽和项羽一样,面对那些脑子比他更好使的敌手,再加上自己身上那种有限的智商和高傲的秉性,他的失败也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