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我的家乡,地处于豫东北的一座县城,就因为这里出现了一位感动乡里的孝子张清丰,人们毅然把当时的顿丘改为这位孝子的名字,清丰。正是因为他的孝顺,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文化,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孝道文化。在这里从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弘扬孝道文化,人人把这种文化当成一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并发扬光大。

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那么,当年张清丰是怎样用自己的事迹感动周围的乡里的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重温当年的这段孝道的历史。当年,张清丰是当地的一位制作烧饼的师傅,类似于现在大街小巷中常见的那种烧饼作坊。他每天出炉的第一个烧饼,就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母亲的面前,让自己的母亲享用。无论是有人出再高的价钱去买他出炉的第一个烧饼,他都不为所动。

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张清丰作为一个商人(打烧饼为生,暂且定义为商人),他能不为利益熏陶,把最好的烧饼留给自己的母亲,可见母亲在他心中的地位,孝顺自己的父母,是他对自己的最真实的要求。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商人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我们的孝子张清丰不是,他是把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放在了第一位。千金都不为所动。

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后来,张清丰的母亲去世以后,他依然停业为母亲守孝三年。后来,当地的官员得知张清丰的事迹以后,依然报请州府,把当时的县城名称顿丘改名清丰。用一个孝子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县城,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力度去弘扬孝道文化的。

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现在,勤劳的清丰人已经把这里已经建成为一个和谐文明向上的县城,我们这里依然传颂着张清丰的故事,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孝道文化的传播,我们孝顺自己的父母,和睦乡里。人人都能做到事事先想着父母,把张清丰流传下来的孝道文化发扬光大。那些不赡养老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的人在我们这里必将遭到唾弃,必将受到相邻的厌恶。

为了弘扬孝道,把县城的名字改为清丰,因为张清丰的孝顺广为流传

是啊,母亲十月怀胎,冒着生命的危险生下了我们,接着就是日夜的操劳,从我们的咿呀学语,到小心翼翼的走路,后来的成长成才,母亲的角色都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定不能忘本,一定要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也认同小编今天讲的孝道文化,如果你也是一个孝子,那么一定要帮忙转发出去,弘扬正能量,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