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四大」招聘標準是怎樣的?

传说中的“四大”招聘标准是怎样的?

500強校園招聘

60萬優質大學生

求職首選平臺

來源 | 實習鳥

ID | interbird

四大是眾多畢業生尤其是會計財管類學生的求職目標:名聲好、薪酬高、發展潛力大...都知道四大難進,但對於四大具體的招聘標準、錄取底線,卻很少有人瞭解。

“四大的所有部門和崗位錄取比例都很低嗎?”

“教育背景差的同學,是不是在第一關就會被那些名校競爭者刷掉?”

“理工科院校背景能不能去四大?”

... ...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什麼是四大?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通常簡稱“四大”,指的是著名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

  • 普華永道(PWC)

  • 德勤(DTT)

  • 畢馬威(KPMG)

  • 安永(EY)

四大招聘平均標準是怎樣的?

普華永道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組數據:

公司計劃2017年擬招聘1400名全職應屆生以及600名實習生,而這2000個工作崗位已收到3.9萬份申請,錄用率將僅有5%。

传说中的“四大”招聘标准是怎样的?

在這樣不成比例的報錄比之下,四大的招聘標準究竟如何呢?

院校:只要985、211背景學生?

也不盡然。

四大招聘對象通常是國內較好的985、211的本科/研究生,或者是當地知名財經院校學生。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四大的招聘單位是在北京的話,那麼外經貿、央財、首經貿、北工商(四大審計的底線)都是有機會的;如在華南區,中山大學、暨大、廈大、中南財經、西南財經等都有機會;相應的,如果招聘單位在上海,上財、上外都是很有機會進入審計和諮詢部門的。

传说中的“四大”招聘标准是怎样的?

其中,四大中審計和諮詢的招聘標準還不太一樣。以德勤審計和諮詢為例,每年審計北京 office 入職的有兩三百人,而諮詢入職的至多三四十人。

因此,四大中,諮詢的招聘門檻已逐漸提升至名校研究生。

專業:只要會計財管類學生?

一般來說,四大對於應聘者專業背景沒有什麼硬性要求,非會計專業學生也是可以進四大的——不過相對來說,四大更偏好會計會計財管類的學生。

實習:內資所實習可以加分嗎?

無論是招聘實習還是全職,四大都會比較看重應聘者是否具備豐富的實習經歷。

具體而言,四大對實習經歷的要求比較寬泛,即使沒有同等級會計事務所的相關實習,如果有內資事務所、500強企業、諮詢公司實習的,在簡歷關和麵試中都很加分。

传说中的“四大”招聘标准是怎样的?

團隊:領導力和團隊合作哪個更重要?

四大通常會要求應聘者最好有實際團隊合作經驗和領導力。尤其是在教育背景和實習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應聘單位就會格外看重申請者的這一點。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領導力並不是單指作為領導者如何如何,很多時候是更加看重你能否和團隊成員合作完成某個任務,因此希望你有豐富的團隊合作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四大的面試中一直都會有群面這一環節,因為 Hr 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實際考察面試者的團隊合作能力。

證書:沒有注會怎麼辦?

四大對於應聘者是否通過 CPA 並沒有硬性的要求。

因為應屆本科生只有在拿到畢業學歷之後才可以考CPA,所以應屆本科學生的競爭者中基本都是沒有考過CPA的。

如果在研究生階段,能考儘量考,不然等工作以後很難再有時間了。如果社招途徑的話,通過 CPA 是有一定優勢的(並且對於將來升職漲薪都有幫助哦)。

传说中的“四大”招聘标准是怎样的?

院校、成績、實習、學術重要性對比

審計、交易部門

院校 > 實習 > 證書 > GPA > 學術

四大的審計和交易部門對於應聘者 GPA 要求並是不特別高,但是對是否名校畢業,有無相關實習/工作經歷非常看重,對有無商賽經歷是部分看重。

其中如果參加了對應公司的商賽,如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安永商業案例大賽,在求職中會比較有幫助;至於學術經歷方面,假如你要申請四大的稅務,如果有稅務相關的學術論文如稅務改革、流轉稅改革等,那麼在求職中會有一定的幫助。

諮詢部門

院校 > 實習 > GPA > 學術 > 證書

四大諮詢部門招聘要求較高,對於院校背景要求通常需要是985院校研究生,並且至少要有一份諮詢相關的實習。商賽的話則視情況而定,至於證書,學術經歷則是部分重要。如要申請四大的 IT 諮詢,那麼有 IT 系統相關學術經歷,會有一定加分。

總之,四大的一般招聘要求需要是985或比較好的院校,而且要有比較多的實習經驗。四大內部的話,審計相對比較容易進。但筆試刷人率很高,譬如畢馬威筆試通過率僅有 20%,因此一定要對筆試重視起來。

你還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點擊文章題目即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