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台灣

向海潛,字松坡,湖北大冶人,1888年出生。辛亥革命時任湖北民軍司令,跟隨孫中山、黃興從事革命活動。後投靠奉系軍閥張宗昌,擔任團長,向希望在軍中升官晉爵,但並沒得到張宗昌的重視,久之,向也意識到軍閥沒有前途,遂投諸洪門。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1923年,向海潛來到上海,創立洪門五聖山。取名五聖,一是為紀念洪門的前五祖、中五祖和後五祖,二是開山結義的是五兄弟五堂口:向海潛——智松堂堂主、朱卓文——仁文堂堂主、梅光培——義衡堂、明德——禮德堂、張子廉——信廉堂。五聖山的弟兄推向海潛為總山主。當時向海潛居住在方浜路祥茂裡,計劃以上海為基地,反對北洋軍閥,為洪門的發展打開新局面。

然而,近代以來,上海素為青幫之大本營,尤其是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三大亨的勢力,上自軍政憲警,下自販夫苦力,盤根錯節,不可動搖。五聖山成立後,青幫勢力即對其進行排擠、封殺。於是,向海潛只能在上海的佛教寺院的住持、當家和尚中發展成員,而無法深入金融界、企業界和軍警界。

而且,五聖山的堂主們也信仰各異、志趣不一,如仁文堂山主朱卓文與胡漢民、胡毅生兄弟結為莫逆,對實際負責廣東國民政府的廖仲愷極為仇視。1925年8月20日,朱指使暴徒陳順刺殺了廖仲愷;義衡堂堂主梅光培也與此事有牽連。所以,朱、梅在開山不久就殺害了國民黨左派領袖,為五聖山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筆。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李濟深加入了洪門,同時還出任五聖山的會辦。經過向海潛的多年努力,五聖山還是打開了一些局面。四一二政變後,向海潛與吳鐵城、商震、錢大鈞、楊虎城、譚延闓、李濟深等建立了友誼,吳鐵城為五聖山提供了經濟資助,向尤與主張反蔣的李濟深最為投機,李濟深不僅加入了洪門,而且破天荒地出任五聖山的會辦,其地位僅次於向海潛。

1936年,四十多個洪門團體為克服山頭互不聯繫、社會影響弱小的缺點,準備在上海籌建洪門聯合團體。經過醞釀,於大境路關帝廟召開洪興協會成立大會,洪興快會取義“同心協力,復興洪門”。在當時的上海洪門中,向海潛的勢力最強,而汪禹丞的名望最高,因此會議推舉向、汪兩人為洪興協會董事長。洪興協會成立後,事務所就設在浦東大樓五聖山的會所裡。向、汪每月召開理、監事會議,各山頭的龍頭大爺們彼此交流情況,聯絡感情,消除隔閡。過去,上海洪門內部經常為爭地盤、挖牆腳而互相打鬥,但自從洪興協會成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

洪興協會成立之際,抗日救亡運動正蓬勃發展,向海潛在理事會上要求具有愛國傳統的洪門成員投身抗日鬥爭。他還派代表到英商上海電車公司等企業,向下層洪幫工人弟兄講演洪門反清故事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還召集申新第五、第六、第七廠,怡和洋行、和平洋行等工廠企業的工人在大中華酒樓聚餐,號召洪門弟兄不僅要抱洪門的義氣,還要抱中國人的義氣,團結抗戰。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由於蔣介石實行片面的軍隊抗戰路線,輕視並歧視民眾的抗日,因此向海潛的這些願望沒有實現,但是,向海潛仍積極參加上海的抗日活動,他是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的主席團成員。上海淪陷後,他與五聖山各堂主相約,無論在何地。繼續參加抗日。信廉堂堂主張子廉到香港後召集在港洪門弟兄,成立中華民國香港聯合保安隊,與港英政府合作,抗擊日軍對華南的進攻。義衡堂堂主梅光培在香港警察、海員和漁民中廣收門徒,並創建義勇軍參加抗日。禮德堂堂主明德1938年在河南許昌組織抗日遊擊隊,請洪幫首領楊慶山為顧問,這支隊伍聲勢浩大,使日軍“聞之膽寒”。五聖山會辦李濟深也發動本山弟兄護送大批難民從廣東向內地撤退,他們曾將二萬婦孺一直護送到廣西桂林。

日軍佔領上海後,向海潛離滬先到漢口活動,後進入萬縣,最後到重慶。在四川胞哥範紹增等人的協同下,五聖山在四川擴展開來。首先,向海潛將重慶禮字袍哥副總社長廖開孝,仁字袍哥、軍統骨幹羅國熙,原二十軍師長夏炯轉入五聖山,然後通過這些洪幫首領將重慶的仁、義、禮各堂袍哥全部轉入五聖山,這樣,王聖山成為全國勢力最大的洪門山頭。向海潛在重慶也十分活躍,他常到洪門弟兄集中的黨政機關和企業訪談,鼓勵弟兄們全力抗日。他還派人到湖北組織抗日遊擊隊,以便深入敵後打擊日軍。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幫會首領的活躍、幫會武裝的出現,使國民政府大傷腦筋。蔣介石即使是在抗日的危難中,也沒忘記削弱異己、控制全國的武裝力量。蔣介石頒佈了一系列文件,限制並取締幫會活動。1944年,向海潛請明德攜八千支步槍和洪幫人員經西安到敵後去,蔣介石嚴令打擊,戴笠即指使在西北的胡宗南將槍支扣押;明德則被戴笠命令別動縱隊司令劉慕德逮捕活埋。蔣介石還下令通緝向海潛,向不得不逃往桂林,後經洪幫將軍樊崧甫和吳鐵城等人的疏通說情,蔣才取消了通緝。向海潛在李濟深那兒做了一段時間幕僚後,才回到重慶。其時,他的芙蓉嗜好相當嚴重,黑糧一斷就不得不求告於身入五聖山的軍統特務徐亮。蔣介石後來給了向一個“戰時民眾動員委員會”常務委員的虛銜,定期送些財物,把向羈縻在了重慶。

為控制全國幫會,蔣介石欲建立由軍統操縱的幫會新社團。當時在重慶的洪門各山頭如五聖山的山主向海潛、皕花山山主韋作民、長白山山主張樹聲、太華山棲霞山雙龍頭楊慶山等醞釀準備成立洪門最高山堂,此事被國民黨偵知後,蔣介石擔心洪門統一後勢力巨大,萬一被中共利用將不可收拾,便指令戴笠聯合杜月笙等幫會頭子,籌建一由軍統控制的全國性幫會組織。

經醞釀,1940年夏天,人民行動委員會正式成立。向海潛與楊虎、杜月笙、楊慶山、張樹聲、韋作民、田得勝等七人為常務委員,戴笠擔任主任委員。人動會雖有捐款獻機、賑救水災、建立秘密的抗日交通線等活動,但人動會的活動均受到了軍統特務的限制和控制。

抗戰勝利後,向海潛於1946年回到上海,首先便辦理洪門復員,改組洪興協會,向仍任理事長。接著,他在杭州建立五聖山碼頭,以曾廣澍為碼頭官,杭州一地加入者達六千多人。時美洲洪門首領華僑司徒美堂回國到滬,以聯合向海潛等,召開全球洪門大會,組建致公黨,對抗國民黨的一黨專政。1946年7月25日,洪門懇親大會在上海貴州路湖社舉行,向海潛為主席團成員,由於國民黨的干涉和分化洪門,洪門組建統一、公開、獨立政黨的願望終成泡影。

蔣介石、戴笠為控制全國幫會組織和武裝作為打內戰的資本,決定改頭換面,將人動會改建為中國新社會建設協會。1946年10月19日,新建協會在上海麗都花園舉行成立大會,向海潛在蔣介石的淫威之下,被迫讓步,擔任常務理事(其餘二人為杜月笙和楊虎),實際負責人是書記長、軍統特務徐亮。新建協會會址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40號,該會號稱會員56萬人。

1946年4月,向海潛六十壽辰,洪門在上海靜安寺設立壽堂,孫科、吳國楨、吳開先、潘公展、王曉籟等國民黨要人和社會名流均送禮祝壽,蔣介石也送禮恭賀。這一時期,向海潛還多次在上海大開香堂,廣收門徒。最大的一次也是在靜安寺,由向親自主持,按照洪門傳統,三節六禮,跪拜磕首。1947年12月,向海潛又創立上海市協社,自任理事長,並以五聖山五堂堂主為常務理事,這是一個聯絡感情、生活上互助的團體。向海潛雖參加了新建協會這樣的國民黨控制的幫會,但並沒有像杜月笙等那樣,為國民黨的反共內戰吶喊打氣,也沒參與偽國大代表的競選,相反,在民族命運決戰的時刻,開始嚮往進步。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1947年,中共上海局提出要根據新建協會中成員的不同政治情況,分別對待,爭取部分幫會首領,阻止國民黨特務利用幫會進行反共破壞,促使他們保持中立,不做幫兇,甚至為我所用。接著,中共上海局城市工作部部長張執一親自找洪門大老向海潛談話,分析形勢,希望在這歷史轉折關頭協助中共。

經過權衡後,向海潛向張執一表示願意協助共產黨。於是張執一指令幫會工作委員會書記田雲樵與向保持聯繫。此後的兩年裡,向海潛經常向共產黨提供重要情報,如國民黨戰區指揮人員調動,部隊調動,蔣介石決定下野等。向海潛還與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負責人李濟深合作,派智松堂的汪雲山等秘密參加民革組織。禮德堂堂主樊崧甫也在上海與中共合作。

向海潛的這些活動被軍統偵知,實際上戴笠等早已派人打入了五聖山。1949年初,向海潛的親信已明確提醒向說,你已被軍統監視。向回答:“不要管他。”仍與李濟深和共產黨來往,準備棄暗投明。這時,蔣介石鑑於洪門勢大,五聖山的人馬又遍佈各地,不敢貿然行事。遂命毛人鳳一定要讓向海潛離開上海。上海解放前夕,向海潛被國民黨特務押上飛機飛往香港。到香港後,向已失去行動自由。但他仍密派王智聖回上海,表示不為國民黨所用,擁護人民政府。

民國洪門大佬 身在江湖卻嚮往光明 最後卻病死在臺灣

此後,向海潛一家被迫到臺灣。向海潛在臺北恢復五聖山,除洪門活動外,並不參加其他活動。1974年向海潛病逝。五聖山遂由遺孀李志芬接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