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正在研製替代殲15的新型艦載機

薔薇鴻鵠7月6日訊,就在國產航母離正式服役又近了一步的時候,英國《國際飛行》網站等多家外媒5日引述分析稱,中國目前正在研製一種新型航母艦載機,以取代遼寧艦使用的殲-15艦載機。

外媒:中國正在研製替代殲15的新型艦載機

香港《南華早報》5日描述說,殲-15是中國第一種航母艦載機,屬於四代半機型。報道引用中國軍事專家李傑的話表示,“為了提高中國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艦載戰鬥機,”李傑認為,殲-31隱形戰鬥機未來有望取代殲-15戰鬥機。

李傑預測,中國最終將擁有4個航母戰鬥群,殲-15無法滿足未來需求,這也是中國迫切需要新型艦載機的一個原因。

報道稱,殲-31是中國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於2012年首飛,比殲-15更小、更輕。它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氣動佈局,設有內置彈艙。該報道還引述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張洪賀的話表示,解放軍正在研製一種用於取代殲-15的新型航母艦載機,但沒有進一步明確是什麼機型。

隨著中國第二艘航母的接近服役及第三艘航母的建造,未來究竟用哪種艦載機取代殲-15,一直有不同的意見。

有猜測認為,殲-20隱形戰機也是新型艦載機的備選,它和殲-15的尺寸相差不大,而且殲-20不需要摺疊機翼,只需交錯放置就可以節省艦上大量空間。

更重要的是,未來中國航母編隊要走向遠洋,面對美軍F-35艦載機以及F-22等五代戰機,殲-20的性能比殲-31更強大,能更有效地保衛航母的安全。

【詳解殲-15】

殲-15(英文:J-15,中文綽號:飛鯊“Fēishā”,英文:FlyingShark,北約代號:側衛D型,英文:Flanker-D)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殲-15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殲-15在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外媒:中國正在研製替代殲15的新型艦載機

約認為還是蘇-27的衍生型號,所以依然延續蘇-27“側衛”(Flanker)的代號。是中國充分吸收消化了從烏克蘭獲得的蘇-33戰鬥機原型機之一的T-10K-3號機的相關技術,再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進行研製和發展的重型雙發艦載戰鬥機。殲-15在戰鬥機的劃代上屬於三代半(蘇式劃分發為四代半)。無論是蘇-33,還是殲-11,前身都是蘇-27,可以說是師出同門,所以從殲-15上依然可以看得出明顯的蘇-27血脈痕跡。中國曾經引進並仿製過蘇-27,對於蘇-27並不陌生,有著豐富的使用經驗,所以從蘇-27一脈相承的殲-15,中國海軍是能夠很快掌握其性能並加以運用。

蘇-27戰鬥機採用的是АЛ-31Ф發動機,由於當時的高溫材料水平有限,所以只能選用了壓比較低的壓氣機系統和較低的渦輪前溫度來保證可用性。但是這款發動機的軸系設計有較大缺陷,加之發動機壓比低、渦輪前溫度低,導致油耗較高。而殲-15採用中國WS-10“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超過了АЛ-31。發動機的推力提高,不但有助於提高飛行性能,而且對從航母上起飛也是大有幫助的。另外,由於國產航母上沒有配備專門的空中加油機,為了增加航程和留空時間,殲-15還具有夥伴加油性能。

蘇-27研製時間較早,就是升級版的蘇-33也由於蘇聯在電子領域上的技術始終未能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所以航電系統還是比較落後的。中國通過80年代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自身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比較先進的航電技術,因此在殲-11上已經採用了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玻璃化座艙、數據鏈以及聯合航電系統,那麼殲-15的航電系統也至少不會低於殲-11B的水準,相當於西方國家90年代末的水平。

外媒:中國正在研製替代殲15的新型艦載機

雖然殲-15在外形上與俄製蘇-33非常相似,但殲-15融合了殲-11B的技術。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配裝2臺大推力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摺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2009年8月,殲-15首次試飛成功。2012年11月5日,國防部網站正式發佈了中國航母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飛的消息。11月25日又公佈航母順利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的消息,同時發佈了飛行員戴明盟駕駛編號為552的殲-15艦載機在航母上的照片,這也是殲-15的照片首次向世人公開。

據軍事轉接杜文龍介紹,作為艦載戰鬥機,不但需要具備空戰能力,還要有強大的對艦攻擊力,所以殲-15除了裝備1門30毫米機炮,還能夠搭載各種精確打擊武器,如霹靂-8近程空空導彈、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遠程空空導彈、鷹擊-91超音速遠程反艦反輻射導彈、鷹擊-83空艦導彈等。在執行制空任務時,可以攜帶2枚中距空空導彈和2枚近距空空導彈,能夠在300公里範圍內巡邏約2小時,基本可以滿足空戰要求。在執行反艦任務時,典型方案是攜帶2枚鷹擊-83K空艦導彈和2枚霹靂-8空空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