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輕機槍要配備2個人?

手機用戶61530754889

機槍誕生之後隨之出現的編制就是“機槍班”,其人數從5個人到10個人不等,這是因為最早的“馬克沁”機槍被當做步兵炮使用,不僅有沉重的輪子、炮架還有更加沉重的槍身和彈藥,以每分鐘1000發的消耗量計算,參戰一個小時就需要供應至少6000發子彈,這些子彈足夠裝滿10個彈藥箱了,很顯然有10個人都不夠用。而隨著機槍的小型版輕機槍的出現讓機槍班組沉入歷史,機槍、彈藥和備用槍管等設備只需要2個人就可以攜帶了,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影視劇都是兩個操作輕機槍的原因。

按照戰鬥部署機槍手負責操作機槍射擊,這些人大多是有經驗的老兵或者直接就是士官,而負責整理彈藥和安裝子彈的一般是新兵,在激烈的戰鬥之後副手很快就可以成長為老兵。輕機槍為什麼依然要配備2名槍手呢?這是因為彈藥消耗和機槍班組的陣亡率都是非常高的緣故,德國使用的MG34、MG42兩種通用機槍射擊速度都在1500發\\分鐘左右,這個時候人的聽力已經無法分辨斷續的聲音,僅僅聽到連續的嘶吼聲十分可怕。這麼大的彈藥消耗量需要射手隨身攜帶更多彈藥。

比較經典的照片都能反映出當時一個機槍手的負重,它們一般要在脖子裡掛著一條300發子彈的彈鏈,再加上機槍本身的11.57千克和三腳架的20千克重量,射手就算丟掉行軍揹包、自衛武器和生活必需品也不可能一個人攜帶機槍。更何況機槍小組一般還要攜帶更多的備用彈藥和維護設備,手槍、衝鋒槍等自衛武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單兵負重都在50公斤上下。這在沒有車輛的情況下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因此的軍步兵班當中有專門負責運送彈藥的人員承擔這些任務,而機槍小組就是但要保障人員的重要組成。


利刃軍事

輕機槍一般都是雙人組。一方面輕機槍自身的重量並不是太高,一個人就可以負責攜帶。不過輕機槍有著為班排單位提供火力壓制或者火力掩護的作用。在作戰中班排為單位的小股部隊經常可能遇到各種情況。需要輕機槍持續壓制性開火的情況很多;這樣就要求輕機槍有足夠的火力持續性。

(美軍M249輕機槍)

一般來說,一名士兵在巡邏或者封鎖亦或是伴隨車輛進行搜索等任務是不能攜帶太多重量的。這樣任務執行時間長,行走距離遠。這樣的情況下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的美軍地面部隊卡賓槍一般攜帶6個彈夾和必要補給。輕機槍手一般攜帶3個彈箱近600發子彈。而一但遇見被伏擊或者被圍困這樣的彈藥量顯然是不足的。這個時候一個班裡有一名專門的彈藥補給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名補給手不僅可以為其它位置的隊友提供配件,例如給無線電手提供一些電池,給醫療兵提供一些止血帶,給機槍手提供彈藥和槍管,當然也可以給其餘隊友攜帶多兩個彈夾。

(美軍在中東訓練)

有人可能說那這樣豈不是彈藥補給手非常結實要負重很多。這隻能說大家太小看軍人。一個步兵班裡其實每個人的負重差不多。無線電員會揹著電臺。機槍手會攜帶機槍和彈藥。醫療兵會有一個醫療包裡面的手術器械等等也蠻重。火箭筒手也有戰鬥步槍,還會攜帶火箭筒。每個角色的負重其實都不會輕。

(95班用輕機槍)

而輕機槍因為需要連續射擊加上重量的限制,持續射擊之後槍管很容易過熱。因此有一名攜帶備用槍管以及足夠彈藥的彈藥補給手是非常必要的。彈藥補給手一般都會跟著輕機槍手一起行動;因為在行動中被輕機槍手叫到的機會是最多的。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輕機槍手和彈藥補給手是一對,其實彈藥補給手是給整個班服務的。

(機槍手及其隊友)


軍情解析

其實之所以給輕機槍配備一名副射手是有很多現實需要的,而很多工作如果都交給機槍主射手來做,將會極為麻煩,而且不利於作戰效能的提升。

首先就是彈藥問題。機槍本身就是一個大傢伙,而即使是輕機槍,對於一名步兵而言,攜帶起來作戰也絕非易事,而且作戰中還要經常機動變換射擊陣地。所以為了減輕負擔,主射手一般不攜帶太多彈藥,但是機槍的實用又需要很多彈藥,所以此時副射手的價值就出現了。副射手除了攜帶必要的武器和彈藥之外,主要攜帶的就是機槍的彈藥了,在作戰時給主射手補給。

此外,實戰中遞彈匣等工作,實際上也是副射手來做的。因為主射手還需要繼續觀察瞄準敵情,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會被敵人鑽了空子,對改變的敵情和威脅無法察覺。因此實戰中往往是副射手遞彈匣或者直接裝填的。輕機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散熱,尤其是在激烈的戰鬥中,槍管很快就會過熱,而此時就需要副射手攜帶的備用槍管了,立刻將滾燙的槍管換下,才能讓機槍繼續開火。

兩個射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儘可能保證機槍火力,戰鬥中機槍手等目標經常會成為敵人優先照顧的對象,因此機槍手的傷亡率一直很高。而在主射手傷亡後,副射手就要接替作戰,繼續操作機槍。一般機槍是不交給步槍手使用的,因為步槍和機槍的彈道性能、使用習慣、操作方式等有很大的不同,除非是機槍主副射手都傷亡了,才會讓步槍手等其他兵員來繼續操作機槍。

而進入現代後,新的輕機槍適用的主要是小口徑彈藥,使用起來更加容易控制。而且輕機槍的重要性也隨著自動步槍的普及有所降低,因此如今的輕機槍手很多是一個人操作,而較大的通用機槍或者重機槍則依然是2到3個人操作。


戰爭之王

不要忽視副射手!

副射手乾的都是髒活累活!迷龍的副射手豆餅啥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嗚嗚嗚!

說說!

第一、苦不堪言的攜行工作。

主射手因為資格老,準頭好,總是牛哄哄的只攜帶少量彈藥!平時也不扛槍!只是進入戰鬥時才槍不離手!

副射手揹著、拎著,扛著、挎著儘量多的彈藥和槍及零件還有工兵鏟!一路小跑的跟著步兵和主射手!滿頭大汗也沒有機會擦擦!

第二、累得要死的建立陣地

主射手會找到很多的理由,叼著煙或是偵察,或是和別人溝通戰術或是乾脆就是不管挖陣地!

副射手放下沉重的彈藥和槍,抄起鐵鍬奮力繼續刨土,弄得不快不結實還要捱罵!一身大汗,來不及喝口水!主射手還要催,甚至是罵!

第三、準備戰鬥

主射手架好

=-************/=========>

`\\_\\\\~~~~

\\>

就演練射界內的標尺範圍了!

副射手,放好鐵鍬,打開彈藥箱子或盒子,把準備好的彈匣再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雜物卡住,彈鏈要擺順理好!零散的彈藥要整理好,方便隨時補充!還有就是備用槍管和槍機要放到既安全又方便的地方!

第四、開始戰鬥

主射手,開始緊張一些了,有節奏的點射著,有節奏的催促著換彈夾!彈鏈供彈的要催促調整!

副射手,緊張的盯著目標範圍,還要數著點射的節奏,隨時準備供彈,最倒黴的要數歪把子的副射手鬼子,彈藥填裝時要彈出多半個身子耐心的一排一排的裝彈!

副射手還是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陣地有沒有被發現,攻擊自己陣地的目標位置,臨近的敵人還要舉槍射擊!

更多時候打剩幾發的彈夾會被換下來,這是主射手的迷惑戰術,立即將彈匣整理並填裝彈藥,時刻小心彈匣的鐵刃傷到手!

第五、戰鬥轉移

主射手會聽命令或自作主張的前移進行跟進支援,他才不管別的呢!提起機槍就走!去新陣地

副射手要再提著單盒或抱著彈匣追上去,放好了,再回去拿那些剩餘的東西,甚至要跑幾個來回!慢了就被罵!

有時候還要當槍架!嗚嗚嗚

第六、最危險的活

主射手發現槍管熱了,馬上大喊換管,

副射手立即抓起手套,抓住散熱套,或是扳動卡筍或是旋轉槍管,時刻小心燙傷,最重要的是別被打死!換下來的槍管還要快速降溫,憋了半天的尿也許管用!


第七、戰鬥結束

主射手榮耀的站起來,罵著街炫耀著!

副射手不能閒著,馬上收拾那些散落的彈匣、彈藥、彈盒、零件、槍管、手套...

..鐵鍬!

第八、榮譽

主射手立功受獎。敬著標準的軍禮來回轉身!軍功章閃閃發亮!

副射手把巴掌拍的生疼!激動地喊著好!還要和周圍人說那是我的班長......

第九、隨時準備

主射手可能會掛彩或犧牲。

副射手死亡幾率比注射手要高很多!真掛了,主射手還有和後來的替補說‘你是我第N個副射手了!’

這要是主射手掛了,副射手立即頂上,還要自己忙乎裝彈啥的!沒有給副射手準備副副射手!

第十、平時

主射手翹著二郎腿,叼著煙訓斥這副射手注意這個注意那個的!

副射手不停的拆裝和擦拭著每個零件,還用極其羨慕的言語說‘班長我啥時候能像你那樣快速盲裝啊’‘早呢,快點!’

........


杜口無言

輕機槍不是有些,而是大部分的輕機槍都是2人使用,包括正副射手。只有一些所謂的加重槍管的自動步槍,比如蘇聯的RPK類型的輕機槍,不過這種輕機槍在西方國家都不算機槍,這一點在中國參加澳大利亞的比賽時有反應。

輕機槍配備一名副射手,這個副射手的任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就是幫著正射手拿東西。輕機槍作為步兵班排的主要壓制火力,作為壓制火力首先就要有大量的彈藥,副射手的主要任務就是幫著正射手攜帶彈藥,如果是可更換槍管的輕機槍,還要攜帶備用槍管,如果是正射手一個人,帶這麼多的東西肯定是拿不動的。

本身輕機槍就要比自動步槍中,最輕的也要有5公斤以上,象M249這樣的更要達到8公斤以上,象PKM這樣7.62口徑的機槍達到了9公斤,PKM是7.62口徑的通用機槍裡邊最輕的,其他的通用機槍輕機槍狀態都在10公斤以上,這樣的重量再加上子彈可真的不是一個人能搬的動的。

而且在戰鬥中,副射手的任務還要包括幫助正射手更換供彈具,尤其是使用彈鏈的機槍,現在輕機槍中還是100發彈鏈加彈鏈盒的組合比較多,副射手幫助更換彈鏈可以使正射手集中注意力,減輕其他的事情對正射手的影響。

而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副射手幹,作為壓制火力,輕機槍總是得到敵方的重點照顧,特別是現在牛的不得了的狙擊手,如果正射手被殺傷,副射手要馬上代替正射手繼續射擊。在對越作戰中曾經有過一次戰鬥,一個步兵連的18名機槍射手全部傷亡的情況。

除了這幾項任務以外,包括轉移陣地,搶修陣地,對空射擊等任務都需要副射手的協助,所以輕機槍大都是要2個人操作。


有痰

第一是因為負重的原因,輕機槍本身就比一般步槍重量大(有的甚至大不少),其次輕機槍作為步兵班排建制內火力骨幹,攜行彈藥和供彈具也要比一般步槍多的多,有的輕機槍還有戰地更換槍管的能力,這樣還要攜帶1-2根備用槍管,這就使得整個輕機槍系統重量遠比步槍重的多,如果這些重量全部由機槍手承擔,勢必造成機槍手負重過大,行動不便,所以必須有人幫助機槍手分擔供彈具和額外的散裝彈藥,額外的散裝彈藥好說,可以分散由步槍手幫助攜帶,但是如果備用供彈具也由步槍手攜帶的話,一方面影響步槍手作戰,一方面影響機槍的火力持續性,而配備一名射手,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是快速更換供彈具的需要,輕機槍作為火力骨幹,火力持續性非常重要,如果只有一名射手,那麼在更換供彈具的時候,會出現較長時間的火力停頓,而在副射手協助下,更換供彈具的時間會發達縮短,對於可更換槍管的輕機槍,槍管過熱時由副射手協助更換備用槍管速度也更快,所以配備副射手可以更好的保障輕機槍火力持續性。



第三點,機槍往往是對方火力重點打擊目標,機槍手很容易出現傷亡,這個時候副射手可以立即接替射擊,不至於出現火力停頓。



所以輕機槍配備兩名射手,是保障步兵班輕機槍戰鬥力的一種措施,當然,輕機槍配不配副射手,副射手自己帶不帶武器,攜帶何種類型的武器,各國不同的編制其實還是有區別的。


DDG的老船塢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

陸軍以班為最小單位,班又以機槍為主,一切以機槍戰術展開,因為機槍射程最遠,射速最快,射擊最費子彈。

所以輕機槍配一個副手,重機槍配兩個副手,才能提供充足的彈藥供應。

德國首先研發了通用機槍MG42,火力輸出達到1200/一分鐘,裝上兩腳架是輕機槍,裝上三角架是重機槍,就需要配備兩個副手,才能保證機槍不斷糧。


光芒萬丈34957

輕機槍一個人就可以操作,配備的第二個人叫副射手,這個崗位是為了保證機槍火力的持續性而設置的,副射手負責攜帶彈藥和備用槍管等機槍保障器材。



第一、機槍射速很快,一分鐘幾百發子彈就出去了,有副射手在,就可以及時地補充彈藥。

第二、輕機槍都是氣冷式,連續射擊容易發燙,影響槍管壽命和引發故障,這時候就需要副射手及時更換備用槍管。

第三、俗話說旁觀者清,實戰中副射手視野更好,可以為射手指示最有價值的目標,當射手出現傷亡無法作戰時,副射手可以頂上。


海軍史研究會員

一個主射手,負責攜帶輕機槍以及射擊,一個副射手,負責攜帶2-3個基數彈藥,在主射手受傷或者犧牲時副射手接替主射手位置操作輕機槍。因為輕機槍任務就是負責火力壓制,射速較高,所以子彈消耗比較快,光靠主射手要攜帶輕機槍和幾個基數彈藥是非常沉重的。另外有些型號的輕機槍可以更換槍管(因為發射一定彈藥後槍管會發燙,不能在持續射擊),所以副射手還需要背1-2根替換槍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