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代理《彩虹六號:圍攻》,你怎麼看?

原文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628135/answer/395941578


騰訊代理《彩虹六號:圍攻》,你怎麼看?

這對騰訊,對育碧,對玩家來說,都是好事。

我想先說一個遊戲:使命召喚

CoDol涼了很正常,這是騰訊在商業上的嚴重誤判,甚至有點低級失誤的感覺。在中國,使命召喚的粉絲和穿越火線的粉絲在階級上有差別。他們的訴求和品位是截然不同的(本質都是一樣,都是追求廉價快感,但是表現形式不同)。

想當然地拿CF的成功模式去套CoD,既吸引不了CF玩家,也留不住CoD玩家。這麼大個IP經營成這樣,我希望騰訊能從中學到點什麼。

那麼CoD的老東家動視的吃相又如何呢?遠遠不如騰訊。

貪婪的動視讓三個製作組輪流做年貨,每年都可以收割上千萬份的銷量,賺得盆滿缽滿。

問題是這樣的商業模式也限制死了每個製作組的盈利時間:我要在一年的時間裡覆蓋三年的成本,拿三年的利潤。製作組能怎麼辦呢?

研究如何做出更好的遊戲成了第二目標,研究如何榨乾玩家荷包裡的每一個子兒成了第一目標。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捆綁銷售、開箱子、DLC和皮膚。玩家的呼聲和訴求,製作組也極少回應。

這個鍋也要甩給商業模式:CoD11革命性的飛天式玩法被證明是一場大失敗,受到了玩家的瘋狂撻伐。可CoD11開賣的時候,CoD12和13已在製作當中,它們也已經把飛天系統做到了自己的遊戲裡。

所以12和13裡面都有這個醜陋的失敗,13的預告片成為全YouTube被踩次數第二多的視頻。

可惜啊,當年發售時萬人空巷的CoD,現在已經成了鹹魚

不管是騰訊的CoD還是動視的CoD,都向我們展示了辣雞商業模式的災難性後果

那麼誰是好榜樣呢?育碧

想當年刺客信條也是一年一發,毫無新意bug頻出;R6毫無平衡性,屋外看不見屋裡,屋裡看不見屋外;現象級遊戲全境封鎖也因遊戲本身內容不足而大量流失玩家。

育碧的對策是什麼呢?停發刺客信條年貨、不斷改進R6和Division。

三年後,這些遊戲都取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評,也為育碧帶來了抵抗惡意收購的現金收入。

育碧這種不斷改進同一款遊戲的商業模式,和騰訊很像。CF和DNF都多少年了,還是那麼賺錢。騰訊和育碧的結合,我認為對於R6後續的研發形成強勢的支撐。

R6在中國火了,告訴了那些遊戲廠商:

1,中國玩家的品位如何

2,中國玩家的電腦配置如何

“廣大玩家就喜歡大波妹金翅膀”、“中國玩家的電腦支撐不起那麼好的畫面”等等藉口已經不再適用。遊戲廠商再想用貪玩藍月和CF的模式經營3A大作,前有涼透的CoDol,我相信騰訊不會那麼蠢

最後就是服務器問題。不是說土豆不好,也不是說裸連有問題,而是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沒有國服意味著什麼?

比如我在北京,我必須要用加速器。我的寬帶供應商不是電信移動,所以也必須要用加速器。

我買一年季票,花130塊;買加速器要200多。

我玩這個遊戲的成本一年是350塊,其中只有三分之一進入了遊戲廠家的腰包。相當於我花了350多,育碧只賺了130。這是廠家和玩家一個雙輸的局面。

這個加速器的錢加起來,對廠家也是很可觀的一筆收入。我作為玩家,更願意把這200多塊加速期的錢換成皮膚。

想當年Dota火遍大江南北,而暴雪和冰蛙卻賺不到錢的怪現狀不應該再次發生。銀根子顧不到,這才是殺滅一款遊戲的終極原因

所以我支持騰訊和育碧的合作。

如果騰訊X改不了吃X,還是搞大波妹金翅膀怎麼辦?

那就別玩這個遊戲了吧。沒辦法,事已至此,那就是玩家和無良商家之間的鬥爭。他們毀了你的遊戲,你就別再給他們貢獻營收了。這比刷一百個差評都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