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中生們,暑期如何學好地理

準高中生們,暑期如何學好地理

準高中生們,暑期如何學好地理

說到地理學科,學生們、家長們、甚至一些老師都會認為這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考前背一背就能考個好成績。但為什麼很多學生的地理成績很差?有的學生會說,高一沒分文理科,分科之後,選擇理科,沒時間去學地理。但,即使分完文理科,為什麼還有很多文科學生的地理成績仍然很差?其實,地理差的學生,是沒有抓到地理的學習重點,沒有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不瞭解地理考試的套路,導致每次考試地理成績都很低。

那麼,我們該如何學好地理呢?

新高一

對於高一的學生,也就是2018年升入高中的同學,面臨高考改革,面臨著全新的高考體制。那麼高一地理應該怎麼學?高一上學期,我們學習的是高中必修一——《自然地理》這本書。從整個高中地理來說,自然地理是最難的一本書,其中,行星地球這部分又是本冊書中最難的一章。所以,高中剛入學,我們學生就要重視地理這門學科,同樣也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去迎接困難。其次,地球上的大氣、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態、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也是重要的章節。但難度,呈現的是遞減的規律,也就是說,高一上學期的地理是越學越簡單,所以我們要充滿信心,地理是能夠學好的。那麼我們如何學好高一的地理?是不是每個知識點都重要?考試時,哪些是常考的考點?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高一各章的具體考點。第一章,行星地球,我們重點學習地球運動這節課,具體要掌握:地方時計算和區時計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晨昏線和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日出日落和影子朝向、長短的變化。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我們要著重去學習,因為大氣這一章,是之後我們學習的水、地表形態和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的基礎。所以,要重點去學習!關於大氣這章,我們要重點掌握:氣候的成因、分佈、特點和判斷。第三章,我們要重點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環和洋流。洋流這部分,要重點去學習洋流的性質、分佈和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第四章,我們重點去學習塑造地表形態的力量,重點學習外力這部分: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第五章,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我們要重點掌握: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中的氣候非地帶性分佈、山地垂直地帶性和自然帶的分佈。我們知道重點章節後,在去學的過程當中,要掌握方法,並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要多理解,多推敲,通過書本上學習的理論與實際的自然事物相結合。一定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地理的學習,理解重於背誦!在學習好知識點的同時,我們要通過習題,去鞏固知識點,不要去死記硬背。高一我們做的習題,要以基礎為主,不要一味的去刷高考題,因為高一要求掌握的難度與實際高考題難度有很大差距,所以,高一的同學,主要以做基礎題為主;基礎很好、接受快的同學,可以適當拔高。

新高二

高二上學期的地理,我們的學習任務會增加。在這半年,我們會學三本書:地理必修三——區域地理;複習初中的中國地理。具體到每個學校,授課的順序會有變化,但內容都是這兩本書。區域地理的重點內容分佈在第二章至第五章。第二章,我們學習區域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學習荒漠化的成因、治理;森林的開發和保護、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等。第三章,我們重點學習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重點掌握煤炭的開發和環境保護;河流的梯級開發。第四章,我們學習區域經濟發展,東北的農業和珠三角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第五章我們學習區域聯繫與區域協調發展,重點掌握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和產業轉移。學習必修三,重點要學會、掌握地理思維。學習這部分,學生們會發現,我們書本學習的地理區域,考試從來不考,那教材的設計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我們學生形成地理思維,通過總結必修一、必修二的基礎,把知識點與各個區域相聯繫,最終達到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那麼如果在高二,地理成績上不去,我們該怎麼辦?通過多年教學經驗,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要去複習高一的知識點,去夯實基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掌握好了,區域地理的知識點自然水到渠成。而中國地理部分,我們在學會運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同時,還要有記憶地圖的能力。那我們在去記憶地圖的時候,是不是每個區域、省份都要去背呢?有沒有什麼捷徑呢?首先,記憶地圖,要掌握重要的經線和緯線,例如:北迴歸線、30°N、35°N、40°N,90°E、110°E、120°E等等。其次,掌握重點的海峽、河流入海口、半島,例如:臺灣海峽、瓊州海峽、長江三角洲等等。再次,掌握特殊地區,例如:山脈、盆地、河谷等地區。我們記憶地圖,需要長時間的反覆記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瞭解了高二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後,我們還要知道,高二的習題難度我們要掌握到什麼難度水平。高二,我們要加強中等偏上題的練習,尤其是主觀題。很多學生喜歡做選擇題,包括很多在校老師,也是隻喜歡講選擇題,主觀題會放棄不講。但無論是學業水平測試還是接下來的高考,主觀題的比重都很大,特別是高考,分值為56分。所以,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做主觀題,那麼主觀題怎麼能得高分?首先是背誦知識點或者是答題的套話,其次,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去形成答題速度和地理思維。

新高三

高三的學生,在高三上學期,開始一輪複習,是整個高中最重要的一個學期。在這半年期,我們不僅要忙碌的複習高中的重要知識點,還要適應習題難度上的變化。一輪複習,習題的難度會有很大提升,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高三前兩次考試,分數都會很低,但不要氣餒,堅持住。對於地理來說,我們要重點掌握核心章節,通過近5年高考分值分佈的分析,地理需要重點掌握六個章節:地球上的大氣、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農業和工業。對於這六個章節,其中的每個常考知識點,我們都要學會;每類題型,都要會做。一輪複習,爭取解決所有學習盲區。除了這核心的六個章節,對於地球運動、人口、城市、交通等知識點,我們做次重點去掌握。在學習方法上,有兩點建議:(1)課堂緊跟老師,切忌不要為了記筆記而去記筆記,課上要多聽,要跟上老師的思維,這比記筆記更重要;(2)養成做錯題筆記的習慣,總結自己的錯誤,把做錯的題、掌握不好的知識點總結在筆記上,不斷總結自己的不足,這樣可以明確自己哪裡不會,課後多去學這些出錯的地方。把不會的學會,把易錯的做對,地理成績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對於高三上學期一輪複習,我們在習題的難度上,要提高標準。多做高考真題和模擬題,但在做真題和模擬題時,我們主要做新課標卷II(全國二卷)的題和高考考察新課標卷II省份的模擬題,例如東北三省的名校的模擬題;南方的題,儘量少做,原因是高考的形式和內容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在做題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總結方法。例如:主觀題的原因類如何去答,評價類如何去答,影響類如何去答,建議類如何去答,通過總結問法,達到主觀題少失分的目的。選擇題在做題過程中,不僅僅要會做,而且要保證答題時間,要達到一道選擇題平均耗時1分鐘左右的標準。

以上就是高中地理的學習心得,希望這些心得能夠在各位同學學習地理迷茫之時帶來一些啟發。希望你們通過努力,地理成績節節攀升。每個夢都像任意門通往不同世界,而你的故事,現在就是起點,加油吧,少年!!!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霸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準高中生們,暑期如何學好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