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鎮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推動村級經濟長足發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通訊員 明星 陳波 皮大為)“我鎮付家坊村有集體山林116畝,多年來沒有為村創造效益,通過招標,為村集體增收18萬餘元;窯坳村發揮地理優勢,利用集體閒置土地建設工業園,鼓勵有志人士回鄉創業,興建石材廠7家,每年增加集體收入20多萬元;王家道村、黑石寨村利用礦山資源,每年增加集體收入20多萬元;泡桐坳、四口衝、界牌石等村利用閒置的集體山林,進行生態公益林建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0多萬元!”7月5日,英山縣南河鎮財政所長方輝高興地說出了強化農村“三資”管理帶來的良好效應,“全鎮盤活資產資源共為村集體年增收達300多萬元,為村級發展建設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成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也是農村基層幹部產生違紀違法的主要誘因。南河鎮把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確保農村“三資” 實現了“管理規範化、產權明晰化、監督多元化、運行陽光化、管理信息化”的工作目標,從源頭上消除農村基層滋生腐敗的土壤。從實際出發,抓住關鍵環節,加強農村“三資”監督管理,促進了農村的和諧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所對涉農政務和農村事務做到了全面及時公開,農民群眾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就能瞭解想知道的事情,讓群眾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有力地推進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規範化進程。加大對農村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每年多次組織報賬員和村監委會主任進行業務培訓。嚴格票據管理制度。即村級收款收據統一放置在各聯繫村專管員手中保管,村開收據時找聯繫村專管員當面開出,及時掌握村級各項收入情況,有效的防止村級坐收坐支現象發生。嚴把資金撥付關。村級每撥付一筆資金時,必須過“三關”,即每筆資金的做賬資料及監管資料由報賬員進行初審,分管農村財務的副所長進行復審,財政所資金會計進行終審,所有資金一律直達到項目人賬戶,所有報賬資料審核合格後當場交由代理會計保管,防止村級重複報賬和套取資金情況的發生。創新了工作方法,強化服務下行,使財政工作更接“地氣”。 改變過去村報賬員每個季度到財政所報賬的習慣,現在是我們代理會計主動到村收賬,更能體現我們財政人主動服務到基層的理念,密切了幹群關係,及時化解矛盾,為村級穩定打下基礎。面對面審賬、報賬及記賬,當面解除疑惑,使村級財務更透明更公開。即鎮紀委、鎮聯村幹部、財政所、村兩委及村委監督委員會成員五方當面,由報賬員拿出所有的收支原始憑證,先交給村委監督委員會成員逐張審核,逐筆記載,並加蓋村務監督委員會印章及簽名,再由村財務負責人籤批,所有原始憑證都合規合格後,交由財政所代理會計記賬。全面提升村級財務管理水平,使村級財務管理向規範化進程邁進。過去,村報賬員到財政所報賬,我們的代理會計只收取規範的原始憑證,對不合格的原始憑證退回村報賬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報賬員手中的遺留越來越多,導致現金餘額過大,推行會審制後,有問題的票據當場解決,當場解決不了的限期解決,大大壓縮了出納手中的庫存,現金餘額幾乎控制在備用金範圍內,逐步理順並規範了村級經濟秩序,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