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歷史的四合院,了解一下~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松樹坪:我們的百年老屋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黃志祥,退休於區石林中學,系區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金橋鎮金堰村松樹坪,是一座有近百年曆史的四合院,2015年萬盛經開區將其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其進行了修繕。松樹坪上臨川洞坪東漢崖墓遺址,下臨金蝶湖,2016年央視“鄉村大世界”欄目組在松樹坪及其附近拍攝過“嫁女”民俗活動。目前,到此參觀的人日漸增多,這是一座記載了金橋歷史的傳統民居。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松樹坪是一座四合院的名稱,是我丈夫的老家,是丈夫的爺爺李元德於上個世紀20年代親手設計建造的。那時爺爺是當地的土財主,因舊社會土匪多,在設計這座四合院的時候,多從安全防禦性和宜居方面考慮,功能分區明確。正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的庭院,形成封閉的格局修建;還在正房後正中修了一座五層樓高的碉樓,碉樓裡有瞭望孔、槍眼,樓頂有哨位,遺憾的是這座碉樓1972年被拆除。另外還在東西廂房頂上各修了一處哨樓,現西廂房上的哨樓已被拆除。四合院外圍是較堅固的土牆,庭院房屋則是木板,雕花門窗。碉堡和哨樓的門格外堅固,門框是厚厚的青石條子,門板是厚厚的青棡木,碉樓的門板還封上鐵皮。總之,四合院很有特色,易守難攻。正是這一點,使它在很多時候派上了用場。

民國時期的初級小學堂

2004年編纂的《金橋鎮志》第299頁記載:“金橋中心校的前身是綦江縣金靈初級小學堂,創辦於民國6年(1917年)……1937年曾一度遷到鄉境內的松樹坪……解放前夕中共地下黨員伍大全在該校任教。”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我丈夫的父親李彥生常對家裡人講,他父親那時很有錢,也很開明,資助辦過學,大門左邊的一排房屋和堂屋都做過教室,庭院中間的壩子和寬闊的階簷可供一兩百個學生活動。我專門去看過那幾間屋子,除了採光差一點(只有院壩一面的門窗可以採光),還真像個農村小學堂。李昌隆老師說我丈夫家最早在魚田堡開過煤礦,他的叔叔給我丈夫家當過會計;還說國民政府曾動員爺爺在離家幾里遠的麒麟灣建場鎮。

解放前夕地下黨的活動地

我丈夫的父親李彥生解放前夕在金靈中心校教書時,與學校的體育教官、地下黨伍大全是好朋友。伍大全的愛人王靜淑(解放後在市婦聯工作)與我婆母姚世琪很談得來。伍大全過年時要買很多豬肉在我家松樹坪燻成臘肉,以進城送臘肉為名與上級聯絡。附近農民鄭雨林就專門幫他挑臘肉。伍大全課餘時,還常邀學校的青年教師到我丈夫家,圍在火爐邊邊煮臘肉邊給老師們講外邊的形勢,宣傳革命道理,秘密發展地下黨員。

一天,伍大全突然失蹤了,他的妻子到我家哭泣,讓丈夫的父親幫忙去找。學校校長張松柏為此受到審查。張也是伍大全的好朋友,並跟伍大全練過武。直到解放後人們參觀渣滓洞集中營時,在那裡看到伍大全的照片,才知道伍大全是地下黨員,被秘密逮捕殺害了。

新舊政府的臨時駐地,剿匪戰場

解放前夕,土匪猖獗,舊政府所在地金靈廟在山腳,不安全,就搬到地處半山腰,有防禦設施的松樹坪。1949年11月26日,金靈解放,新人民政府仍以松樹坪為臨時駐地。不甘心滅亡的反動勢力,合股成流,攻打鄉政府和解放軍駐地,妄圖顛覆新生的紅色政權。

《金橋鎮志》第258頁記載:“1951年農曆二月二十日上午八時許,綦江縣永豐匪首繆和清勾結境內匪首、惡霸地主許洪、許鵬,營集隆盛、金靈鄉、桃子鄉土匪200餘人,趕到鄉人民政府臨時駐地松樹坪,妄圖打死駐鄉解放軍和工作隊,從而奪取政權……槍戰持續了3個多小時,土匪仍未攻下松樹坪……”

1950年2月,為平息匪患,劉鄧大軍的二野三兵團司令部發出《迅速分解、加緊剿匪》的指示,由三十五師師長李德生任司令員,解放軍一○四團團長張兼斧任指揮,綦江縣委書記向天培任副指揮,成立了剿匪指揮部。一○四團的一個排帶領工作隊駐進了松樹坪。我婆母說:常駐的解放軍有三四十人,多的時候有兩三百人,到南川剿匪的、路過的都要在這裡停留。解放軍在哨樓、碉樓站崗,晚上睡在階簷和堂屋,從不打擾老百姓。坪上的李孝在說:解放軍先是住在坪上的,後來才搬到松樹坪。解放軍是從淮海戰場下來的,胸前還戴著淮海戰役紀念章。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婆母說,松樹坪剿匪的時間是1950年農曆六月初八(與《金橋鎮志》上記的時間有出入),那天是丈夫父親的生日。解放軍得到消息,有土匪來攻打松樹坪。那天一大早,解放軍就冒雨在松樹坪前面的羊汗嘴挖戰壕。丈夫的父親和工作隊都想去幫忙,解放軍不讓,讓他們呆在屋裡不準出門,說老百姓沒有戰鬥經驗。

這一仗打得很漂亮。打著旗子,號稱刀槍不入的“神兵”土匪,被解放軍打得狼狽逃竄。有趣的是,解放軍追到蓮花三乾塘,把土匪掉的旗子撿起來一陣繞動,逃散的土匪問:“哪路的,哪路的?”解放軍答:“本部的,本部的。”逃散的土匪聚攏來,被解放軍捉住。下午,解放軍押著幾十個土匪,帶著繳獲的槍支回到松樹坪。之後把土匪頭子和槍支押送到隆盛,對一般土匪一一進行登記,經過教育就放了。這一仗過後,解放軍搬到金子山許家寨子駐紮。1950年10月,匪患平息,解放軍方才撤走。

—End—

文/圖 萬盛史苑

「人文」萬盛這座百年曆史的四合院,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