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危害巨大,教你幾招,輕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

寶貝,請放下你手裡的手機!

前幾天,杏媽等地鐵的時候,遇上一對帶娃的爺爺奶奶,爺爺推著車,車裡看起來不過兩歲的孫兒,安靜乖巧地盯著眼前的iPad。

身邊一起等地鐵的路人,紛紛勸告孩子的爺爺奶奶,不要給孩子離那麼近看平板,奶奶無奈的說:"不行啊,拿開了,他就又哭又鬧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普及,我們隨處可見低頭一族。有數據顯示,兩歲以下幼兒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的比例高達 58%,而很多託兒所安裝的互動式智能面板、觸摸屏電腦,也讓孩子儘早接觸到電子設備。生活中,更是有很多家長,把電子產品當做"帶娃神器",藉助智能手機轉移孩子注意力,從而減輕帶娃的壓力。

孩子玩手機危害巨大,教你幾招,輕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

過早、頻繁玩手機危害大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2歲以內的孩子儘量不要使用電子產品。

孩子越小,越需要建立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從而在與家長的互動中真正學到東西,而玩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並不代替人的價值。除此之外,孩子過早使用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多方面的損害。

1、 破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

2歲以內的孩子,大腦處於快速發育階段。此時,過多使用智能手機、頻繁吸收手機電磁波的輻射會引起左腦發育不均衡。

另外由於兒童顱骨厚度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能力不強,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後,會因為受負面情緒的影響,引起焦慮、不安、注意力缺乏等。

有數據表明,從小就頻繁使用智能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出現強迫症、抑鬱症、社交恐懼症等性格障礙的機率更高。

2、 阻礙身體成長,引起反應性障礙

孩子因為玩手機從而對肢體運動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運動能力低下,骨骼發育被延緩,很容易長不高。

另外孩子玩手機,頭部總會不自覺前傾以接近屏幕,脖子和腰承受長時間的壓力,會引起脊椎變形、脊椎側彎等頸椎疾病。

3、 延誤語言發展,易致睡眠障礙

有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語言發育遲緩,有一部分原因是因孩子接觸手機、iPad之後,整天與冷冰冰的電子屏幕交流,而缺乏與家人之間的應答性行為。這也導致有些孩子開口說話晚。

孩子玩手機危害巨大,教你幾招,輕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睡前玩手機,過亮的電子屏幕畫面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睡眠障礙,而孩子睡眠不好危害多多、影響甚廣。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還會引起視力下降,眼部疾病。這也是為什麼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高達50%~60%,近視人數逐年攀升。

因為沉迷於虛擬世界、接收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也讓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心理扭曲,精神失常。長大後,多得是性格冷漠、親情意識淡薄的"白眼狼"。

現在有很多小孩,喜歡電子產品的省心省腦省力。遇到問題,一味追求速度,難以深入思考,思維方式既定,就缺少了主動探索的能力以及發散的聯想力。

另外因為孩子玩手機出現的"烏龍"事件也不少,前幾天,就出現了 "小學生在家發抖音,媽媽洗澡被直播"的熱搜新聞。小孩子對很多事情缺乏足夠的判斷力,也無法承擔後果,家長一定要正面管教和教育。

孩子玩手機危害巨大,教你幾招,輕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

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縱然手機存在諸多危害,但是讓小孩子從小玩手機、接觸電子產品似乎也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它在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無可忽略。

不過在孩子2歲前,還是儘量不要讓他直接接觸智能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

1、 嚴格控制時長

滿3歲的孩子,可以適當玩手機,但必須對時間和頻率進行管控。

建議4歲之前,控制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孩子長時間對著屏幕會導致用眼過度,而且這時候的孩子,正常注意力集中時長一般不會超過5-10分鐘。

隨著年歲增長慢慢增加時長,但是建議每次還是控制在20分鐘以內為宜。

2、 篩選優質內容

關閉上網功能,經常更新WiFi密碼,讓孩子遠離網絡上錯綜複雜的劣質內容。

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動畫片、音樂視頻等,下載一些益智遊戲,讓孩子體會其中樂趣。但同時也要避免連續觀看視頻和反覆玩一個遊戲,以防止孩子上癮。

3、 設定使用情境

跟孩子達成一致的協議,規定什麼情況下可以玩,什麼時候不可以玩。比如,做完作業才能看動畫片、玩手機,吃飯、睡前不能看電子設備等。

4、 以身作則當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被模仿。如果爸爸媽媽就是"手機控",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也自然也想玩,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

手機和各類電子產品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對孩子不是禁止使用,而是使用時候加以適當的干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將它的優勢發揮出來,不能讓它的負面因素毒害孩子健康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