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陝西」散文

楊濤「陝西」散文/家有一老

家 有 一 老

文/楊濤

在清明時節即將到來之際,謹以此文獻給已逝的婆婆和全天下的母親。

---題記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耳畔縈繞著王錚亮的這首熟悉的歌曲,獨自點上一支寂寞的煙,遙望著窗外的風景和外面的世界,春雨濛濛,這個花開的季節卻似與自己無關,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誰人能知只是未到傷心時,就這樣一個人坐著靜靜地發呆,久久地,任憑淚水肆意的在臉龐滑落。

婆婆離開我們,永遠地走了,走時甚至沒來得及給兒女和子孫打聲招呼,就這樣匆匆離開了這座小城。

那晚接到岳母打來的電話,說婆婆快不行了。心裡很緊張,白天的時候,中午我去家裡看過,婆婆總共咳了幾次血,見到她時臉上蠟黃如紙,呼吸微弱,已很難與常人交流。想和她說幾句話,在叫她時,她基本能聽得清楚,卻沒有力氣答應我。看著這一切,當時心裡酸酸的,但我強忍著沒哭出聲來。

掛完岳母的電話後,和妻子打了聲招呼,讓她在家照看好孩子,我疾步來到樓下,發動摩托車向婆婆家裡趕去,冷冷的寒風,如刀片一樣狠狠地劃在臉上,卻擋不住疾馳的車輪,一路上心裡不斷地默唸,婆婆不要有事,就是再怎麼也要陪我們過完這個年啊。

楊濤「陝西」散文/家有一老

來到婆婆的家屬樓下,甚至我都不敢邁開步子,生怕自己驚擾到病重的她。上樓梯時,每走一步,自己感覺呼吸像是逐漸加重,胸口似乎壓著一塊千斤巨石一般,喘不過氣來……來到婆婆門口時,岳父和大伯,兩人默默地跪在門口燒紙,熊熊的火光,映照著兩個男人沉默的臉龐,眼前的一切,彷彿在這一刻定格了,良久我都不相信這是事實,滿腦子產生了強烈的轟鳴和幻覺,感覺自己快要倒下去了。

恍惚中,屋內傳來小姑漸隱漸約,令人心碎的哭聲,“媽啊,我把鞋給你咋穿不上啊,媽啊,你讓我先把鞋給你穿上好嗎”,這時我才從短暫的失憶中反應過來,立刻來到婆婆的房間。此時,大娘、岳母和保姆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給婆婆整理最後的遺容。看到小姑這樣,我就親自幫婆婆去穿壽鞋,很快就穿上了。

來到屋外,想到還是要給妻子打個電話,婆婆是她的親奶奶,可等快要撥出去時,我卻又掛斷了,不是我殘忍,是我真的不想把這個悲傷的結果告訴她。思慮再三之後,我還是將電話撥打過去。鈴聲響過一聲,妻子就接通了電話,只聽那端傳來了妻子焦急地聲音:“婆婆怎麼樣了,暫時沒啥事吧?”我想說什麼,卻感覺嗓子像是卡進一根刺,有的感覺唯獨就是痛,鹹澀,發不出來半點聲音。妻子是個聰敏的人,在電話那頭已經開始小聲的啜泣,一聲聲戳痛著我的心,我想要努力地張開嘴呼吸,胸口卻愈發疼痛,與生俱來的悲切不由得襲上心頭,同樣不敢大聲的哭出來,擔心身邊的幾位老人,再也經不起失去至親的打擊。

送婆婆走的時候,是在第三天早晨。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和小表哥騎著摩托車,帶著滿滿一箱鞭炮,走在送行人群的最前面。前往墓地的一路上,遇到有大路轉彎的地方,我們便停下來提前拆放一掛鞭炮。鞭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送行的隊伍越走越近。想到馬上再也見不上婆婆了,我們誰也沒有說話,小表哥把手中的香菸點燃,再引燃鞭炮,深吸幾口熄滅,再燃放時就又點燃一支。我知道小表哥和我一樣,心裡也很難受,只不過四十多歲的他很沉默,不願把悲傷寫在臉上。

婆婆走了已經一個多月了,從去年那個寒冷的冬天,來到了鳥語花香的春天。這些天,不知道老人家在那裡,一個人是否住得習慣?多少個漫漫長夜,無人陪伴,是否感到寂寞?過年的日子,老人家一定在想著自己的親人,盼著能看到自己的子孫兒女,可唯獨一個也不能相見,是多麼的淒冷無助,唯有獨自一人在深深地嘆息吧?

婆婆去世時享年97歲高齡,婆婆也是所有家人的驕傲。她一生總共養育了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老三是個男孩,由於種種原因,打小就過繼給了自己的哥哥。如今,老三家也添丁加口,兒女、子孫,大小算下來也有十幾二十人。婆婆年輕時,丈夫去世得早,留下她一人照顧大大小小的六個兒女,實在不容易。那時候,在縣城的供銷社和菸草公司上班,獨自支撐著一個大家庭。目不識丁的她,工作非常努力,每天用架子車來去拉著沉重的商品,任勞任怨,從未向單位領導和同事叫過苦和累。一個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女性,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的痛苦和不幸,每天笑迎八方顧客,選擇了淡定從容的生活,咬咬牙,一堅持就幹到了退休的年齡。自己的子女養育大了,又接著幫助撫養子女的子女。

楊濤「陝西」散文/家有一老

我進入婆婆這個家,如今也有八個年頭,由於我的奶奶在我上初中時就生病走了,所以初見她時就覺得異常親切。她當時拉著我的手,滿臉很喜歡的樣子給我說:“進了這個家,就不能覺得自己是個外人,要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就這普普通通的幾句話,足足地感動了我。婆婆對待晚輩的慈愛,岳母的賢惠待人,妻子的溫柔大方,無時無刻都在打動著我的心。“大愛成就姻緣”,婆婆用她的大愛感動了身邊的人,也包括了我這個以後的“準孫女婿”。日子在不緊不慢中度過,我也和愛妻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愛。如今,我們可愛的兒子也已近五歲。

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朋友面前感嘆,家裡有一位最年長的老人,是件令人幸福的事情,我想恐怕沒有人會去否認。沒有老,哪來的小?老年人在世的時候,那就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你活到多少歲,事業有多麼的成功,又或者說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不易,只要想到家裡還有一位健在的老人,你就會覺得,人生和世界是那樣的美好,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到最後都是甘甜的。正像人們常說的“家有一老,等於一寶”,不是沒有道理。

2018年3月8日寫於陝南山城略陽

楊濤「陝西」散文/家有一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