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流動,再多的改革方案都是畫餅充飢!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可以看成是全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縮影:病床數、人均預期壽命、醫療服務水平等都顯著提升,醫保體系基本建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績,也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待解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也不斷提升,想看名專家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出現了新的“看病難”問題;隨著醫療新技術應用的不斷增加,醫療費用相應上漲,造成了“看病貴”的現象;

其次,醫療資源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比較突出,大部分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粵東西北地區尤其是基層醫療水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那麼,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對於廣東來說,比鄰港澳,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兩邊,經濟實力雄厚,具有向內陸看起和向國際看齊有利的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醫生不流動,再多的改革方案都是畫餅充飢!

但是,我們也看出廣東在醫療衛生髮展方面出現的不平衡,不領先的方方面面,甚至在大灣區內的9個城市也出現不平衡的問題。比如說:廣東的千人護士數就不如大陸的北京、上海和陝西,與香港的差距就太大了。這是影響大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疾病預防、醫療服務、病後康復、醫養結合居家養老等等住院期間和院外的服務沒有護士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