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皇知帝知龍袍否?

知皇知帝知龍袍否?

從古至今,龍袍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都是特別神秘的。其實古代中國人締造出了很多瑞獸,比如龍、麒麟、鳳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為什麼偏偏選擇龍作為皇帝衣衫上的圖案呢?簡單地說,因為龍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

麒麟說起來很有意思,有學者認為,我們創造麒麟這個瑞獸早期是受長頸鹿的啟發。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創造這樣一個形象,一定是基於某一種形象。而在亞洲這片土地上,人們從來沒見過動物能長那麼長的脖子,有好幾米長,確實不能想象。

在遠古時代,有人把這個形象帶過來的時候,中國人就不能接受,所以就對麒麟的形象加以改變,把它的脖子縮短了,紋飾也變得更花一些。

我們認為麒麟只是一個祥瑞之獸,而龍作為神獸,能夠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無所不能。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不開心了就是“龍顏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

龍袍

以前還有一出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了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但願打在龍袍上,能夠疼在皇帝的心裡,起到警示作用。

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在我們的印象中,明黃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顏色,才是龍袍的顏色,而這件龍袍卻是藍色的。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搞錯了,其實沒有錯。

實際上,龍袍的顏色有四種——黃、白、紅、藍,即明黃(這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月白色、大紅和石青色。過去說的“八旗”也是這四個顏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以及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到了雍正時期,龍袍就定為這四種顏色:石青、明黃、大紅、月白,而且石青色是打頭的。到了乾隆時期,把顏色比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藍色,所以藍色的龍袍越往後顏色就變得越淡。

皇帝一年四季的衣服是在變化當中的。皇帝因為有禮制管束著,所以龍袍的形制都是一樣的,但使用的材料不同。這是一件夏服,是透光的,把手擱進去,隔著衣服能隱隱約約看見。這是一種很薄的紗,上面繡著龍。

皇帝的龍袍有很多種。首先是禮服,也叫“袞服”,是在諸如登基、大壽、冬至等這些最重大的場合穿的;次一等就是“吉服”,是在吉慶的日子穿的;再有就是“行服”,最後就是“燕服”。

所謂燕服,就是平時不見人的時候穿的,這種便服跟我們百姓穿的衣服就比較接近了。其實龍袍就等於皇帝的工作服,它不僅僅是一個象徵,更重要的是對皇帝行為的一種約束,在什麼樣的場合就穿什麼樣的衣服。

右圖是一塊明代龍袍的衣料,還沒有經過剪裁。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間是人的頸部,也就是頭部,這個地方是要裁掉的。明代龍袍上的龍都碩大無比,不像清代。

龍袍

清代龍袍形成定式以後,一件龍袍上有九條龍。而這塊料子上後面只有兩條,前面是一條大龍。這塊明代晚期的料子,能夠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中間留了一條線沒有織上,應該從這個地方剪開。這個布料是直接織錦的,從它的背面可以看到,即在織造這塊布的時候,直接就把圖案織在上頭了。也就是說,龍袍上的圖案實際上是先織上去,然後再剪裁的。

皇帝是九五至尊,皇帝龍袍上的龍也相應有一些不一樣的特徵。清代對龍袍上的龍紋有明確的規定,只有皇帝是五爪龍,皇帝以下的大臣們用的都是四爪龍,所以也稱為蟒。

但千萬不要以為只是從長相就可以區分出來,因為它有時候是仿年代的,這在瓷器上尤甚,這時候並不能說明它的等級高低。所以,並不是說哪個盤子上畫著五爪龍,它就一定是皇帝用的。

清代的時候,國家處在鼎盛時期的時候,對百姓的限制是比較少的,只對龍袍上有這麼一點兒限制。對皇帝來說,第一是顏色用明黃色,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皇后以下逐漸下降,但是其他方面的管制並不那麼嚴。

觀復學堂

1.我們平時常說“綾羅綢緞”,那麼這四種織物中,哪種織物的織法與其他三種不同?

A。綾B。羅C。綢D。緞

綾羅綢緞這四種織物,它們的區別在於織法不同。羅、綢、緞這三種織物的織法是一致的,都是橫豎織法,只有綾是斜織的。它為什麼要叫綾呢?我們老說菱形,它實際上最早是跟冰凌有關,綾就是斜著織的。所以,由於它織造方法的特殊,成本就非常高。

明代以後,基本上就不怎麼生產綾了。明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會直接把字寫在綾本上。

但是,綾有一個缺點,就是一旦綾本形成,把字寫好了,在使勁拽這塊布料的時候,可能會發生變形。所以,由於成本高和易變形,到了清代以後,綾就逐漸消亡了。

龍袍

古人最早利用的就是麻和絲,棉是後來才用的,比較晚。毛作為紡織物用得相對來說也比較晚,尤其是能直接貼身穿的。我們都知道,毛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不敢貼身穿。現在有非常好的紡織技術,比如說羊絨——它也屬於毛——就可以貼身穿。但過去,呢子肯定不能貼身穿,穿上去這一天都是精神的——太紮了。我看到有一種呢子做的褲衩被忽悠說能降血壓,那沒法降血壓,一穿人就精神。為什麼?太難受了。

答案:A。綾

2.在龍袍的十二章紋中,有日、月、山川等,斧頭也是其中的紋飾之一。斧頭在這裡代表什麼含義?

A。斷是非B。取薪火C。固權力D。親勞動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服飾中的標誌,是中國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統稱“十二章”。十二章紋在《周禮》中就有規定了,但是歷朝歷代對它都有各自不同的規定。清代到了乾隆時期成為定式,十二章紋就繡在皇帝最重要的禮服上,表明皇帝的地位,也說明皇帝具有的才能和德行。

十二章紋的每種紋飾都代表一種含義。除了題目中斧頭章紋代表斷是非,日章紋代表太陽,月章紋代表月亮,星章紋代表天上的星宿,這三個章紋是取其“照臨”之意。

山章紋代表群山,取其穩重之意;龍章紋,取其應變之意;華蟲章紋,代表鳥類,取其文麗之意;宗彝章紋,即宗廟彝器,取其忠孝之意;藻章紋,即水藻,取其潔淨之意;火章紋,即火焰,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章紋,即白米,取其滋養之意;黻章紋,黑青相次的“亞”形,取其明辨之意。

答案:A。斷是非

3.以下哪個不屬於清代皇家織造?

A。江寧織造B。杭州織造C。明州織造D。蘇州織造

當時清宮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宮廷的所有織物。過去的織造局有上用和官用,上用就是指宮廷用,即帝后所用;官用的織造物就是給一般的王爺府使用。“江寧織造”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此做官,還曾經做過康熙的伴讀,交情很深,也正因為這樣後來引來了殺身大禍。

跟宮廷過熟,你就要處處小心。由於後來比較妄為,導致曹家的衰落。衰落也是好事,所謂“福兮禍所伏”,所以曹雪芹寫出了千古名作《紅樓夢》。他們家如果還是那麼富裕,我估計他就寫不出來了。江寧織造,江寧就是南京。蘇杭兩地大家都很清楚,製造業到今天依然很發達。

明州是指寧波,其實製造業也是非常發達的,過去上海的很多裁縫都是寧波人。那麼明州為什麼後來改叫寧波了呢?是明太祖朱元璋給改的。朱元璋立國號為“明”的時候,讓明州避國諱,就把明州改成了今天的寧波,一直沿用到今天。

答案:C。明州織造

4.龍是一個由多種動物的特徵組成的神獸。總共由幾種動物的特徵組成?

A。六種B。七種C。八種D。九種

關於龍身上有多少種象徵性的動物,有人說有“九似”,就是有九個地方相似,但是說法不一,我們逐一來看。先說它的頭形,古人的形容很清晰,說是“駝頭”。

 我們仔細想,駱駝的腦袋有起伏,而龍頭上就有起伏。第二,角是鹿角。第三,眼睛。龍的眼睛有兩個說法,一說它是兔子眼,龍眼就是紅的;另一說它是蝦眼,眼睛是凸出的。

第四身子,我們平時說是蛇身,更準確的說法是蟒身。第五,魚鱗。“九似”中對尾並沒有描述。此外,還有鷹爪、虎掌,把天上的猛禽和地上的猛獸的爪子合二為一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漢代王符的話來說,龍的“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蜃是什麼呢?有兩解,一解說是像河蚌,龍的肚皮上這一塊一塊的像河蚌摞著;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蜃是蛟。

我們平時常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民間也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各有所好,每個都身懷絕技。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就是贔屓,是第六子,我小時候老聽大人說“王八馱石碑”,贔屓是能負重的。

除此之外,老大囚牛,好音樂,成為今天胡琴頭上的刻獸;次子睚眥,嗜殺喜鬥,刀柄上的龍吞口就是其形象;三子嘲風,好險,殿角走獸便是它;第四子蒲牢,它能夠抓在鐘上面;今天佛坐獅子是龍的五子狻猊,好坐;七子狴犴,有威力,好獄訟,門兩旁的獅子頭就是它的模樣;負屓,排行老八,石碑兩旁的紋龍是其意象;殿脊獸頭是最小一個,叫螭吻。這就是我們對龍的一個神話式的解釋。

答案:D。九種

清朝皇帝龍袍上為何繡蝙蝠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服飾制度最為繁縟的一個朝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帝的服飾,其嚴密性和複雜度讓人吃驚。“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則,皇袍的顏色、款式以及其上細微的紋樣,無不具有深刻的含義。”清代皇帝的服裝基本上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幾大類。我們現在在影視劇中常見到的皇袍,更多的是屬於常服或便服。而常提的“龍袍”,則屬於皇帝吉服,主要用於重大吉慶節日以及先農壇皇帝親耕等場合。

一件朝袍耗資十幾萬 皇帝只穿一次

據清宮資料,製作一件朝袍須要依禮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題由內務府畫師繪製重彩工筆小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江寧(南京)、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江寧織造負責的御用彩織錦緞,蘇州織造的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及杭州織造處織造的御用袍服、絲綾、杭綢等,製作過程相當複雜,一件就需耗時兩年。

另據史料記載,織造一件鵝黃緞細繡五彩雲水全洋金龍袍,需用繡匠608工,繡洋金工285工,畫匠26工,每件工料銀合計為392兩2錢1分9釐。摺合現在的價錢,要十幾萬元。

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換服飾,有時一天內更換二至三次。清宮內設有尚衣監,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飾,又有專門的衣服庫,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還有一大群隨時侍候皇帝更換衣服的太監們。這些十幾萬元的衣服,也因此如我們現今一些人昂貴的晚禮服一樣,一生可能只穿一次,可謂天天上演“皇帝的新衣”。

龍袍裝飾圖案紅蝠 意為“洪福”

皇帝的龍袍上的圖案,龍是主角,但除了龍,還有各色各樣的配角,比如在龍袍的龍紋之間繡以五彩雲紋、蝙蝠紋、十二章紋等吉祥圖案,龍袍上每個圖案其實都有著豐富的含義。譬如紅色蝙蝠紋即紅蝠,其發音與“洪福”相同,從而得以成為龍袍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在龍袍下襬排列著代表深海的曲線,稱為水腳,水腳上裝飾有波濤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這種紋樣被稱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壽海。

再比如清乾隆明黃緞繡五彩雲蝠金龍十二章吉服袍上繡有九條金龍,就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正龍繡得正襟危坐,一團威嚴,行龍繡得極富活力,似動而非動。四條正龍繡在龍袍最顯要的位置——前胸、後背和兩肩,四條行龍在前後衣襟下襬部位,這樣前後望去都是五條龍,這寓意著九五至尊。

穿錯衣招致“殺身之禍”

據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清實錄》記載:“丙午,上御依清曠勾到,秋審官犯、服制及雲南、貴州情實罪犯。停決官犯斬犯六人、絞犯四人、服制斬犯四十二人、雲南絞犯七人、貴州斬犯一人,絞犯八人……”因服制被斬首的犯人,在當時的死刑犯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由此可見,清朝對“服制斬犯”的嚴厲和殘酷。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清朝服制的最終典章制度正式確定下來,極為嚴格。其實早在崇德時期清皇室就已定下“上下冠服諸制”和不得“變本忘先”的訓誡。

到乾隆時,進一步提出“祖宗成憲具在,所宜永守勿愆也”,在保持滿族服飾特點的同時,還吸收了漢族帝王服飾的色彩和章法紋飾,對服飾制度作了一些補充,並形成清朝服制的最終典章制度。

清順治九年(1652)四月上諭:“凡違禁衣服,如:三爪、五爪滿水緞圓補子,黃色、秋香色、黑狐皮,俱不許存留在家。餘越品衣服,如御賜許穿用,若非御賜,聽其變賣不許穿用……”康熙九年(1670)議政王等議定服制:“民公以下,有頂帶官員以上,禁止穿五爪、三爪蟒緞滿翠緞圓補服,黑狐皮、黃色、秋香色衣……”總之,人們不小心觸犯到這些服飾制度就有可能是掉腦袋的大事,直到清朝晚期,對服制的管束才日漸寬鬆。

袁世凱稱帝后,面對國內外的一致反對,憂憤成疾,很快就病重身亡。袁氏死後停屍於居仁堂,由於得的是膀胱結石症,尿毒在周身蔓延,以致死後遺體浮腫,剛剛做好的陰沉木棺材竟然裝不進去,實在無法,只好換一口普通的陰沉木棺材。原來預備的喪服也都穿不了,後經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同意,只好用龍袍裝殮入棺。而這件龍袍正是袁世凱預備登基時用的,登基時未敢穿龍袍,死後卻著龍袍“走”,也算是對袁世凱稱帝的一種諷刺吧。

袁世凱的登基大典簡單潦草,稱帝后眾叛親離,但死後也算哀榮備至。當時國務院撥款五十萬元銀幣用作喪葬費,懷仁堂附近設立“恭辦喪禮處”。大殮後,棺柩抬至懷仁堂並停靈三七二十一天,停於堂內正中央預先搭就的木臺上,扣以清帝御用的“堂罩”一卷,罩前橫放靈床一張,床上豎立著袁氏巨幅遺像。懷仁堂內外,掛滿了各界贈送的花圈、輓聯、祭幛、匾額。門前紮了一座三門式以冬青草為底的鮮花牌樓。新華門外,搭了三座高大的素綵牌樓。政府各機關官員每人輪流到靈前祭奠。懷仁堂裡每天還有15位和尚、15位道士或15位喇嘛輪流唸經。袁世凱遺體入殮時,北洋政府下半旗致哀,學校停課一天,全國禁止娛樂活動一天,文武百官停止宴會27天。出殯時,由80人抬著袁的靈柩運出新華門,北京城內各廟宇撞鐘101下。內閣全體閣員為其執紼送殯。執紼人員武官均著制服,文官著大禮服。

但是有一人在執紼送殯中並未露面,他只是在靈柩運出新華門的那一刻,才姍姍而至,在向那具沉重的棺材行了鞠躬禮後,就轉身回到他的辦公室去了。

他,就是中南海總統府的新主人——黎元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