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也許可以說,是索尼的黑卡RX100首先迎來了1英寸傳感器便攜式卡片機的時代,但松下又將這種體積的機器與大變焦比鏡頭靈活性結合了起來,為我們重新定義了旅行機的概念。松下在這方面的實力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大變焦比鏡頭,一鏡走天下,小型卡片機在手,攝影の力我有。

而近期發佈的,配24-200mm等效鏡頭的RX100 VI標誌著索尼進入旅行變焦領域,並與松下的ZS / TZ型號(ZS100和ZS200)正面交鋒。那麼相比之下他們分別表現如何?

機身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松下的鏡頭較長,其他部分也都稍大一點,它的取景器目鏡從左上角略微冒出點頭。松下充分利用了機身的額外空間,兩臺松下相機都在其右上角設有控制撥盤,而索尼是沒有的。ZS200甚至還在相機正面設有橡膠手柄,以便用戶握持起來更加方便穩當。索尼呢,機身小又輕,可以算是最便攜的了。黑卡RX100全系列產品看下來,索尼不停地在這裡增加幾毫米那裡增加幾毫米,儘管與前代的各種小機機相比該系列機身在日益變大,但由於用於8倍旅行變焦,RX100 M6的尺寸還是可以說是相當合理的。

這三款相機都是金屬機身,但外殼都很薄,所以還是好好保護吧,不要讓它們遭受太多坎坷和波折。

鏡頭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目前在這三款相機中Lumix DC ZS200的鏡頭變焦範圍最大,但為了控制相機尺寸,因此它也是三個中光圈最小的一個。ZS200的F3.3-6.4最大光圈在低光性能方面是最受限制的,並且它在傳統人像焦距上對景深的控制稍差。

這三個中ZS100位列中等,具有25-250mm等效鏡頭和F2.8-5.9最大光圈,而索尼則的變焦範圍稍小(24.5至200mm等效),但光圈最大,大法在光圈的控制上還是厲害的。

RX100 V的變焦短,但光圈大,雖然和前代產品相比之下其F2.8-4.5的光圈範圍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它明顯比松下的更大。RX100 VI可以保持F4值高達100mm等效,這意味著它可以拍攝出比較令人滿意的人像,、各種各樣的遊客照肯定也是不在話下。

自動對焦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松下ZS / TZ相機的自動對焦性能讓我們印象很深刻,這兩臺都不是專業的體育級別的相機,但在追焦方面非常出色,即使是10 fps的連拍速度,對焦也是挺準的。

然而RX100 VI的對焦性能又更上一層樓了。用戶購買RX100 VI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相位檢測對焦的高速傳感器。這個性能和索尼為其a9專業體育級相機開發的算法一樣,使得動對焦性能更好。即使在24fps的最大連拍速度下,也能夠非常有效地跟蹤移動對象。

即使你用不上超高速連拍,也不用一次拍24張,RX100 VI的自動對焦功能也非常有用。索尼的眼部自動對焦系統在速度和準確性方面明顯都做得很好(松下人臉識別技術也不錯)。

取景器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這三款相機都具有取景器功,在強光下拍攝時非常有用,增加了這些相機的靈活性。這三款相機中,ZS100的取景器尺寸最小,分辨率最低,其次是ZS200,RX100 VI的分辨率最高,取景器圖像最大。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索尼在這方面佔有優勢,配備的是具有高對比度的OLED取景器,而松下相機的field-sequential LCD對比度相對較低。這樣的傳感器不會同時顯示紅綠藍,而是各種顏色依次刷新顯示。由此產生的“彩虹效應”對某些用戶來說可能不能很好地適應,而且該效應在低光照下會變得更加明顯。

畫質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和老式旅行變焦相機或如今的智能手機相比,這三款相機的畫質都非常棒,這要歸功於1英寸傳感器。與大多數可互換鏡頭的相機相比,13.2 x 8.8mm的硅片並不算大,但在光圈值相同的條件下,1英寸的傳感器比手機拍攝的至少還是有3檔的區別的。

松下和索尼的JPEG色彩一直不算太好,但兩者最近的型號都有了重大改進。這些改進,加上一些尖端的降噪和銳化功能,讓二者的色彩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機的最大光圈比較慢的話會影響低照度性能,因為光圈接收到的光線就較少了,意味著ZS200比使用更短但光圈更大的RX100 V或LX10拍攝的噪點理論上更多。

視頻性能

這三款相機都可以拍攝4K 30P,但實現方式各不相同。索尼對其傳感器的全部寬度進行採樣,然後將該高分辨率素材處理並縮小至超高清4K分辨率。這使得索尼捕捉的細節比松下相機更多,而松下使用的是傳感器中心的3840 x2160裁切像素。

使用裁剪的方式會導致傳感器捕捉到的光量更少,產生的噪點也可能更多,而且會失去其鏡頭的廣角端優勢。

然而,這三款相機的主要弱勢是,它們都沒有在鏡頭中加入ND濾鏡,也沒有用於連接鏡頭的濾鏡線。這表明在設計時沒怎麼重視視頻性能。

不過是存在售後服務的,你可以選擇在鏡頭前部粘貼一個螺紋卡口。但是,鑑於這些鏡頭這麼脆弱,我們大概是沒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這三臺相機都缺少麥克風插孔,進行重要的視頻拍攝工作還是放棄吧,除非你真的喜歡嘈雜刺耳的風聲,或者願意放棄便攜性,另外帶一臺小型錄音機。

操控性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這三臺相機的操控都相當有限。每個相機都有一個模式撥盤,可以選擇使用P,A,S或M曝光模式,但更多的就沒有了。

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松下相機在控制方面確實有優勢,因為它的右上角還有一個額外的控制撥盤。這個撥盤的功能可以根據你的拍攝需求進行重新配置。這種自定義撥盤以及其方便的位置使得松下比索尼操作起來更方便,因為索尼相機後面板上的撥盤比較小,你需要重新調整手的位置。

觸摸屏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RX100 VI是索尼系列中首款有觸摸屏的產品,可用於定位自動對焦點。

松下是第一個將後屏用作觸摸板的品牌,所以即使它的觸摸屏裝置相當精美。可以用來實現更多的觸屏功能。

ZS100和200的觸摸屏的菜單雖然不同,但都很靈敏。這兩款相機還提供了Q菜單的可定製版本,這些版本的菜單具有大且易按的按鈕。你可以自定義索尼類似的‘Fn’菜單,但無法通過觸摸屏與其進行互動。

綜述

大變焦小卡片之爭 索尼RX100VI vs 松下ZS200 vs 松下ZS100

總的來說,索尼似乎贏得比較輕鬆,價格擺在那裡哈。它是體積最小,並且有光圈最大的鏡頭。雖然變焦範圍可能是三者中最短的,但這對於大多數應用程序來說已經足夠了,所以這應該不會成為它的短板。

索尼的缺點在於操控性,松下在這方面一直都很強。松下相機有一個額外的控制撥盤,觸摸屏的功能也更多,拍攝時更容易控制。電池壽命方面也勝過索尼,其續航時間延長了25%到50%,有些時候這可能才是決定性因素。

關於價格,RX100 VI的原始定價為1200美元,比ZS200貴50%,比ZS100貴70%,但是這個價格在市面的差距可能會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