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97周年系列欄目第六期—走進梁家河 領悟總書記爲民務實的精神與情懷 緊隨黨的步伐 爭做新時期忠誠盡責的紀檢監察人

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栏目第六期—走进梁家河 领悟总书记为民务实的精神与情怀 紧随党的步伐 争做新时期忠诚尽责的纪检监察人

建黨97年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97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建黨97年,是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97年;是為謀求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而努力的97年;是順應時代潮流,根據客觀形式變化,提出新理論,新路線,新方針,新政策,推動歷史的97年。

在“七 一”前後,伊金霍洛旗紀委監委開設紀念建黨97週年系列專欄,讓我們一同來關注!

(第六期)

走進梁家河 領悟總書記為民務實的精神與情懷

緊隨黨的步伐 爭做新時期忠誠盡責的紀檢監察人

——赴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學習心得體會

旗紀委常委 監委委員 劉家宸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6月23日至24日,旗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16人赴延安市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進行實地學習。學習組實地參觀了梁家河村變化發展,親身感受青年習近平敢闖敢試、敢於擔當、敢於作為的“梁家河精神”。圍繞此次考察學習,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下自身的心得體會。

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植根群眾,以人民為中心的偉大精神,當做堅定理想信念,錘鍊黨性意志的重要抓手

“1969年1月,年僅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與當地百姓一塊吃、一塊住、一塊幹、一塊苦,他謙虛好學,敢於吃苦,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很快就掌握了掏地、送糞、播種、收割、攔羊、砍柴等簡單的勞動技能,習慣了農家生活;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融入了村民中間,與鄉親們打成了一片……”。這樣的赤子情懷使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對普通群眾充滿真情,這充分體現在他成為總書記後開展的群眾路線、精準扶貧等諸多治國理政實踐中。作為新時期的紀檢監察人,我們要旗幟鮮明的講政治,以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自身學習的主軸主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站位。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到絕對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紀檢監察事業,跟著黨走,做黨的人,聽黨的話,辦黨的事。

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忠誠擔當,迎難而上不畏艱險的精神,當做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精神食糧

“在組織要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他沒有患得患失推脫,而是毅然決然擔起責任。他帶領鄉親們修路、造壩、打井、發展沼氣,幹一件成一件,沒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廢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能想辦法克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力挽狂瀾,之所以能解決過去長期想解決但沒有解決好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但沒有辦成的大事,無疑與他這種意志品格和敢於擔當的精神氣概密不可分。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更應該牢記總書記諄諄教導,緊隨總書記前進步伐。踐行忠誠乾淨擔當,再實際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發現和糾正侵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貪汙腐敗問題,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政風肅紀首要任務來抓,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緊扎密不能腐的籠子,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

要把學習總書記的榜樣精神,當做踐行共圓偉大中國夢,開啟新徵程,爭做新作為的源源動力

穿梭於總書記住過的每一座院落,凝視著村史館和窯洞中懸掛著的那一幅幅珍貴的照片、陳列著的一件件農具,傾聽著講解員的講解和村人們的介紹,撫摸著總書記睡過的土炕、床鋪,用過的馬燈、水壺、煤油燈,我心潮起伏,感慨萬端,親切、溫暖和崇敬之情不禁湧上心頭。習近平總書記7年的知青歲月,牢牢把握了當時的時代機遇與機緣,集中體現了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和鮮明的創新創業精神。具有無比強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歷史時空共振共鳴,震撼心靈洗禮精神,像磁鐵般深深吸引著我。此時此刻,我忽然想起古人說過的話:“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唯有居屋簷下者方知屋漏,唯有居民間久者方知民苦。”是的,我們黨我們國家有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掌舵、導航和引領,是黨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國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作為新時期的紀檢監察干部,讓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明確新目標、適應新形勢、增強新能力,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開創新業績、譜寫新篇章、展現新風采!

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栏目第六期—走进梁家河 领悟总书记为民务实的精神与情怀 紧随党的步伐 争做新时期忠诚尽责的纪检监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