漵浦人|老黨員不變的初心,奮鬥者難忘的記憶!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建黨97週年,中國共產黨已從一個不到60人的“地下黨”,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成長之路,離不開無數老黨員的接續奮鬥。他們用堅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精神風範、優良的傳統作風和豐富的經驗智慧,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劉延辰,男,85歲。1953年入黨,縣人大退休幹部。

劉延辰參軍一年後入黨。曾擔任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做過兩座大橋的募捐員、菸葉技術員、防洪大堤出納員、山林監管員。入黨以來,劉延辰得過非常多的獎勵和表彰,榮譽證書堆積成山。現在,劉老每天都堅持看報紙雜誌,學習黨的方針政策。

初心:我只有小學文化,是黨給了我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黨教育和培養了我,就一定要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兌現入黨誓言,為黨的事業鞠躬盡瘁,任何時候都要忠於黨、忠於人民,聽黨的話、跟黨走!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譚中南,男,77歲。1983年入黨,盧峰鎮勝利社區居民。

譚中南曾擔任食品蜜餞廠廠長、黨支部書記,在此之前還做過採購員、保管員、營業員、業務股長、供銷社主任。入黨以來,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在我縣推行殯葬改革後,譚老大力支持,推崇厚養薄葬。去年,他的岳母不幸去世,他主動送往殯儀館。退休後,譚老非常支持街道社區工作,力所能及地發揮自己的餘熱。

初心: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我認為人民群眾要想富裕只有依靠共產黨。作為黨員,要起到表率作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帶動全體群眾響應黨的號召,為黨的事業的發展匯聚強大動力。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石淵忠,男,87歲。1953年入黨,大江口鎮白沙村人。

石淵忠出生於1931年,黨齡較長,從入黨開始就對黨的宗旨銘記在心。1954年,石淵忠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導當地群眾推行土地承包到戶。1955年作為村組織委員,他主動帶頭指導培訓10多名優秀黨員。結合當地地理優勢,1960年,他積極在當地推行三季稻、試驗田,由於成績突出,多次得到表彰。

初心:作為一名老黨員,必須起好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老共產黨員應有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傳遞“正能量”。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舒象仁,男,73歲。1989年入黨,思蒙鎮蓑衣溪村人。

舒象仁自1970年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由於他把“嚴傳身教”當作自己教育事業的準則,桃李遍天下。特別是1990-1996年間,他帶領的小學六年級畢業班總成績排名當年江口地區第一。1996年,舒象仁當選原小江口鄉警予希望小學校長。

初心: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老師,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每個黨員應盡的職責,每個老師應盡的義務,算不上先進事蹟。是黨給予了我幸福,給予了我快樂,讓我在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舒秀清,女,87歲。1952年入黨,觀音閣鎮文家衝村人。

舒秀清出生於1931年,1955年參加工作,同年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作為鎮政府幹部,舒秀清靈活組織村民成立“婦女生產自力”隊,在那個年代、背景下,幫助了許多貧窮群眾,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

初心:因為自己是一名黨員,所以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盡力為百姓多做實事。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做事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著想,不要忘本,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夏立善,男,68歲。1975年入黨,舒溶溪鄉曹家溪村人。

夏立善1974年參加工作,2016年正式退休,期間都是擔任或者兼村會計一職。1985年,在他的主導下,發揮本村優勢,帶領全村人民發展經濟,走上了富裕道路。村民都說,只要是村裡的大事,他都樂於幫忙出力。

初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要有幫助他人的心,人民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作為黨員,作為村幹部,必須衝鋒在前,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力所能及的事。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蔡超友,男,89歲。1948年入黨,均坪鎮老窯上村人。

有著70年黨齡的蔡超友,曾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退役後,先後擔任過均坪鎮老窯上村黨支部書記,鎮辦農場場長。任職期間,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詞。為了幫助群眾致富,他帶領公社幹部、村民一起創辦了茶場,種了120畝桔園。為了方便孩子們讀書,還搬遷了村裡學校,贏得了群眾認可。

初心:我們共產黨員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員,群眾信任你,支持你,那就一定要為他們辦點實事,不要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這一生,只要能為人民辦事,我就心滿意足了!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肖昌鐵,男,68歲。1970年入黨,低莊鎮正寧村人。

肖昌鐵1969年參軍,一年後入黨,退伍回到家鄉後於1978年當選村主任。2016年的“7·04”洪災,他衝鋒在前,為了挽救村裡面的水利設施和農田,連續奮戰兩天兩夜沒有閤眼,導致原本的心臟病復發。他在為百姓辦事的時候,無論在處理洪災還是村民糾紛,心裡始終裝著群眾,想方設法解決。現在,他還是村裡“農家書屋”的管理員。

初心:現在退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趁自己還能動,那就為村裡乾點自己力所能及的實事。農村幹部一定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我們黨和幹部的權利是人民給予的,人民給予的權利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張克和,男,69歲。1983年入黨,深子湖鎮龍躍村人。

張克和1972年開始擔任村裡的會計,1998年當選為村支書直到退休。秉著對會計學的熱愛和只想為群眾做點實事的人生態度,通過自己的勤奮好學,於1989年順利通過會計學論文達標考核,獲得由當年懷化地區農經委頒發的農民會計師技術職稱證。

初心:作為一名黨員,就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心學習新知識,學習好一項技能,為自己為家人為村民樹立勤奮好學的榜樣。用心學習、做事不僅僅是一種包含了細心、虛心、精心、責任心、上進心的精神狀態,更是一種工作心態和行為的嚮導,一種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劉仁培,男,67歲。1972年入黨,雙井鎮巖園村人。

劉仁培擔任過2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帶頭修建過水管站、村小學,硬化公路9公里,修建水渠4千多米、機耕道8千多米,讓每戶村民家都有了自來水。劉仁培還任過組裡的政治指導員,在他手上就培養髮展了30多名合格黨員。

初心:我個人只是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工作,不值得一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什麼時候都要有犧牲奉獻精神,絕不能把為人民服務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龍星明,男,67歲。1982年入黨,祖師殿鎮釗溪村人。

龍星明18歲開始就在基層任村幹部,擔任過30多年老支書。因為他生活樸素,常年穿著一雙發白的解放鞋,村民親切地稱他為“親民書記”。為了幫助村民脫貧,他帶領村民開發柑橘園、板栗園,種植油茶樹,並完成了公路硬化、農網改造、修建水渠等工作。

初心:是否敢於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是衡量黨員幹部黨性強不強的重要標準之一。當了這麼多年的村幹部,深刻體會到,要想做好工作、幹好事業,總是免不了要得罪人的,但是隻要是對村民好的事,都要堅持做下去。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黃貽文,男,69歲。1981年入黨,橋江鎮紫荊村人。

黃貽文曾先後擔任村民小組組長、村會計、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退休後,他仍心繫村裡大小事,任職村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一如繼往,全力以赴地支持村裡事,村裡有事隨叫隨到。黃老曾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縣黨代表,榮獲過很多證書、表彰。

初心:獲得這些榮譽是上級對我工作的認可,要感謝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但是作為黨員,我做得還遠遠不夠。“重學習、講原則、樹形象、團班子、忘得失、防風險”,這18個字是我當村幹部近40年的感受。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周清,男,93歲。1949年入黨,三江鎮將溪村人。

周清出生於1925年,建國前入黨,曾參加過錦州戰役,進軍過大西南,獲得過很多獎章,1954年退伍回到村裡當了古臺大隊支書。每每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周老都是如數家珍,而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周老有著自己最樸實、堅定的理解。

初心:作為黨員必須堅決服從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努力學習黨的規定。打仗的時候,黨員要衝鋒在前,不怕犧牲流血,輕傷不下火線!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李富英,女,95歲。1954年入黨,油洋鄉莊坪村人。

李富英曾擔任村婦女主任、赤腳醫生近30年,她任勞任怨,培養了許多黨員,治好了許多病人。即使在一次意外中摔裂了左股骨,她仍然撐著柺杖鋪被、晾衣,做一般的家務活。

初心:現在個別年輕黨員算盤打得太精,就怕吃虧,一提起做事,首先想的就是對自己是否有益。作為黨員幹部就要多吃虧、多付出,少計較、少索取,帶頭乾沒有回報、少回報的事情。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賀達友,男,74歲。1985年入黨,水東鎮溪口村人。

賀達友先後擔任過村會計、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頭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建設,修建水渠、道路硬化、農網改造、自來水到戶等,深受群眾好評。

初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今天繁榮昌盛的祖國。對黨員來說,奉獻是本分。每名黨員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無私奉獻。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張貽逢,男,93歲。1956年入黨,小橫壠鄉月溪村人。

受去年“6·30”洪災影響,小橫壠鄉月溪村道路出現多處塌方。已有92歲高齡的老黨員張貽逢扛著鋤頭來修路,村裡幹部勸他不要來,可他不聽,一連幹了6天。張老還熱心於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村內大小事務,是村裡人的榜樣。

初心:“跟黨走,活著幹,死了算”。黨員要帶頭,群眾才會跟著幹,活到老,幹到老,直到幹不動了為止。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陳仕發,男,65歲。1976年入黨,統溪河鎮丫吉坳村人。

陳仕發曾在西藏後勤部隊當通訊員、倉管員,80年復員回村,擔任過村民小組組長、茶場場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由於陳老一心為村民們的利益著想,村民們都十分擁護他,各項成績名列前茅。

初心: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辦實事,把群眾裝在心裡,想幹事、幹成事、幹好事,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為群眾著想。作為黨員,我覺得就要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讓上級少操心、讓同事多順心。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戴先後,男,66歲。1975年入黨,淘金坪鄉雙江潭村人。

戴先後曾在北京空軍後勤部隊參軍。回鄉後,他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村裡電通了,水通了,道路也通了。戴先後為人十分謙遜,經常上門宣傳黨的思想和決策,將惠民政策傳達到家家戶戶。

初心:黨員看似普通,其實不凡,既然是黨員,那麼對黨就得絕對忠誠,對黨的思想和決策也需要我們黨員去宣揚、傳達、落實。只要是黨的決策,我們就必須堅決執行,絕不含糊。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黃澤木,男,70歲。1973年入黨,兩丫坪鎮咀坡村人。

黃澤木曾在部隊擔任衛生員、班長,參加過搶修洞庭湖堤壩並獲得嘉獎。1976年回村,做過代銷員、會計,1998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退耕還林、農網改造等工作中帶動村民自行勞動。2003年,一村民家中因電路故障引發火災,黃老組織人員及時救火,無一人受傷。

初心:一家有事,百家不安。作為黨員,只要是我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聽到的,我們都要去幫忙。即使我現在退休了,也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張貽榮,男,68歲。1972年入黨,北斗溪鎮光明村人。

張貽榮任職班主任老師近40年,他不僅在學習上關心孩子們,在生活上更是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對留守兒童,張貽榮總是自掏腰包給貧困學生買學習用品,把自己的飯票留給孩子們。即使現在已經退休,他還是會經常去學生家中走訪慰問,村裡有事情,總是衝在最前面。

初心:入黨以來,我始終不忘自己是名黨員,黨員就要多辦實事,在關鍵時刻起到帶頭作用。平時要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覺悟,在思想上政治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覃國文,男,78歲。1970年入黨,中都鄉高坪村人。

覃國文曾擔任過民兵營長、村會計、大隊長、村黨支部書記。在任期間,他帶領全村建村林場、茶場、中藥村種植場,種植華山松2600畝,生態公益林6000畝。覃老積極爭取,在村裡修建了移動基站點,並申請成為少數民族村,對村內進行整體風貌改造,修建了通達鄰縣的公路,帶動了村裡發展。

初心:共產黨員要有埋頭苦幹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工作積極、負責。要有無私奉獻精神,和那些犧牲了的革命先烈相比,現在的黨員吃點虧真的不算什麼。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賀顯春,男,73歲。1974年入黨,沿溪鄉荊竹山村人。

賀顯春相繼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希望公路修到自家門口,賀老便把公路帶到了村民家門口;村民希望有自來水,賀老便把自來水送到了村民家中。群眾需要什麼,賀老便去努力做什麼。

初心:現在雖然退休了,但我還是一名黨員,黨員就要為群眾的利益著想,群眾最需要什麼,我們黨員就應該去做什麼。在為人方面,要做到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吳傳少,男,67歲。1987年入黨,龍潭鎮巖板村人。

吳傳少自1992年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011年,他帶頭硬化了一條6公里村級公路,修建了兩條總長2000米、灌溉300多畝的水渠。2013年,吳傳少和本村村民袁通貴同在田裡拔草,突然發現袁通貴暈倒在地,通過及時撥打120和細心照顧,挽救了袁通貴的生命。

初心:如今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老黨員也需要與時俱進,積極號召黨員幹部多學習新知識,更好地為村民辦好事、解難題。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唐芳林,男,79歲。1959年入黨,黃茅園鎮大埠村人。

唐芳林自1959年開始任村幹部,1982年至1984年,連續被評為全鎮先進優秀黨員。1974年,村民唐世毅家著火,沒地方住,唐芳林就把他接到自己家裡住了一個月。2005年,在唐芳林的帶領下,在村裡修建了一條長56米、高5.9米、寬5.5米的平板橋。退休後,他積極組織當地的老年人參加晨跑、跳廣場舞等文化娛樂活動,2016年開始擔任當地老年人協會會長。

初心:作為一名黨員就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為村民做實事。只要是做有意義、能幫到大家的事,就要儘自己最大能力做好。無論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始終要帶好頭,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帶動大家。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陳代賢,男,78歲。1969年入黨,葛竹坪鎮天星村人。

陳代賢1971年參加工作,先後參與修建過芹江電站、深子湖水庫、紅巖水庫。1987年,在劉家坪電站參與移民工作。2007年退休後在家中務農,積極支持村裡工作開展。回顧自己的一生,陳老謙虛地表示自己乾的都是最平凡的事情。而這些平凡的事情,成就了陳老在鄉鄰之間的口碑。

初心:黨員要堅決跟隨黨的步伐,不要辜負黨的培養,不要害怕吃虧。工作要好好幹,吃虧也要幹,碰到困難也要幹。不管對自己有沒有利益,都要做一個黨員該做的事。

溆浦人|老党员不变的初心,奋斗者难忘的记忆!

檔案:王西平,男,78歲。1979年入黨,龍莊灣鄉柳沙坪村人。

王西平連任了7屆縣人大代表,先後寫過一百二十餘份提案,為村裡拉通高壓輸變線,修建了11公里的移民公路,兩座橋移民橋。2011年退休後,王老兼職任本鄉的計生協會副會長,繼續發揮餘熱做貢獻。

初心:我的祖父王勳華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參與過南昌起義。人活著就要幹實事,這是黨員存在的意義。我繼承祖父的遺志入黨,把一輩子奉獻給了黨和人民。在有生之年還能為村裡的發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不變的初心。

《漵浦經典》共設六個欄目:漵浦人、漵浦事、漵浦地、漵浦話、漵浦味、漵浦訊。歡迎廣大鄉親們積極參與,一起把《漵浦經典》這個平臺辦得更好!歡迎大家加入漵浦經典微友QQ群:4548673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