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好大學和一個一般的大學,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華蓋集心理

不同的大學對於一個人的影響,不僅是環境的影響,更加重要的是不同的大學擁有的資源不同,就決定了不同學校的畢業生起點是不同的。

1、不同的大學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

現在不論是在那個省份,只要自己的智力正常,學習態度沒有太多的問題,想要考上一個本科院校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但是,即便都是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就是在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上。

就從不同的院校教師招聘條件就可以看出來,一些211以上的院校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普遍要求名校或者海歸畢業,並且專業方向要對口。

而一些普通院校在招聘時候,一般僅僅要求博士畢業,甚至有的教師緊缺專業只要碩士畢業就可以。

雖然,海歸和名校畢業的博士並一定都是優秀的教師,但是在大概率上來看,名校畢業的博士不論是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整體上都要好過於一般院校。

除了教師資源的不同之外,普通院校和知名院校的差距就在教學資源上,特別是辦學資金上。

教育就是一種投資,而投資是需要資金的。很多普通院校即便是有發展機會,可能就是缺少資金上的支持,最後一些優秀的理念只能不了了之。

目前,公立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和各種貸款。

而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教育財政撥款相對於學校的需求來說肯定是有限的,那麼教育管理部門肯定會將有限的資源有限來發展比較好的學校。

2、用人單位對於人才的定義正在發生變化

目前,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候都要求211/985院校畢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用人單位就是一種歧視。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凡是歧視肯定是有代價的。比如說你可能會錯失一些畢業於普通院校,但是很有能力的人。但是,用人單位的這種歧視並沒有任何減弱的趨勢,甚至歧視越來越明目張膽。

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不是用人單位歧視,而是大學的擴招。

大學的擴招,讓人才的供給超過了了需求。之前,就有用人單位說,雖然在普通院校也有優秀的學生,但是211、985院校畢業的學生都用不完,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和人力去普通院校招聘呢?

也就是說,在一些用人單位看來,好的大學是一個免檢產品,普通的大學勉強算是一個合格的產品。

更加直接一點,如果不是大學的擴招,可能很多二本、三本院校的畢業生在之前就是落榜生。

社會貼標籤的這種觀念,就直接造成了普通院校的學生和名校學生之間的差距,並且這種差距在你沒有做出成就之前是很難擺脫的。

3、優秀是一種習慣

王小波曾說過一句很歹毒的話,人與人的差距會大於人與豬的差距。

隨著接觸的人群的不同,越來越發覺就是這樣,人與人的差距要超乎我們的想象。

那些能考生名校的學生,要麼是在智力水平上,要麼是在行為習慣上,要比一般的人要有優勢。

並且這些名校畢業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家長和父母對於他們的期望一般都比較高,因此他們也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那些名校的學生一般就會更加的自信,更加的不服輸,在做事情時候態度也會更加端正。

而有這些品質的學生進入企業以後,更加容易獲得老闆的青睞和關注,進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候會更加傾向於招聘名校的學生。

就因為有了老師和前輩們的努力,那些名校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候才會變得更加容易。

這種校友資源在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之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現代社會,你有多優秀主要是看你身邊的人的優秀程度。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十點深談

謝吾之殤淚網友邀答!

您問上一個好大學和一個一般大學到底對一個人有什麼影響和不同?我以為區別是明顯,不然兩者之間不會作好與一般的定性。主要區別在於:

一、在人們眼中,學校的檔次緯度不一樣。好的大學一定有他優勢,師資力量、學校環境、專業授課等方面可能比普通的一般大學都出色些。

二、就個人而言,掌握知識的深度不一樣。好的大學都是本科,一般大學基本是專科,學制學年不一樣,即便學年一樣,因學校師資力量的因素,好的大學向學生注入的知識會充實些,另好大學學習氛圍濃,學生的相競也會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汲取。

三,走向社會,敲開就業大門的力度不同。現在社會招聘,好多單位都明確了需本科學歷,你個人再有能力,卻被擋在了就業門檻之外,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四,職場發展,兩者的寬度不同。一個好的大學畢業,一個普通大學畢業,將來即便能同一屋簷下工作,好的大學畢業的學生會受注目些,如你們能力差不多,多是他會先受重用,另你因是一般大學畢業,將來有新進的好大學的畢業生,也會對你形成壓力,你要是同檔次大學,這種壓力會小很多。

雖一般大學生與好的大學出來的學生比較,有明顯的劣勢,但中國人駕馭社會講究仁(德)智禮義信,你只能說在智上可能看上去稍遜一籌,若在其它方面得到認可,同樣會出現梅雖遜雪三分白,雪都輸梅一段香的景象的,事物的優劣只有相對,並無絕對。


楚人一丁952



上一個好的大學和一般的大學到底對一個人有著怎麼樣的影響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舉個很通常的例子:

好大學和一般的大學,就好比富人和普通人!

在富人堆裡,不管是哪個方面,都是資源充沛的,因為只要普通人有的,富人就不會去考慮!

好的大學,可以共享很多稀缺資源,有人說:你所生活在的圈子,也就是你未來的圈子,你所接觸到的就是你的人脈資源!

在一般人群中,他們的眼光一般,沒有長遠的見地,如果你是甘願做一名普通人,你未來的生活就將是平凡而普通,不會擁有卓爾不凡的氣度,而會擁有膽怯的心理活在社會之中!

這就是好大學和一般大學的區別!


雲霽了

例,朱之文不名前就一地道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一年到頭頂天了一二萬元。

自從進了演藝圈“大學”,有機會與國內民族唱法高手進行交流學習提高,演出費年進千萬。

清華,北大,畢業生,美國照單全收。

你弄個普通大學行嗎?在國內工資普通大學能與清華北大相比嗎?差滴不是幾條街的事。

所以人人都以能上名牌大學為榮❗️在簡單不過的道理。

至於同與不同咱還拿“大衣哥”說把事,

記得上“大衣哥”初上金光大道弟一期。大衣哥也真沒啥行頭,嘴呀,就一個謙卑僵硬咧嘴樂著一個口型。老畢看不下眼,現場脫掉自己的衣服送給朱之文,把“老朱”美夠嗆。

現在雖說“老朱”沒忘本,不錯了。

但你看看現在“大衣哥”那“富態”的大肚子,那各式各樣,各種款式的面料的行頭,啥場合穿啥,那像當初,一款棉大衣擼到底。

在看看大衣哥當初瘦弱清貧的樣相比,那褲腰帶都扣不住的肚子,每每出現公共場合的神態,自信滿滿,挺個大肚子,初涉金光大道的謙卑,誠惶誠恐,的樣子早已不見了。

其實很正常,一年千萬的收入,換了自己還不如人家呢。

類比一下就知曉了,和人出名一樣,名校出來的人,骨子裡就已浸進了,我清華,北大畢業滴,我怕誰的理念了。











滕光傑

差別是肯定有的,也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不能說全部,也不能說死,就按大多數情況來說,在名氣大的學校呆過,或多或少都要比名氣一般、普通學校的要更有優勢和益處。

這種優勢主要是所獲得的資源、人脈和機會,名牌大學在這些方面遠超一般大學。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自己,首先自己不能妄自菲薄,出身不好、學習不好不代表你整個人就不好,就沒有前途,人一定要靠自己!


紅黑聖西羅

我記得我孩子考高中的時候,離省重點高中錄取線還差8分。當時他們學校有規定,差10分以內的可以交錢進。一分一千。我硬是給學校除了學費外還交了8000元。讓孩子進了省重點高中。

後來證明我那8000沒白化。

省重點高中學習氛圍好,師質力量雄厚,同學都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好老師教,好同學感染,加上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成績進步很快,高考才考進了她想去的大學。

當然,一般的高中也有考進好大學的,這看個人的功底和素質。

我想,好大學跟好高中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大學畢業走向社會,打工或者創業,可能會用到人脈資源,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好大學和一般大學的人脈層次的高低。你會發現,好大學畢業還是好找工作些。


一葉草73

好大學的生源素質高,師資一流,管理水平不同凡響,學習、研究氛圍濃厚,環境優美宜人,教學、研究硬件設備設施先進、完善,圖書館藏書應有盡有,後勤保障到位等等都是比一般大學優越的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