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火爆到提前公映 ,阿里影業和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7月火熱的暑期檔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佔到全年總票房近三分之一的關鍵檔期,今年更是有近60部新片將陸續登陸各大院線,眾多實力強大的國產新片屆時將會聚於此。打響暑期檔第一槍的,正是由文牧野執導、徐崢領銜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在此前的上海電影節點映時,《我不是藥神》就已載譽而歸。

《我不是藥神》火爆到提前公映 ,阿里影業和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一條最新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我不是藥神》片方宣佈將全國公映的檔期從從7月6日8點調整至7月5日零點。

《我不是藥神》火爆到提前公映 ,阿里影業和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對於國產電影來說,因為要涉及各方面的銜接,因此將檔期提前並不是常見的事,只有當電影在點映階段表現極好、口碑絕佳,觀眾懷有極大的期待時才會調檔。《我不是藥神》儘管還未全國公映,便已經收到炸裂的好評。本片在淘票票評分高達9.5,V淘推薦度更是破天荒達到100%。幾天來點映票房便輕鬆突破1億元。

正是由於如此高的評價,讓很多觀眾紛紛表示等不及,在淘票票上已有至少18萬網友表示想看。在這樣的期待和呼聲下,片方才將檔期提前了8小時,這樣便能有數以萬計的影迷得以率先走進影院一睹為快。

片方表示,也沒能預想到在上映前口碑爆棚。由於受制於觀眾層次、偏好等客觀因素,影迷群體偏小眾化,現實主義影片往往在國內市場難以成為票房收割機。

但是這次,被譽為“國產現實主義電影的突破之作”的《我不是藥神》,正是利用現實主義的敘事手法,直擊了社會的痛點,為人們帶來了一份正能量,在觀眾群體中引起共鳴。演員徐崢在本片中扮演主人公程勇,講述了一個藥販在歷經的命運沉浮後良心發現的故事。徐崢本人也對此片信心滿滿,認為這是他“生涯最滿意的表演作品”,希望成為他演藝事業的又一巔峰力作。

《我不是藥神》火爆到提前公映 ,阿里影業和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然而不僅僅是影片本身鮮明的立意和演員出色的演繹,影片宣傳營銷的過程也值得思考。《我不是藥神》與阿里影業攜手淘票票深度合作,更是本片的口碑在當前便已讓觀眾和片方連連“想不到”的重要原因。

回望這些年來一些叫好又叫座影片,他們毫無例外均與阿里影業和其旗下的淘票票有著深度合作,比如《戰狼2》淘票票為其獨家互聯網聯合發行,《紅海行動》以及《芳華》都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

阿里影業打通了電影《我不是藥神》製作、出品、發行的全鏈路,並整合燈塔、淘票票等全領域宣發資源,對影片進行了生態化的曝光與營銷。舉例來說,通過在線宣發平臺燈塔,片方能夠即時對影片的試映數據進行有效地監測和分析,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宣傳策略,為影片造勢。例如,在《我就是藥神》的宣發過程中,片方先是通過點映收集用戶信息,隨後制定了先媒體、後行業、最後用戶的宣發策略。緊接著,阿里影業更進一步將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營銷,覆蓋手淘、支付寶、淘票票、優酷等、一夜霸屏30家app,達到了近4億的宣傳資源曝光。

《我不是藥神》火爆到提前公映 ,阿里影業和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在聯合發行的其他過程中,淘票票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營銷,實現觸達用戶,定位用戶,提升用戶的轉化,真正的實現了宣傳、發行、購票和用戶互動的四位一體的有效的閉環。

截止發稿時,《我不是藥神》在燈塔平臺上的爆米花指數已經攀登至第一名,觀影0差評,累計觀影人次超過150萬,連續兩天上座率、場均人次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