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習近平的高考志願

那一年,习近平的高考志愿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時,祝願莘莘學子拿到心儀的分數,金榜題名!今天,我們與大家一起看看當年習近平經歷的高考和他“填報志願”的前前後後。同時,梳理總書記對現在的大學生以及年輕人有哪些期盼與囑託。

1975年還沒恢復高考那會兒,清華大學有兩個名額分配到延安地區,分給了延川縣。那時在延川縣下鄉的習近平成績非常優秀,只因家庭出身特殊,他的高考變得一波三折。

後來,習近平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回憶道:

我三個志願都填清華,你讓我上就上,不讓我上就拉倒。縣裡將我報到地區,縣教育局領導仗義執言為我力爭。清華來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請示學校……當時,我父親下放的洛陽耐火材料廠,開了個“土證明”:“習仲勳同志屬人民內部矛盾,不影響子女升學就業。”開了這麼個證明,就上學了。走的時候,當地還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別羨慕我。那些知青也都沒得說,一恢復高考,都考上了學,還都是前幾名。

2003年7月11日,恰逢高考錄取揭榜之際,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專欄發表《路就在腳下》一文,文章提到:

又到了高考錄取揭榜的時候。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路就在腳下。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

2011年8月2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參觀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級中學,用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和一句古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來勉勵高三學子。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談起了自己的插隊經歷,同時也是自己別樣的“備戰高考”狀態:

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

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青年時的習近平圓夢清華。那麼對於今天的莘莘學子以及年輕人,習近平又有哪些寄語呢?

樹理想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我記得,1981年北大學子在燕園一起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今天我們仍然要叫響這個口號,萬眾一心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鍊,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

勤學習

經年累月鑄就美好

希望同學們敞開胸懷擁抱自然,點點滴滴播撒陽光,經年累月鑄就美好,努力做一個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個有文化修養、有人文關懷、有責任擔當的人。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

不懂就學,不會就練

廣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造條件。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在安徽同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時表示

踏踏實實做事與做人

踏踏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考察中國科技大學時與大學生對話

架好橋

為青年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

希望廣大院士關心和愛護青年人才,把發現、培養青年人才作為一項重要責任,為青年人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

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青年運動的特點和規律,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建功立業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幫助和支持廣大青年在時代的舞臺上展現風采、發光發熱,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2015年7月24日,習近平在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中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