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7月2日,“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開幕式並作主旨演講

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合作成果豐碩,進展超出預期,國際社會廣泛歡迎。這是因為“一帶一路”堅持以平等互利為原則,以合作共贏為目標,以開放包容為宗旨,以對接發展為途徑,以規則法治為基礎。我們認為,規則法治既是“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通行證,也是應對風險挑戰的安全閥。我們既要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要加強“一帶一路”規則、標準的“軟聯通”,不斷完善“一帶一路”法治保障體系,深化“一帶一路”法治交流與國際合作。中國將出資實施“‘一帶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項目”,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法治能力建設和國際法律人才培養。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出席並作特別緻辭

王樂泉表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在全球掀起合作共贏的熱潮。作為社會治理和全球治理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法治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共同追求。中國法學界、法律界要服務和配合“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外交工作大局,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學界、法律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法律支撐。要通過國際論壇等平臺,不斷深化合作內容與形式,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

主持開幕式並作專題發言

論壇共同主席、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主持開幕式並作專題發言。他說,近年來,中國法學會堅持把“一帶一路”作為開展對外交流最主要的主題,做了大量有益工作。當前,應著力推動和加強法治互信與政治互信、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經貿合作與法治合作、實體法治與程序法治、法律實務合作與法學交流合作的良性互動,進一步發揮法治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規範、保障、引領、促進作用,努力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法治合作之路。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合影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鳴起,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胡云騰,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前大法官張月姣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局長劉德學等出席論壇。

塞爾維亞司法部長奈拉•庫布羅維奇、牙買加司法部長德爾羅伊•卓、亞洲和平和解理事會主席、泰國前副總理素拉傑•沙田泰、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土耳其外交部副次長穆拉特•亞武茲•阿泰什、英國“一帶一路”金融與專業服務特使範智廉、柬埔寨司法大臣昂翁•瓦塔納、白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瓦列裡•米茨克維奇、新加坡律政部副常秘韓國元分別在論壇開幕式或閉幕式致辭。

“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會議現場

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規則與協調”為主題,與會代表圍繞“‘一帶一路’理念與國際法治、‘一帶一路’規則體系與條約法律保障、‘一帶一路’與國際爭端解決、‘一帶一路’法律交流與合作”等議題,交流思想,開展討論,建言獻策,展示出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諧美好、公平正義、民主法治之路的充分決心。各方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成果,積極評價法治合作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各方一致表示,要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不斷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積極開展務實的法治合作,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由外交部和中國法學會共同主辦,包括主論壇和有關邊會活動,是“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法治合作領域的高層次國際會議。來自4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組織的300多名官員及法律和實務界代表出席論壇。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同志,法學會系統有關同志,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單位代表,法學法律界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同志參加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