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好體育我不反對,但你打算從事體育職業的結果你自己清楚」

時代變了,生活環境優越了,加上計劃生育,一家只有一個孩子,誰不呵護,誰不疼愛呢?這也無形地讓孩子們產生了自我優越感,哪怕有些家長並不嬌慣孩子,但社會這種現象也會影響到他們,孩子們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據這些現象分析,當今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下:娛樂的項目多了,對學習不感興趣;生活的條件好了,不願多吃苦;疼愛的人多了,聽不進相反意見等等。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好自己的子女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最後上大學,都是人們談論的中心話題。父母們、祖輩們往往圍繞著某一個孩子來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這已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教育與培養子女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在此,淺談一些方法,給家長們一個參考。

一、相互溝通

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未見得!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如果喜歡你、貼近你甚至崇拜你了,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他也就會聽得進去了,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全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道理也要捨棄。另外,孩子和父母相處融洽後,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如果讓孩子失望了,他將越來越少提問,這時,隔閡開始產生,危機也就開始潛伏了。

二、善於發現

教育與培養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比如家長熱愛音樂,很希望孩子將來能夠一樣這麼喜歡音樂,因此從他小時候起,就讓他開始彈鋼琴。在彈琴的過程中發現了他的長處,他具有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除了發現孩子的長處外,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不足。孩子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其中一個突出的就是膽小,不敢接觸人,特別是接觸老師,這是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不然你就會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說一個人再有本領,如果不與人接觸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領,你也就成了廢品。因此必須設法培養和鍛鍊他。所有能鍛鍊他的大小場合,家長都盡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讓他去經受鍛鍊。

三、正確對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但又都難免出現缺點與錯誤。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同時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注重態度和過程最後必然會有好的成績。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況而論。

四、尋找出路

提前給孩子指出將來的去向也會對孩子有一定幫助,讓孩子有一個奮鬥目標,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前面已經介紹過,孩子如果在音樂方面有特殊的天賦,因此必須把道理跟他說清楚,幹別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長,你會失敗的。比方說你愛好體育,這我不反對,但當你打算從事體育職業時,會有什麼結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從不反駁,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確的,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只是怎樣落實到行動上而已。

大人的行為確實會給子女造成極大影響。教育與培養是我們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切記不要溺愛孩子,因為你的溺愛使他更喜歡發脾氣,這樣的孩子以後走上社會會吃虧的!

往期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