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15章)

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15章)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15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0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15章)

篇简介一览: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中华经典名著《 论 语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15章)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过犹不及”等。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 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第十一篇 先进篇 (10 - 15章)

【原文】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2)。非我也,夫(3)二三子也。”

【注释】

(1)厚葬:隆重地安葬。

(2)予不得视犹子也:我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3)夫:语助词。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评析】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按照礼的规定,对他予以安葬。他的学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生们做的。这仍是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原文】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

11·13 闵子侍侧,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

(1)訚訚:音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2)行行:音hang,刚强的样子。

(3)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 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 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评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

11·14 鲁人(1)为长府(2)。闵子骞曰:“仍旧贯(3),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4)不言,言必有中。”

【注释】

(1)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这就是人和民的区别。

(2)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货、兵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

(3)仍旧贯:贯:事,例。沿袭老样子。

(4)夫人:夫,音fú,这个人。

【译文】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原文】

11·15 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2)?”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

【注释】

(1)瑟:音se;,一种古乐器,与古琴相似。

(2)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3)升堂入室: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 程度的深浅。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 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评析】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