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本期导读:我们入大乘佛法之门,就是要破我执、破法执,学百法也是如此。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门论》第四讲,探讨如何用百法来分析“我”,五蕴和合;分析“法”有哪些,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佛言祖语:我无量劫,修无相定,以求无上,胜妙菩提。——《悲华经》卷九

学诚法师法语:“拈花微笑”是一种境界,花是代表一种境界,微笑也是代表一种境界,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无形無相,至高至圣,非常神圣的一种境界。我们供养佛菩萨都是香花供养,通过这些有形有相的(事物)来表达我们内心无形无相的思想境界。


文章: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禅宗由“拈花微笑”的公案开始,一直传下来,一直到二十七祖、二十八祖,一直往下传。“拈花微笑”是一种境界,花是代表一种境界,微笑也是代表一种境界,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无形無相,至高至圣,非常神圣的一种境界。我们供养佛菩萨都是香花供养,通过这些有形有相的(事物)来表达我们内心无形无相的思想境界。

当时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别的人理解不了。犹如我们用这么多鲜花来供佛,插花的人知道什么花代表什么意思,但普通人就不知道。这是什么花,送给什么人,什么花是什么样,什么花什么形状,有什么意义,这些也是代表了人的一种思想境界。反过来说,你只有去体会这种境界,它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你体会不了,意义就不大。

佛陀拈花,迦叶微笑

比如,在城市里,一个人生病了或有什么事,大家会送一些鲜花;在农村里就很少给人家送花,最多送一些馒头、牛奶之类的,你去送花他可能还骂:“到处都有,你送这个花有什么意思!”他体会不出花有什么意思,认为送一些实在的更好。但在城市里呢,你看病人,给他拿点馒头去,人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头脑有问题,是不是?那这就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问题。你必须送给对方能够领纳的,对方要能够懂得它的意思,那事先你就要考虑清楚,如果考虑不清楚的话,那做事情就会很麻烦。

又比如石头,你说石头到处都有,那钻石、宝石是不是石头呢?它也是石头。宝石也是石头,钻石也是石头,实际上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都是矿物。那为什么人就喜欢钻石、宝石呢?这个稀罕,这个不容易找到。你说它有什么用呢?它哪有什么用。你说钻石有什么用?它一点用处也没有;宝石有什么用?它一点用处也没有。你说这一块石头能够值多少钱,那都是人给它附加上去的。至于它本身,跟石头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也没什么不同。但是,人为什么会喜欢它?就是喜欢它的一种象征意义,喜欢它的一种神圣性,而不是在于它事物本身。你如果体会不了它的神圣性,就说明我们的心灵境界还没有达到那个层面。(7)(未完待续)

——摘自学诚法师2009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