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實體店幹掉電商,中國電商幹掉實體店?


日本零售業注重實體業細節服務。連鎖便利超市佈局整體,人性化服務營業二十四小時,例如一些連鎖便利店日常供應盒飯、關東煮等,滿足各時段人們能獲得加熱可口的食物,也是予以休憩的場所。

日本、德國這些注重實體經濟的國家很早就對國內電商企業進行徵稅,對電商幾乎沒有任何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在和線上實體店競爭過程中,電商無法發揮價格優勢,並且打不過線下的精細化服務,也無法使人們獲得實體店的購物樂趣。

相比於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得哀鴻遍野,日本的實體店就沒有遭到如此的迫害,是日本的互聯網和物流不如中國嗎,顯然不是的,日本實體店之所以沒有被電商打敗,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傳統商業模式已經成熟並且臻於完美,根本就不給電商一家獨大的機會。


日本的線下很強,部分原因是在於其時機上的決定性優勢,而這個線下市場的貪婪也給了線上更多的機會,線上仍然有進一步成長的巨大空間。

和國內商場一樣,東京百貨店也提供消費換取積分的優惠。不過國內大部分商場要求積分達到一定額度方能換購商品,東京商場的積分則可以直接衝抵現金消費,還可以即刻換購飲料和餐食。

當然了,說來說去,日本百貨店最靠譜的一點還是品牌眾多,絕無次品、假貨。

日本商家對商品質量把關很嚴,如果你在大商場買到殘次品,不但會得到大額補償,經理還得親自上門道歉。在日本百貨店買東西最大的優勢還是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