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白居易本是成功的北漂

本詩為“賦得體”,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冠以“"賦得”二字。本詩作於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當時16歲,從江南來到長安,來拜訪各大名士,想在長安米貴的京城立足,真的需要有些才氣才行。這首詩,敲開了作者的仕途之路,猶如原上草,隨春風欣欣向榮。

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如魚得水的官場生活

白居易出生於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出生地河南新鄭,祖籍下邽(guī)(今陝西)人出生不久,時局動盪,藩鎮割據,開始大戰。為躲避徐州戰亂,童年是在宿州(今安徽)度過。自幼好學,據說,年紀輕輕就已白頭。

貞元二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29歲中進士,36歲授翰林學士(起草詔書或機密文件的職責或專門伎藝人員,為皇帝宴樂服務),37歲任左拾遺(諫官,給皇帝挑毛病,正八品)。母親死後,守孝三年,公元814年,當時42歲的白居易授太子左贊善大夫(閒職,向太子宣講儒家經典等,官居正五品)。

阿冷讀書,白居易,成功的北漂,兼濟與獨善,怎麼來平衡?

急流勇退的智慧人生

公元815年,因上表主張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原因估計是以前大量的諷喻詩得罪權貴,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地方刺史的佐官,正六品,品高但沒有實權,類似調研員)。公元820年,46歲的白居易被召回京,做到朝散大夫(從五品),上書言事不被採用,主動請求外調。公元822年,任杭州刺史(正六品),三年又後任蘇州刺史(正六品)。在任上,頗有建樹與政績。

公元830年,任河南尹(地方一把手,相當於二品)。公元839年,67歲的白居易得風疾(半身不遂類似)。晚年生活以“閒適”為主。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

也許,當初的一首古原草,也註定了白居易的命運,一歲一枯榮的經歷,在萋萋的古道邊,蔓延遠方的不只是芳草地,也是自己的人生路,或許是白居易自己也沒有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