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因為白百何“一指禪”事件而宣佈“無限期退出娛樂圈”的陳羽凡,回來了。

近期,羽泉組合參加了最新一期的《魯豫有約一日行》,這也是陳羽凡再度迴歸,對於一年前事件首次做出回應。

怕了,因為有兒子。

愛情若是糞土,婚姻就是墳墓。”

生活永遠比戲劇更誇張。”

婚姻是種生活方式

一年多的時間裡,陳羽凡變了很多。

經歷離婚風波後的陳羽凡,臉上似乎多了幾分滄桑,但眼神卻更加超脫。

魯豫問,“你現在對於婚姻是什麼態度?”

陳羽凡回答,歌詞裡寫過,愛情若是糞土,婚姻就是墳墓。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也許是因為相愛容易但相守太難,宣佈離婚後的羽凡,並沒有將兩人的愛恨輕易放下。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不是不想告別過去,可輿論並不想善罷甘休。

而如今,再次見到他,他不再是那副桀驁不馴的搖滾青年的模樣,眉目間寫滿了滄桑令人心疼。

魯豫問,“那你還相信愛情和婚姻嗎?”

陳羽凡說,我絕對相信愛情,因為這是人最直接的東西。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那婚姻呢?”

婚姻是種生活方式。”陳羽凡回答道。

“有愛情成全的生活,它一定是幸福美滿的,但另一面又是痛苦的。”

在這個出軌年代,婚姻的意義是什麼?

婚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陳羽凡說,婚姻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我們認為:婚姻,首先是一場持久並親密的關係。

只有在關係中,愛情和婚姻才能持續存在。

而僅僅擁有關係——婚姻關係、家庭關係、工作關係、朋友關係,是不夠的。真正讓我們感受到存在感的是:

在關係中,被看見。具體點說,

我們的感受,被對方看見。

沒有關係的我們,如果內在的力量不夠強大,將會彷彿生活在荒原的世界裡。而擁有關係,以及在關係中被看見,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人類經驗的核心,有一種根本焦慮,稱為“存在性焦慮”。人類活動大部分是為了適應這種基本感受。

我們的一生有很多的關係,而婚姻關係,是最能讓我們獲得存在感的途徑。因為在婚姻關係,這種存在感是不可替代的。

也就是說,在婚姻關係中,我們能獲得一種“我的眼裡只有你”的感覺,那是一種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感覺。

你需要somebody,還是nodody?

豆瓣8.6高分電影《寂寞芳心》中,有這麼一個男人,他是一家餐廳的老闆,有著很好的工作,事業成功,長相英俊,可就是無法開展親密關係。他會付錢給一些女性,然後得到一晚上短暫的溫存,總是過著自由卻孤獨的生活。

終於,他遇到了心儀的女主角,她開朗、迷人,宛如天使。男主對她一見鍾情,並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在兩人關係逐漸深入以後——男主帶女主見了自己的母親,女主和男主家人越來越親密。男主在感覺“別人闖入自己的生活”以後,便選擇了分手。

男主說,“這(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太難了,太難了。”

女主說,“你被冰雪包圍著,快要被凍死了。長眠感覺固然好,但你會死去而不自知。”

分手後的男主,卻對女主仍然戀戀不忘,後悔不已,時常跑到女主工作的地方,遠遠觀望。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看不到女主的身影,直到有一天,女主已嫁為他人婦。

自由的生活固然好,但自由的代價是,我們永遠都是nobody。Nobody,沒有人認識的,不存在的。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好的親密的關係,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這是永恆的真理。但為什麼我們辦不到呢?因為關係,麻煩又複雜,需要一輩子投入,無窮無盡,而且一點也不高大上。因而,我們總喜歡找捷徑。

找捷徑,追求外在的——成功、價值感、權利。

當你被一個人深深的看見,便不會去追尋萬眾的矚目。被全世界看見,可能抵不過被一個人深深看見。

婚姻:在關係中,走向親密

魯豫在採訪結束之後,曾這樣評價羽凡:

我覺得羽凡是走出來了,只不過過去的經歷,對於他的改變,我認為是巨大的。這個改變到今天,還是有著巨大的影響的,我能夠看到這個人整個是收起來的、是緊張的。

的確,經歷過離婚大戲後,那個曾經在臺前灑脫不羈的陳羽凡,也逐漸收起了鋒芒。他成長了很多,人生也開始重新向好的方向發展。

只是,這樣的成長,這樣的功成名就,還是最初的他想要的人生嗎?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可能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啊。

對於每個人來說,不是不需要婚姻,也不是不需要關係,只是關係的質量,才是決定幸福的根本。

有句描述婚姻的話,頗有深意:

婚姻,就像縫衣服。我們每個人,都像一件充滿破洞的衣服。而高質量的婚姻關係,可以將我們的破洞縫補起來,成為一件完整的衣服。

在婚姻中也許直到產生了問題,夫妻形同陌路,孩子心理失衡。有人想去解決問題,卻無從下手。有人選擇不去面對,自欺欺人。當然也有人經過重重努力,走出困境。

我們如何獲得高質量婚姻,把破洞不堪的衣服,縫補起來,從而完成自我實現的過程呢?

答案就是:面對自己的深淵,去面對自己的脆弱,走出舒適區。

懂得愛:在親密關係中成長

親密的本質是什麼?

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的黑暗面。

親密的關係一定是:內在最黑暗、最不堪的那一面被看見,被理解。於是,黑暗便見了光,便不再黑暗。

婚變一年後陳羽凡含淚談婚姻:關於婚姻最顛覆你認知的答案

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帶有傷口,這些傷口會讓我們變得很尖銳,或者很敏感,當我們的傷口被看見,被理解,而不是被批評和評價的時候,傷口便得到了療愈。

所以,突破親密障礙,最重要的,就是不批評、不評價。這讓人感覺到,即便暴露了內在的黑暗面,也沒有關係。

在《我的前半生》裡,唐晶說:愛情易逝,婚姻易碎,所以我日月兼程追求精神的獨立。

而我想說,一個人時各自牛逼,兩個人時天下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