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故事」13年,媽媽我想您了!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媽媽 兒子想要對您說

您含辛茹苦將兒養大

本該子孫滿堂承歡膝下

兒子卻犯罪進了監獄離開了家

媽媽 兒回首往事淚如雨下

悔恨當初未聽孃的話

……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圖為魯北監獄服刑人員於某在活動中朗誦

這是魯北監獄今年的一次活動中,服刑人員於某朗誦的一首自創詩。當時的他已經有13年沒有見過母親了,一首詩誦完,他情難自禁,悔恨交加,泣不成聲……

改造契機

於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捕入獄,在獄服刑期間一度對前途失去信心,無法安心改造。他的一舉一動自然也都落在了監獄民警的眼中,對於如何疏導於某心理,幫助他積極改造,重塑自我,早獲新生,成為監獄民警們的一大難題。

這次於某的朗誦讓民警發現了一個幫助於某改造的契機:於某的老母親是否還健在?於某的家人是否還願意接納於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能幫助於某重新樹立改造信心,安心改造。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圖為監區負責同志同於某談話交流

懷著一線希望,監獄民警立即著手行動,按照於某卷宗上的記錄,嘗試聯繫他的家人。然而,時隔多年,於某的家人早已變更了住址和聯繫方式。民警只好尋求兄弟單位的幫助,同於某戶籍所在地的社區、派出所聯繫,終於有了其家人的線索。

動身家訪

經監獄領導批准,民警先後到於某家人戶籍所在派出所、鎮政府、所屬社區等部門查找核實,幾經周折,終於找到於某家人住所,來到了於某家中。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民警到於某家人所在社區瞭解情況

民警表明身份後,於某85歲的老母親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看得出來她對兒子十幾年前所犯罪行始終無法釋懷。於某是家中幼子,父親在於某幼年時就去世了,家中老母親對他寄予厚望,也將更多的精力與愛傾注在他的身上。然而於某長大成人後卻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過錯,被捕入獄。或許正是因為愛之愈深,失望也愈深,於某母親表示,就當自己沒有這個兒子。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圖為於某母親及家人

耐心勸導

民警對於某母親進行了耐心的勸導,將於某在獄內服刑改造的情況對老人進行了介紹:經過監獄多年對於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塑,於某已經徹底意識到了自己當年罪行的惡劣,對家人的歸屬感也愈漸強烈,尤其是回想起當年母親對其傾注的愛與付出,更是讓於某對母親的思念愈加強烈,嚴重影響了其服刑改造的心態和狀態。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民警與於某家人交流

民警還將於某朗誦的視頻給於母播放,看完視頻後於母和其家人已是淚流滿面……在安撫好老人的情緒後,民警向於某的家人告知了親情會見的相關政策以及對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積極意義,最後於某家人表示將到魯北監獄看望於某。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圖為民警與於某家人告別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民警返回魯北監獄後,將此次家訪情況對於某進行了反饋,讓其觀看了此次家訪期間錄製的其家人視頻,於某終於在視頻裡看到13年未見的母親及家人。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圖為於某觀看家人視頻

會見日,於某的家人來到了魯北監獄,隔著厚厚玻璃窗,一家人淚流滿面……於某勸母親保重身體,並保證一定安心改造,爭取早日出獄,步入社會後遵紀守法、自食其力,用實際行動回報母親,彌補過錯。

會見結束後,於某徹底放下了心理包袱,安心服刑改造,其心態的轉變也對身邊的服刑人員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此次家訪,是魯北監獄積極探索罪犯改造社會化的新嘗試,在服刑人員與親人之間搭起了一座溫情的橋樑,使消極改造的服刑人員發生了根本轉變,達到了“走訪一個,教育一片”、“幫扶一個,感動一批”的效果,展示了監獄公正文明執法的良好形象。

「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高墙故事」13年,妈妈我想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