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其實不認慫也挺難的……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就只有兩個詞,

要麼拼命,要麼認命。

可有時候,我覺得認慫也挺難的。

“喂,媽?嗯嗯,剛和朋友吃飯去了,酸菜魚啊,很好吃的,放心啦,有帶著外套呢,對,有點冷,好,你也得注意下別感冒了啊……”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像每個週末我差不多都得這樣哄我媽,說我在深圳過得很好。

以至於在爸媽的眼裡,我出入高樓大廈,拿著朝九晚五的鐵飯碗,這可比在老家種田舒服多了。

也確實,深圳很好,而我也裝得夠好的了。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工資是高,不過不關我事而已

每次最新平均薪資一發出來,總是會虐哭像拖後腿的、抱大腿的、連腿都摸不著的一批人。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然而在深圳待得越久,就越明白:其實月薪四千和月入過萬也沒多大區別,大多都是月光族。

畢竟對我們這種上班族來說,平均工資都是說說而已,只有等發工資的那一天,錢捂在手裡才是真的。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有家庭的人會優先考慮下,接下來的房貸車貸以及零零總總的固定開銷。而更多的人,會算好房租水電日常開銷,可能要還個花唄清個購物車,再加上給爸媽的零花錢什麼的。

這麼一大筆帳算下來,基本上也都所剩無幾了,至於存錢積蓄什麼的,都是不存在的。

做一個月光族,每個月總得要有吃泡麵的那一天。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然而當老弟偷偷告訴我,我媽在被親戚問起我近況的時候,就總是假裝一臉漫不經心又帶著點小驕傲地說:

“哎,也還好,就老喜歡給我買衣服什麼的,還給錢花,都不知道自己存點錢的。”

其實我當時雖然吃著泡麵,倒是挺有自豪感的。

總是不認慫,假裝自己過得很好,不過是為了不讓他們擔心,還能開心罷了。

高樓是高,不過住村子裡而已

初來深圳,是很容易被高樓林立所迷惑的,從平安大廈上的俯視到CBD外的霓虹,這座城市就像熒屏上的那樣繁華髮達,有錢賺。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只是做一個高樓大廈的上班族可不容易,朝九晚六也不是說說而已。

在這裡破舊與繁華只有一牆之隔,對像我一樣囊中羞澀的人來說,城中村是個很友好的存在

因為離公司太近的住不起,大多數人也只能挑個半小時車程能到公司的房子,雖然它陽光弱到爆、牆壁薄如紙,夏天停電冬天停水,還得接受隔壁情侶時不時的深夜喘息……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但這有什麼呢,租金才是決定一切的王道。

反正在公司靠外賣拼單解決一日兩餐的我們,等回到幾公里之外的“家”,也是立馬倒頭睡著的狀態。

豪車是有,不過我擠地鐵而已

要說房子和車子,這兩樣東西都跟我沒關係,一是買不起房子,二是也沒考駕照。

朋友總說,在深圳豪車上街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像鬧市上或者街道邊,時不時就能跑出輛瑪莎拉蒂來。

像我也習慣性地挑刺“還不都是塞車的命”,頓時惹來白眼無數,老說我嫉富。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雖然經常要去趕那一趟擠滿了人的公交地鐵,但我心態還是很好的。畢竟一直在練心大,才能在重重疊疊的人影中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後,還忍得住那若有若無的汗臭味和口臭味。

儘管被無數人肘擊、撞擊、連推帶打之後,都很想說出那一句“MMP”。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名牌是有,不過我買不起而已

如果衣服也挑人的話,我應該是最挑剔的那一批。

像深圳的萬象城、萬象天地、cocopark、壹方城這種一線品牌隨處可見,隨便一隻包包都是1w+的地方,是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的,畢竟我連這些大牌的名字都拼不全。

大部分時候,可能連逛逛東門都會討價還價一番,像H&M、優衣庫打折了或是要買基礎款了,才會下狠手不眨眼。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經濟實惠才是我在深圳的生活之道。像宜家就是我最喜歡淘傢俱的地方,而某寶就是生活品必囤之地,某氏的會員日總可以讓我囤夠化妝品護膚品,來維持一個豬豬女孩的精緻感。

相信大多人也都一樣,在資金充裕可選擇的範圍內,儘量讓自己活得不那麼粗糙。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可能很多人也一樣,在和家人通電話的時候,其實吃的是鹹菜配白粥,還要違心描述出滿漢全席的美味,只為用千言萬語來堵著自己的慫樣。

但小氣又帶點土氣,說著獨立又沒能力完全獨立,不認慫,不就是深漂嗎?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大城市總用孤獨和奮鬥趕走了一大波人,留下一小波人。

也只有留下的人才知道,是因為經歷過了這些“不喜歡的工作”和“不合適的人”,才之道什麼叫工作,什麼叫合適,也才有膽量敢繼續留下來。

既然選擇留下來,那就繼續這樣慫著吧:爸媽,其實我在深圳過得挺好的……

所有的負重前行,不過是為了以後的歲月靜好。

爸媽眼中的你,在深圳竟然活成個慫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