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湧豪:新媒體時代的知識雖然很多,但人的智商反而下降了

汪湧豪:新媒體時代的知識雖然很多,但人的智商反而下降了

汪湧豪

如今,自媒體風起雲湧、閱讀越來越碎片化,總有人懷念過去的紙媒時代,作為一個紙媒時代的老報人,是如何面對今天這樣一個新媒體時代?對此,復旦大學中文系汪湧豪教授在思南公館的討論會上,就“紙媒時代的生活方式”這個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汪湧豪:新媒體時代的知識雖然很多,但人的智商反而下降了

汪湧豪著作《中國遊俠史論》

汪湧豪認為,自媒體時代可以告訴你很多事情的意思,但不會告訴你這個東西的意義。意思只是知識,意義則是價值,而人恰恰是在追求東西的意義。但是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意思被放大,意義卻被忽略

汪湧豪:新媒體時代的知識雖然很多,但人的智商反而下降了

汪湧豪著作《風骨的意味》

他還注意到,現在很多人都患有“失讀症”,看書的時候不能連貫,只能跳來跳去地看。因為現在的知識都是打包成批呈現在眼前的,在看的時候完全不需要動腦筋,而腦筋是不用則退的,從而導致能力的退化,自然地,連專注地閱讀也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雖然今天的知識很多,但人類智商卻反而下降

汪湧豪:新媒體時代的知識雖然很多,但人的智商反而下降了

汪湧豪著作《中國遊仙文化》

也因此,他更希望退回到紙媒時代。因為紙媒時代留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個人的風範,還展現了人和世界正常的關係。在如今這個冗餘的時代裡,人們要謹慎地做減法,減少一些應酬,減少一些職務,減少一些慾望。減得越多,修養就越高。

以上內容由磨時藝見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磨時藝見,每晚9點,準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