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作者 古拉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近日,微博熱搜有一個熱門話題:中國人全球最怕老。

這個結論是這樣得來的——

英國針對全球12萬人進行的調查發現,中國人最怕老,45~54歲中國受訪者中,超半數認為自己已經老了,且28%的受訪者會因此沮喪,想到孤獨、疾病等消極字眼。

這樣的比例乍一看,嚇人一跳。不過細想一下,似乎也沒那麼可怕。

“老”和“新”是相對的。社會發展越快,讓人感覺老的越快,尤其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各種新事物層出不窮,新的文化、觀念迭出,過去是十年一個代溝,現在五年、三年就有代溝了。要不,怎麼微博上的00後都自稱“老阿姨”了呢。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不過,中國人由於受儒家主義影響,歷來是入世的,注重實用。在面對老去時恐怕最怕的就是“老無所用”。

據《生命時報》報道,南丹麥大學教授、老齡健康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專家譚啟華認為,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年過半百後即便身體硬朗,心中也多少有點“歲月不饒人”的失落感。

尤其是退休了,沒有事情做了,大把的時間也不知道怎麼打發才好,再如果跟不上時代,更會有被時代拋棄、不再被需要的感覺。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悲情一問,恐怕是最能說明中國人“怕老”時究竟在怕什麼?

不過不要忘了,歷史上更多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豪情。

三國時期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黃忠,75歲高齡仍參加伐吳戰爭。作戰時不顧年邁,身先事卒,表現活躍,勇冠三軍。

宋代抗金名將宗澤,為官勤政愛民,治績卓著,名聲遠揚,近70高齡仍堅持在一線抵抗金軍入侵。

……

古人用勇猛和擔當詮釋著“老當益壯”,而在今天,也有很多老人在用積極、認真的生活,為我們詮釋著新時代如何永葆青春。

位於長春高新區林田遠達創客公園的一間超市,近日因為一位老人而火了起來。這間名字叫作“97超市”的特別之處便在於它的主人——如今98歲高齡的姜乃君老人。超市是在去年開的,所以名為“97超市”。

姜奶奶可不是掛名的甩手掌櫃,每天清晨她都開著電瓶車來超市,賣貨、收款、點貨一點都不含糊,店內300多種商品價格記得一清二楚;二維碼、移動支付、POS機等新鮮玩意都操作自如。

姜奶奶年輕時是棉織廠女工,在66歲時第一次創業,最開始,她和老伴兒為一些單位做掛在門上的標牌,到了1991年逐漸開始大規模生產,主要做汽車標識,在當年的國內汽車標識行業也是創造了一段傳奇的。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如今,公司已交由兒子打理,本該頤養天年的姜奶奶卻閒不下來,再次創業於2017年7月11日開起了超市。

起初,奶奶的3個女兒和1個兒子都反對。

但姜奶奶卻說:“是誰說老人就不能創造價值了?”

最終,姜奶奶用眾籌的方式在創客公園開起了超市。

而最讓人感動的是,姜奶奶將超市一半的收入用來做慈善。她說以前自己受過很多苦,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做生意她是從零開始,做慈善她也要一點一滴盡她所能。

“馬上要到‘六一’兒童節了,我還要再拿出點(錢),給孩子買東西,準備過幾天去一趟福利院,把東西送過去。初步預計了兩個地方,準備再捐5萬元。”姜奶奶說。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這樣又能幹又富有善心的姜奶奶贏得了網友一片讚歎聲。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在上海靜安區,近日也有一位老人成為“網紅”。在一則“93歲老人說英文秒殺大學生”的短視頻中我們看到,在靜安公園,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爺爺能流利的用英俄雙語和外國人聊天。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據老爺爺說,他今年93歲了,每週都會趁著週末到這裡和外國人對話來練習口語。英語是他自學的,俄語在年輕時也只學了三四個月。

相比起實用主義,說說英語可能不一定有什麼實際的作用。不過這種能力和態度已足以讓很多年輕人自愧不如。

@Moronfinder 這發音 我感到我很慚愧

@蘭絳AIXN 老爺爺這個口語非常棒,願您身體健康

@——夜貓子—— 這種生活態度,讓我慚愧呀

@xp5970 就覺得這個老人家好厲害,無論學什麼是一種樂趣,不為什麼,就為了不浪費的時間。

其實,老人之前也曾因為年紀大了有過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但孫子告訴他:只要不斷學習就能永葆青春!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年齡只是數字,做到這點你也能“永葆青春”

的確,年輕是一種態度,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當你積極努力去擁抱生活時,你的心態會變年輕,年齡,抑或其他東西,都不會再是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