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小貼士

夏季养生小贴士

夏日炎炎,我們的身體就像在接受考試一樣,不經意間會出現食慾不振、倦怠無力、口渴心煩、頭昏腦脹等症狀。

從中醫角度講,養生學講究“天人相應”,也就是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隨季節而變化,而夏季的關鍵問題就在於消暑。

進入夏季,老中醫們都是怎麼養生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秘訣?

夏季養生小貼士

保證家人每天喝上200毫升自制酸奶


不上班在家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給家人做好吃的,看他們一個個吃得健健康康的,我就感覺到很開心。


一方面天氣熱的時候食物容易變質,另一方面夏天出汗多,人體抵抗力差,所以特別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


對付腸道疾病,最佳的方法就是自制酸奶,保證每天讓每位家人喝上200毫升,既能增加腸道有益菌群,提高抵抗力,又能補充蛋白質和鈣。

煮玉米時保留鬍鬚可預防糖尿病


馬醫生說:“來找我的病人基本上是消化系統疾病的,喝酸奶有助於恢復他們的腸道功能,但他們又擔心買來的酸奶裡添加了什麼不好的東西,所以就乾脆建議他們自制酸奶。”


像很多老年人常常被便秘困擾,可以在自制酸奶中加點蜂蜜,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同時,在這個季節裡,每隔兩三天就會給家人煮一次玉米,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而且煮的玉米是不剝最後一層皮的,為的就是保留玉米鬍鬚,因為馬醫生覺得,現在的人吃得都太精細,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玉米鬍鬚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煮進玉米里吃了可以預防糖尿病。

另外,在夏天煮湯時還有個小秘訣,就是在蔬菜清湯裡放幾段梅乾菜梗,既開胃又消暑。

夏季養生小貼士

養生秘訣

給自己製造一個出汗的機會

夏天睡覺時備一塊毛巾一把扇子


氣滯血瘀,不能受涼,吃了長時間的中藥,好不容易有所好轉了,現在就這麼被你空調一吹,又回到老地方去了。


夏天睡覺時,在床頭準備好一塊毛巾和一把扇子,因為我睡覺時是不開空調和電扇的,所以半夜肯定免不了會被熱醒。這時候把汗一擦,自己再用扇子扇一陣,很快又能睡著。再等到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出了一身的汗,衝個澡後去上班,整個人自然感覺神清氣爽。


我們白天幾乎都在有空調的環境中待著,身體出的汗肯定不會太多,而出汗又是最好的排毒方式,而且還能加強新陳代謝。在何醫生看來,現在很多人最需要的是給自己創造一個出汗的機會。

夏季養生小貼士

夏季鍛鍊可貼牆站或快走半小時


如此傳統的生活方式,好像是爺爺奶奶輩的人才能習慣這麼做,我很難想象她的家人會怎麼看她。結果何醫生說:“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做法,而且他們也是跟我一樣做的。每年夏天的時候,我們家人幾乎不會發生中暑、感冒等問題,跟睡覺儘量不開空調和電風扇有很大的關係。”


每週二下午是何醫生休息的時間,她會自己在家熬一鍋綠豆粥,放點綠豆、小米、蓮子、紅棗,光想象一下就感覺特別好吃。


再看看何醫生的茶杯,茶葉中摻了幾粒菊米,很是特別。“你也可以把菊米換成西洋參,夏天的時候稍微吃點這些東西,可以滋陰、補氣、瀉火。”


說到夏季養生,鍛鍊也是何醫生的法寶之一,一般她會在這個時候把室外鍛鍊改成室內鍛鍊,貼著牆壁站半小時或是快步走半小時,都是她常用的方法。要是時間允許的話,她還喜歡去游泳,不過在水裡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半小時。


此外,吃完中飯後午睡半小時,是何醫生雷打不動的習慣,因為夏天一般人都晚睡早起,中午睡會可以補充睡眠,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精神和活力。

夏季養生小貼士

養生秘訣


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耐熱性

下班第一件事是給花草澆水


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院子,給花草澆澆水,給盆栽修修形。而且他不用自來水澆花,而是到院子裡的小池子裡打水,因為他覺得跟土壤的溫度保持一致的水澆在花草上,花草們會感覺更舒服。


通常,他每天這麼折騰一番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此時他肯定已經汗流浹背。白天都在空調房待著,人不免會感覺有些昏沉沉的,下班後有機會讓自己出一身汗,整個人都感覺自在多了。


大熱天喝杯熱茶可降溫


以前的人上班沒有空調公交車,更沒有私家車,更多的人是走路或是騎自行車,上下班來回路上,常常是熱得滿身是汗。再等他們到了上班的地方,有臺電風扇吹著已經是很好的條件,根本就不見空調的影子。而現在,到處是空調,但還是覺得很熱。


其實現在的夏天跟以前的夏天差不多熱,只是現在人在空調房裡待久了以後,耐熱性變得不如以前,所謂的耐熱性就是身體根據周邊熱環境的調節與適應能力。


要是一個人的耐熱性好,那麼他對溫度的調節和適應能力就好,這有助於減少中暑。所以他很推崇現在的人要有意識地去訓練自己的耐熱性。

此外,在炎炎夏日中,傅主任不太喜歡吃冰鎮的食物,因為他覺得靠吃冰東西讓自己涼快是在被動降溫,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在感覺很熱的時候,喝一杯熱茶,身體就會出更多的汗,其實在出汗的同時體溫就會降下來,這樣才是由內而外的自然降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