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的應急先鋒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夏季的大涼山風景如畫,高高的山巒一片翠綠,浩渺的湖水清澈如鏡。然而武警四川森林總隊涼山支隊官兵卻戰鬥在溝壑縱橫的山林裡,揮灑著青春和熱血。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16年來,武警四川森林總隊涼山支隊連續15年被表彰為武警部隊“三無”單位,連續12年被表彰為武警森林部隊“先進支隊黨委”,連續11年被表彰為武警森林部隊“基層建設先進單位”,2017年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支隊”,湧現出黨的十九大代表、全軍“優秀共產黨員”侯正超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隊魂引擎是官兵滅火的動力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一名武警森林戰士,最大的光榮就是保護一片綠水青山。當然,我們並不渴望發生森林火災,但一旦發生,我們義不容辭!”西昌大隊三中隊班長李玉兵談到撲救森林火災時,仍然激動不已。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年初總是火災的高發期,第一次走上火場的新兵劉浩因為沒有撲火經驗,被安排在了保障組。他望著山頂濃煙下跳動的火苗,內心的一股熱血被點燃了。

明明近在眼前的火場,他們卻走了3、4個小時,周圍根本看不見一點火星子,劉浩的一腔熱血逐漸冷卻。“這還要走多久啊?”劉浩小聲嘀咕著,看著老兵們走在傾斜70多度的山路上,依舊如履平地,一股煩躁的情緒慢慢地湧了上來。

“滾石!有滾石!”一路上兩隻耳朵都快被這幾個字磨出了老繭,還在煩躁情緒中的劉浩根本沒有理會前方的警告。“咔嚓”一聲,一棵有兩隻大腿那麼粗的大樹攔腰斷開,樹根處靜靜地躺著剛才滾下來的頭顱般大小的石頭。就在剛才,危險離他只有半米不到,劉浩望著眼前的場景,就像丟了魂一樣,背上原本冒著熱氣的汗水在這一刻變得像冰一樣刺骨。

戰士們說,上過火場的兵們都遇到過最危險的時刻。他們說出的話很誠懇,講述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2016年冕寧火場上,大學生士兵馬向豪第一次體會到了死亡的感覺,那是一種窒息的味道。當時,突變的風向讓已被撲滅的火線出現大面積復燃,僅幾秒鐘就形成了樹冠火。馬向豪說,熱浪侵蝕著每一個毛孔,他一個勁兒四處亂跑,始終找不到突破口。

當時腦子裡全是父母身影,還有那個暗戀許久的女孩,“我想這次回不去了,幾秒鐘功夫,想了好幾十年的事情!”馬向豪行走在死亡邊緣時,最後悔的莫過於盡孝的事沒做好、表白的話一直未說出口。“還好,在戰友們的強攻下,火勢得以控制。從火場下來,我第一時間大膽地打電話向親人和喜歡的人報平安……”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應急先鋒是官兵的職業習慣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應急先鋒將成為武警森林部隊在轉制改革後的最新狀態,他們將從一支撲救森林火災的專業隊伍轉變為一支處置各種突發災害的常備骨幹力量。

但這樣的一支力量也不能缺少優秀的指揮員,官兵們說,支隊領導在每次的滅火作戰中總能靠冷靜的判斷和果斷的抉擇,帶領著官兵打下一場又一場的硬仗,在接下來面臨的新挑戰中也一樣能帶領官兵攻克一個個難題。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涼山州是全國少有的地震高烈度地區,駐紮在此的武警涼山支隊直屬大隊作為涼山地震災害救援隊,同時是該支隊唯一的機動大隊,不僅擔負著滅火作戰任務,還擔負著駐地抗震救災的重要職能使命。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為了提高部隊快速反應和應急救援能力,檢驗官兵“練為戰、戰必勝,常抓不懈”的戰備意識,時刻做好參加抗震救災任務的準備。在涼山地震災害救援隊成立之初,大隊長張軍召集各級指戰員一同為駐地制訂修改了一套完整應急救援方案。

然而新的裝備,新的方案,新的指揮形式都讓剛上任救援小分隊的指揮員蔣毅無從下手,只能邊學邊練邊改。上午摸索“新裝備”;下午帶領戰士反覆對方案進行模擬和修改;晚上背記救援知識與機具參數到深夜。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各項救援方案演練起來如流水行雲;一整套救援裝備使用的滾瓜爛熟;各項參數倒背如流。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風力滅火機的參數我們早已倒背如流,但在未來救援裝備也將成為我們的主戰裝備,我必須像瞭解自己的戰士一樣瞭解它。”直屬大隊班長侯正超笑著說。因為能夠和專業人員面對面的交流的機會不多,侯正超就差和專業隊隊長穿一條褲子了,上到裝備結構和運行原理,下到擦拭保養存放要求,幾乎所有問題都被他問了一遍。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這次轉制改革對於武警森林部隊來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在改革之前我們首先要拓展專業技能能力,力爭在職能轉變後依然能夠拉得出、打得贏。”支隊長仲吉會說。

為民謀福是官兵心底的聲音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是當年紅軍司令劉伯承和彝族頭領小葉丹“彝海結盟”的地方,這裡也是我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

“部分偏遠山區的孩子上學困難,再窮不能窮教育,既然他們有夢想,我們就要盡力去為他們的夢想保駕護航。”支隊政委顏金國介紹。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官兵們在瞭解到這樣的情況後,打心底想要給這些孩子送去知識和未來。地處大山深處的普詩鄉九年一貫制學校,作為周圍唯一的一所學校,無疑成了改變孩子命運的希望之地,但學校的經濟交通落後,教學條件也一直受到限制。該支隊先後動員官兵捐贈圖書30000餘冊,電腦40餘臺,一對一幫扶121名特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在此基礎上,支隊還投入了20餘萬元在武警森林部隊共建共育分校建立了“春苗圖書室”,主動與甘洛縣玉田中學、木裡縣喬瓦鎮中心小學等6所中(小)學簽訂捐資助學和警民共建協議,捐贈衣物被褥240套,軍訓學生8.5萬人,積極響應了“支持兒童教育福利事業,向西部嬰幼兒獻愛心”活動的號召,捐款累計35.3萬元。

大凉山的应急先锋

回看武警涼山森林支隊的發展,他們練強本領、勇撲山火、聯建聯防、助民致富,用平凡而細緻的行動,踐行著應急先鋒的錚錚誓言。

| 本期監製:楊文嶺 主編:王 雪 陳維奇

|校對:韓興華 莊申林 楊國林 張 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